|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是在原纺织化学工程系的基础上建立的,目前,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轻化工程系、化学工程系、环境工程系等四个系,化学部、测试分析中心和学院办公室。在院本科生1400余人,硕士生、博士生200余人。学院拥有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两个博士点,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膜科学与技术、纺织功能材料科学与技术、复合材料的设计与成型等四个自主设置博士点,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和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环境工程、应用化学等五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此外,还有材料工程和化学工程两个工程领域硕士点。其中材料学科为天津市“重中之重”建设学科,建有“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先进纺织复合材料”两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改性与功能纤维”天津市重点实验室。近年来,先后投资三千余万元购置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实验平台大大改善,完成了一批包括国家863、国家自然基金等各级课题百余项,获各级科研奖项20余项,获得多项国家专利,与相关企业建立多项合作。目前,正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科研课题近百项,科研经费逾千万元。
材料化工学院既重视教学工作,又重视科研工作。在纺织助剂、纺织品染整加工、功能纤维、高性能纤维、膜材料、变性淀粉等领域的研究与开发中取得了多项成果,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部分研究方向达到国际水平。
专业介绍
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新材料的研究和开发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材料学科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材料学科一直是我校重点支持和发展的学科之一,目前系天津市“重中之重”建设学科,先后建成“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先进纺织复合材料”两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改性与功能纤维”天津市重点实验室,并具有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两个博士点和膜科学与技术、纺织功能材料科学与技术、复合材料的设计与成型等三个自主设置博士点。
经过长期的建设和发展,本学科已形成了一支高学术水平、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在多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膜材料及膜分离技术、功能高分子材料以及特种纤维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与优势,取得了一批处于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影响。
目前,材料学组建起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教学、科研基地,具备良好的科学研究和实验条件,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材料设计、材料制备、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以及材料检测等完备的实验装置,为学科发展与硕士、博士生培养搭建了良好的科研、学术平台。
(色弱和色盲考生专业受限)
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是对纤维材料及其制品进行化学和物理机械加工的过程,是提高纤维制品材料功能、服用性能和商品价值的关键,是我校首批硕士授予学科之一,具有博士授予权,也是天津市十五投资重点建设和重中之重建设学科专业之一。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对纺织品多样化、舒适化和功能化要求的不断提高,随着生物技术、高能物理技术、新加工介质和装备自动化、高新技术纤维材料和助剂等的嫁接与应用,染整工程正以全新的面貌朝着高效、节能、节水、保护环境、益于人体的生态纺织加工方向迈进。另外,经染整加工后的产业用纤维制品在国防、航空航天、建筑、交通等领域也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
(色弱和色盲考生专业受限)
环境工程:环境工程专业以理学与工学学科的基础理论与知识为基础,综合运用多学科的方法和技术来识别环境污染、评价环境质量、预测环境行为,制定环境规划以及进行环境污染治理与控制等,是一门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的综合性学科。虽然本专业始建于2002年,但是以我校膜分离技术与工程在废水处理领域中所取得的多项重要科技成果和专利为强大后盾,通过4年来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膜分离技术为核心的水环境保护基础与应用研究,同时兼顾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弃物的处置与资源化和环境监测等领域的探索。此外,还将注重膜分离与现代高级氧化技术和生物技术等的交叉融合,努力开发具有创新性的综合污染防治新工艺,同时加强绿色化学与清洁生产的相关研究。
本专业招收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化学与化工等专业的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实际经验丰富的科技人员。学生在取得硕士学位后能够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从事与环境科学与工程相关的污染防治、三废处理、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和给排水工程、环境管理等工作。
应用化学:应用化学是衔接化学与化学工程技术的学科。本学科是综合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和工业化学等化学知识的工程技术学科,是随着应用科学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主要从事近代应用化学及其相关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我校“助剂化学与应用”和“膜科学与应用”的研究在国内居领先地位,在纳米-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目前还正在开展各种分离技术的研究。该学科在应用与开发方面有着雄厚的基础,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
本专业招收理工科大学的化学、化工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取得硕士学位后的人员适合到企业、科研单位和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新产品开发、教学和管理工作。
(色弱和色盲考生专业受限)
化学工艺:化学工艺主要研究化工生产工艺中的理论与技术问题,任务是解决化工过程新工艺、新产品、新技术开发过程中涉及的技术经济问题。本学科的研究领域包括在新型功能化学品、纺织助剂的生产工艺研究、膜分离工艺研究、化学品合成环境友好催化剂设计、制备、催化作用研究、计算机过程模拟优化等。本专业已形成了教学科研设施先进、人才结构优化的科研体系,并不断地得到充实、完善和发展。我校在功能化学品、纺织助剂、膜分离工艺、反应催化等方面有多项研究成果,在国内具有重要地位。
本专业招收理工科大学的化学、化工专业的毕业生及具有同等学历的有实际经验的科技人员。毕业后可在化工企业、科研单位和高等学校从事新产品开发、科研和教学工作。
(色弱和色盲考生专业受限)
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名称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备注
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01新型纤维材料开发及成型原理研究
02新型功能材料
03生物及纺织材料
04分离膜制备及膜组件加工
05纤维成型加工技术
06金属材料及特种工艺技术
07材料结构与性能
08材料设计、表征及模拟
09先进复合材料细观结构研究① 101政治理论
② 201英语
③ 302数学二
④ 403高分子化学 或404物理化学 或405有机化学 或 406化工原理联系电话:
24528074
082103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01染整工艺理论研究
02功能纺织品的研究与开发
03环保型染整工艺及产品的研究
04高新技术在染整加工中的应用
05新型纤维的染整加工和产品开发① 101政治理论
② 201英语
③ 302数学二
④ 404物理化学 或405有机化学 或 406化工原理联系电话:
24528074
083002环境工程01膜技术与水处理工程
02水污染控制技术
03环境监测与技术
04环境工程材料
05大气污染控制
06环境生物技术
07固体废弃物处置与资源化
08环境规划与管理
09绿色化学与加工技术
10清洁生产技术① 101政治理论
② 201英语
③ 302数学二
④ 404物理化学 或405有机化学联系电话:
24528074
081704应用化学01纳米-生物技术研究与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02胶体表面化学
03精细化工
04纺织化学品的研究与开发。
05新型膜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及其在化学、化工、水处理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06电化学材料的制备、结构、性能及其应用技术研究
07功能材料与量子化学计算
08金属有机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能及其在化学、化工、水处理等方面的催化性能研究
09聚电解质以及生物大分子的自组装及应用研究
10新型色谱介质的制备开发① 101政治理论
② 201英语
③ 302数学二
④ 405物理化学 或405有机化学 或406 化工原理联系电话:
24528074
081702化学工艺01新型功能化学品、助剂合成与性能研究
02洁净分离技术与膜分离工艺
03催化剂设计及催化作用
04膜材料与催化反应器
05计算机化工过程模拟① 101政治理论
② 201英语
③ 302数学二
④ 404物理化学 或405有机化学 或406化工原理联系电话:
24528074
复试课程设置
专业代码、名称复试笔试科目(任选一门同等学历加试
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0201)高分子物理
(0202)化学纤维工艺原理
(0203)无机非金属材料)将于复试前在天津工业大学研究生部网站上公布
082103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0204)染整工艺原理(漂整部分)
(0205)染整工艺原理(印染部分)
083002环境工程(0206)水污染控制工程
(0207)环境监测
081704应用化学(0208)化学综合(有机、物化)
(0209)有机结构波谱分析
(0210)化学工程基础
081702化学工艺(0208)化学综合
(0211)化工原理(与初试不同)
(0212)反应工程
初试课程参考书目
(403)高分子化学《高分子化学》潘祖仁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三版)
(404)物理化学《物理化学》第四版天津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405)有机化学《有机化学》高鸿宾高等教育出版社
《有机化学实验》第三版周科衍 高占先高等教育出版社
(406)化工原理《化工原理》(上,下)姚玉英天津大学出版社
《化工原理课程学习指导》柴诚敬天津大学出版社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基础实验(化工原理实验)天津工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