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兰州理工大学2007年机电学院硕士入学考试课程大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0-7 10:18: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测试技术》科目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474
适用招生专业: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考试主要内容:
1.信号及其描述
(1)信号的分类及描述
(2)周期信号及离散频谱
(2)非周期信号及连续频谱
(4)傅里叶变换的基本性质
(5)几种特殊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2.测试系统分析
(1)测试系统的静态特性
(2)测试系统的动态特性
(3)实现不失真测试的条件
3.常用传感器
(1)传感器的分类
(2)电阻式传感器
(3)电感式传感器
(4)电容式传感器
(5)压电式传感器
(6)磁电式传感器
(7)半导体传感器
(8)光纤传感器
(9)传感器的选用原则
4.信号的调理、处理和记录
(1)电桥
(2)调制与解调
(3)滤波器
(4)信号的指示和记录装置
二、建议参考书
[1]《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黄长艺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构学》科目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443
适用招生专业:机械设计及理论
考试主要内容:
1.机构学的两大主要问题
机构设计、机构综合
2.有源机构的结构分析
自由度计算、结构分析
3.简单的空间机构
自由度计算、运动综合
4.机构的型式综合
机构的组成原理进行机构的型综合
5.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复数法或矢量法)
6.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综合(解析法)
位移矩阵、刚体导引机构、轨迹生成机构、函数生成机构(四杆机构和六杆机构)
建议参考书目:
[1]《机构设计》,曹惟庆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第2版本)
[2]《连杆机构设计》,华大年等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上海科技出版社(任一版本),1995。
《cad/cam技术》科目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415
适用招生专业:机械设计及理论
考试主要内容:
1、 cad/cam概述
cad/capp/cam的基本概念及相互间关系、cad/cam的发展趋势、cad/cam工作过程及主要功能、cad/cam技术的应用
2、cad/cam系统的构成
cad/cam系统的构成要素、cad/cam系统分类、cad/cam系统的硬件、cad/cam系统的软件、常用的cad/cam软件
3、 工程手册的数据处理
工程手册中的数表程序化、线图的程序化
4、cad中常用的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cad中常用一些数据结构如线性表,栈,树,二叉树、数据结构的在cad中的一些简单应用
5、信息存储与管理技术
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常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的应用、工程数据库管理系统
6、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
图形变换的方法、二维图形的基本变换及复合变换、三维图形基本变换及复合变换、投影变换编程实现图形变换的方法
7、三维产品的建模方法
线框建模、表面建模、实体建模、特征建模、参数化设计、cad/cam三维参数化软件的应用
8、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技术
capp的含义及发展历程、capp类型、capp适用范围及工作原理
9、 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基础
cam的基本概念、起源及发展历程、数控加工技术概述、数控编程技术、数控加工自动编程系统
10、cad/cam集成
cad/cam集成概念、产品数据交换技术、cad/cam集成方法及接口、cad/cam集成软件下从设计到自动编程生成nc加工代码的过程
建议参考书目:
[1]《机械cad技术基础》,童秉枢,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机械cad/cam技术》,王隆太,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设计基础》科目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485
适用招生专业:车辆工程
考试主要内容:
1.机器和机构;零件的失效和设计准则;机构自由度计算。
2.互换性与标准化;孔和轴的极限与配合;形状与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
3.平面连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平面连杆机构的工作特性;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多杆机构。
4.凸轮机构的类型及应用;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凸轮廓线设计。
5.间歇运动机构;棘轮机构;槽轮机构;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螺旋机构;摩擦传动机构;液压、气动机构;机构的组合方式与组合机构。
6.键联结;平键联结设计;平键联结的互换性;花键联结及其它联结;螺纹联结的类型及应用;螺纹联接的预紧和防松;螺纹联接设计。
7.带传动的类型和应用;普通v带的工作情况分析;普通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8.齿轮传动的特点和类型;齿轮齿廓;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尺寸和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变位齿轮传动;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圆锥齿轮传动;齿轮系极其传动比;齿轮传动设计;圆柱齿轮传动的互换性。
9.蜗杆传动的类型和特点;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基本几何参数及几何尺寸;普通圆柱蜗杆传动承载能力的计算;蜗杆传动的相对滑动速度;效率、润滑及热平衡计算;蜗杆和蜗轮的结构设计。
10.轴系概述;滑动轴承;滚动轴承的类型及特点;滚动轴承的代号及类型选择;滚动轴承的计算;滚动轴承的互换性;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轴的承载能力;轴的结构设计。
11.联轴器与离合器概述;联轴器;离合器。
12.系统设计的基本过程和设计内容;机械运动方案设计的一般程序;常用机械系统创新设计方法;机械功能原理设计;执行机构运动规律设计;执行机构选型设计;执行机构运动协调设计;机械运动方案设计举例。
13.机械几何精度设计概述;极限与配合的选用;形位公差的选择;公差原则及其应用;表面粗糙度的选择;应用综合举例。
建议参考书目:
[1]《机械设计基础》杨可桢、程光蕴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机械设计基础》,梁志民等主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
《机械设计》科目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416
考试主要内容:
1.机器的组成。机器和机械零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零件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零件的一般设计方法和步骤。材料的选用。机械零部件的三化。
2.材料的疲劳特性(疲劳曲线和极限应力图);稳定变应力下零件疲劳强度的安全系数计算法。非稳定变应力下零件疲劳强度的安全系数计算法。零件的接触疲劳强度简介。
3.螺纹的主要类型和主要参数。螺纹联接的类型和标准联结件。螺纹联结的预紧和防松。螺栓组的结构设计。螺纹联结强度计算和螺栓组受力分析。提高螺纹联结强度的措施。螺纹精度等级的标注。
4.键联结的类型、结构、特点和应用。平键联结的失效形式和强度计算。花键联结的类型、对中方法,特点和应用。花键联结的强度计算。了解键与花键的精度、公差和标注。
5.带传动的类型、v带的类型、标准与结构,带传动的工作原理。带传动的力分析,最大有效拉力及其影响因素,应力分析,弹性滑动及打滑。带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 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带轮的材料、结构和尺寸。张紧装置。
6.齿轮传动的类型、特点和应用。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会选择材料,计算载荷。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与强度计算,标准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与强度计算。标准直齿圆锥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与强度计算。齿轮和齿轮副的精度指标,侧隙指标,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标准及其应用。齿轮的结构设计,齿轮传动的润滑。
7.蜗杆传动的类型、特点和应用,普通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蜗杆传动受力分析,承载能力的计算,热平衡计算。蜗杆、蜗轮的材料和结构设计。
8.滚动轴承的结构、类型、特点,常用代号的含意、类型选择。滚动轴承元件上的载荷分布,载荷及应力变化,轴向载荷对载荷分布的影响。寿命计算,轴承装置的设计、润滑和密封。滚动轴承的精度、配合,图样标注。
9.轴:轴的分类,材料和用途,阶梯轴的结构设计。轴的强度计算,刚度和振动稳定性计算。
10.形位公差项目及其符号,形位公差带,公差原则,形位公差的标注方法。表面粗糙度的基本概念,评定参数,掌握表面粗糙度的符号,代号和图样标注方法。
建议参考书目:
[1]《机械设计》,濮良贵,纪名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七版)
《机械原理》科目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417
适用招生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考试主要内容:
1.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机构的组成;机构运动简图;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及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平面机构组成原理;高副低代。
2.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用瞬心法作机构的速度分析;用矢量方程图解法作机构的速度和加速度分析;用解析法作机构的运动分析。
3.平面机构的力分析
惯性力及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运动副中的摩擦及考虑摩擦时的机构力分析;机械效率与自锁。
4.平面连杆机构及设计
平面连杆机构的类型及特点;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与传力特性;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
5.凸轮机构及设计
凸轮机构的应用与类型;推杆常用运动规律及特点;凸轮轮廓曲线设计;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
6.齿轮机构及设计
齿轮机构的类型及应用;齿轮的齿廓曲线;渐开线齿廓;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与几何尺寸计算;渐开线标准直齿轮啮合传动;渐开线齿轮的加工与变位;变位齿轮传动;斜齿圆柱齿轮传动;蜗杆传动;圆锥齿轮传动。
7.轮系传动比计算
轮系的类型;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周转轮系传动比计算;混合轮系传动比计算;轮系的功用。
8.其它常用机构简介
间歇运动机构;螺旋机构;摩擦传动。
9.机械的运转及速度波动的调节
机械的等效运动方程;周期性速度波动及其调节。
10.机械的平衡
刚性转子的平衡;转子的许用不平衡量。
11.机构的组合与组合机构
机构组合的方式;常用组合机构。
12.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
功能原理解;机构构形设计;机械运动方案拟定。
建议参考书目:
[1]《机械原理》,孙恒,陈作模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六版)
《理论力学》科目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436
适用招生专业:车辆工程
考试主要内容:
1.静力学
(1) 掌握质点、质点系、刚体、刚体系的基本概念,掌握将工程对象抽象为质点、质点系、刚体、刚体系等力学模型的方法。
(2) 掌握力、力矩和力系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能熟练地计算力的投影、力对点的矩及其投影(即:力对轴的矩)。
(3) 掌握力偶、力偶矩和力偶系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能熟练地计算力偶矩及其投影。
(4) 掌握力系的主矢和主矩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掌握汇交力系、平行力系与一般力系的简化方法和简化结果。能熟练地计算各类力系的主矢和主矩。掌握重心的概念及其位置计算。
(5) 掌握各种常见的理想约束及其约束力性质。能熟练地画出单个刚体及刚体系受力图。
(6) 掌握各种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熟练地求解单个刚体和简单刚体系的平衡问题。
(7) 掌握滑动摩擦力和摩擦角的概念,了解滚动摩阻的概念。熟练地求解考虑滑动摩擦时单个刚体和简单刚体系的平衡问题。
(8) 掌握虚位移、虚功的概念;掌握质点系的自由度、广义坐标的概念;掌握质点系虚位移原理及其应用。
2.运动学
(1) 掌握描述点运动的矢量法、直角坐标法和自然坐标法,会求点的运动轨迹,并能熟练地求解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2) 掌握刚体平移和定轴转动的概念及其运动特征、定轴转动刚体上各点速度和加速度的矢量表示法。能熟练求解定轴转动刚体的角速度、角加速度以及刚体上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3) 掌握点的复合运动的基本概念,掌握并能应用点的速度、加速度合成定理。
(4) 掌握刚体平面运动的概念及其描述,掌握平面运动刚体速度瞬心的概念。能熟练求解平面运动刚体的角速度与角加速度以及刚体上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5) 会对平面机构能综合进行构件运动特征的判定,及其速度和加速度分析。
(6) 掌握刚体定点运动欧拉角、角速度矢量和角加速度矢量的概念。会计算定点运动刚体角速度与角加速度及其上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3.动力学
(1) 掌握建立质点的运动微分方程的方法。了解两类动力学基本问题的求解方法。掌握非惯性系下质点动力学方程及其应用;掌握惯性力的概念。
(2) 掌握刚体转动惯量的计算。了解刚体惯性积和惯性主轴的概念。
(3) 能熟练计算质点系与刚体的动量、动量矩和动能;并能熟练计算力的冲量(矩),力的功和势能。
(4) 掌握动力学普遍定理(包括动量定理、质心运动定理、对固定点和质心的动量矩定理、动能定理)及相应的守恒定理,并能熟练综合应用。
(5) 掌握建立平面运动刚体动力学方程的方法。了解两类动力学基本问题的求解方法。
(6) 掌握达朗贝尔惯性力的概念,掌握平面运动刚体达朗贝尔惯性力系的简化。掌握质点系达朗贝尔原理(动静法)及其应用。了解定轴转动刚体动约束力的概念和消除动约束力的条件。
(7) 掌握建立刚体定点运动的欧拉动力学方程的方法、掌握陀螺近似理论,了解陀螺力矩和陀螺效应的概念。
(8) 掌握碰撞问题的特征及其简化条件。掌握恢复因数概念;会求解两物体对心碰撞以及定轴转动刚体和平面运动刚体的碰撞问题。
(9) 熟练计算单自由度线性系统振动的周期、频率和振幅; 了解临界转速和隔振的概念。
(10) 掌握广义力的概念与计算;掌握第二类拉格朗日方程的应用;掌握第二类拉格朗日方程的首次积分方法及其应用。
建议参考书目:
[1]《理论力学》王铎 高教出版社
[2] 动力学(i),谢传锋,高等教育出版社
[3] 动力学(ii)(不含流体力学基础),谢传锋,高等教育出版社
《汽车理论》科目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484
适用招生专业:车辆工程
考试主要内容:
1.汽车的动力性
动力性是汽车各种性能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性能。
汽车动力性的评价指标;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平衡图和动力因数;汽车的功率平衡;汽车的附着率;汽车的动力性计算。
2.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燃油经济性的计算方法;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的措施。
3.汽车的制动性
汽车的制动性是汽车的主要性能之一。
制动性的评价指标;车轮制动力、地面制动力和路面附着力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滑动率与制动力系数之间的关系;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与同步附着系数;利用附着系数与附着效率;汽车制动性计算。
4.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是决定高速汽车安全行驶的一个主要性能。
操纵稳定性的定义与评价指标;轮胎的侧偏特性;线性二自由度车辆模型对前轮角输入的稳态响应及评价方法;瞬态响应及评价指标;悬架系统、转向系统与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关系。
5.汽车的行驶平顺性
汽车平顺性又称为乘坐舒适性,它是现代高速、高效率汽车的一个主要性能。
汽车平顺性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路面的功率谱与车辆的输入谱矩阵;单质量与双质量振动系统对路面随机输入的响应分析、计算;车辆系统参数对振动响应的影响。
建议参考书目:
[1]《汽车理论》(第三版),余志生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制造技术基础》科目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434
适用招生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考试主要内容:
1.金属切削基本原理
(1).概述
(2).金属切削过程
(3).切削力
(4).切削热和切削温度
(5).刀具磨损和刀具耐用度
2.金属切削条件的合理选择
(1).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
(2).切削条件的合理选择
3.金属切削机床及刀具
(1).概述
(2).车床及车刀
(3).磨床及砂轮
(4).齿轮加工机床及齿轮刀具
(5).其它机床及其刀具
4.机床夹具设计原理
(1).概述
(2).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
(3).定位误差
(4).工件在夹具中的夹紧
(5).各类机床夹具简介
5.机械加工精度
(1).概述
(2).机械加工精度的单因素分析
(3).机械加工精度的综合分析
(4).提高加工精度的途径
6.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1).概述
(2).影响表面质量的因素
(3).提高加工表面质量的途径
7.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1).概述
(2).零件结构工艺性与毛坯的选择
(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4).工艺尺寸的计算
(5).工艺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
(6).提高机械加工生产率工艺措施
8.典型零件加工工艺
(1).主轴加工
(2).箱体类零件加工
(3).圆柱齿轮加工
9.装配工艺
(1).装配工艺的基本概念
(2).装配精度
建议参考书目:
[1]《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华楚生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任一版本)
 [2]《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唐宗军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任一版本)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9 01:45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