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成都中医药大学200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招生简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0-6 15:25: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招生人数:2007年我校拟招收硕士生404人(其中包括推荐免试生和单独考试生),实际招生数以当年国家下达的规模数为准。           
   二、报考条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报名参加国家组织的全国统一招生考试: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②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③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9月1日)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详见备注栏)           
    ④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自考本科须取得本科毕业证后方可报考(详见备注栏);   
    ⑤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再次报考硕士生,但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生;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三、报名时间及地点:  
         网上报名时间:2006年10月8日-31日   
         备注:考生自行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www.chinayz.com.cn)         
         现场确认时间:2006年11月10日-14日   

         现场确认地点:全国硕士研究生成都中医药大学报名点(与网报报考点一致)。         
         现场确认手续:考生持本人身份证(应届毕业生加学生证)、现役军人证件和网上报  
名编号到报考点照相、缴费并核对本人网报信息。           
   四、考试时间及地点:  
        1、初试时间:教育部统一规定时间(以准考证时间为准)      
初试地点:即现场确认的报考点。   
        2、复试时间及复试方式将在我校研究生院网页上另行通知,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者还  
须加试二门本科主干课程。           
   五、资格审查:        
     对考生的报考资格审查将在复试报到时进行,参加复试的考生必须携带本人身份证(应届生同时还要学生证)和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应届本科毕业生在入学报到时验毕业证原件,交复印件),对不符合报考资格者将取消复试资格。           
   六、体格检查:        
      考生在复试时按教育部规定的体检标准进行体格检查。           
   七、录取:  
       学校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规模,考生入学考试成绩(含初试和复试)确定录取名单。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和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八、其它:           
    1、考生报名时不再出具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材料,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研究生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后果,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      
    2、请考生在网上报名时将选定的考试科目代码校对清楚,否则由学校按专业目录要求指定考试科目。     
    3、考生应准确、实事求是的填写个人信息,如发现提供虚假信息,将取消其复试、录取资格,情节严重者,将按有关规定处理。     
    4、可招同等学力的学科研究方向见目录中备注栏(即指大专学历和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  
    5、导师姓名前加“★”为外单位在我校的兼职导师。   
    九、招生类型的说明:           
       1、免试生:我校有权接收应届本科毕业推荐免试生。           
       2、单独考试:详见单独考试的规定。     
       3、统考生:包括国家计划内定向、非定向及国家计划外委托培养、自筹经费等4种类型。计划内定向、非定向研究生属于国家计划内招生,培养经费由国家向培养单位提供。计划外委托培养、自筹经费研究生的培养经费由单位或个人向培养单位提供。今年收费问题将按照国家有关最新政策执行。         
       4、定向生和委托培养生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考生人事档案与户口不转入我校,须在录取前由用人单位与我校签订培养协议。           
    十、考试科目的说明:           
     根据教育部《关于2007年改革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部分学科门类初试科目的通知》精神,我校医学门类属于改革范畴,即初试科目由四门改为三门。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各科的考试时间为180分钟,其中政治理论、外国语的满分值各为100分,医学门类的专业基础综合满分值为300分(即中医综合、西医综合、中药综合)。报考管理门类,法学门类的  初试科目为四门:即政治理论、外国语、基础、专业基础。各科考试时间为180分钟,其中政治理论、外国语满分值各为100分,基础和专业基础满分值各为150分。     
     中医综合覆盖的课程为:中医诊断学、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西医综合覆盖的课程为:内科学、外科学、病理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中药综合覆盖的课程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中药学、中医基础理论;管理综合覆盖的课程为:管理学基础、管理心理学、社会医学。   
    十一、参考教材的说明:各统考科目参考2007年国家教育部考试管理中心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医学综合考试大纲》、《政治考试大纲》、《英语考试大纲》等(可在各大书店购买)。
    其他业务课参考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教材,药学类参考六版教材,医学类参考六、七版教材,社会医学与事业管理类参考《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第四版),《管理心理学》(王重鸣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社会医学》(李鲁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卫生经济学》(程晓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卫生管理学》(景琳主编,中
国中医药出版社),《卫生统计学》(倪宗瓒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中医药统计学》(周仁郁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护理学类参考《护理学基础》(殷磊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胡良贵主编,四川民族出版社)。   
   十二、招生信息的说明  
    研究生招生各阶段信息请登录成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网页,初试成绩及时在网上公布,不再另寄成绩通知书。复试名单、复试时间和复试方式将在网上公布,请考生及时查阅。         
     我院网址:http://yjs.cdutcm.edu.cn     
          单  独 考 试 的 规 定      
    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我校授予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均可对少数优秀的在职人员进行单独考试(即所有考试科目均由我校自行命题)招收硕士生。         
   一、招生人数:10名。  
   二、报考条件:        
   1.考生必须是大学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后,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工作满4年(即2003年7月以前毕业参加工作)。   
   2.业务优秀,工作业绩显著,获技术成果或已发表过研究论文。曾在解决临床和科研的实际问题中作出贡献;高校教师获院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从事管理工作作出较好成绩或已成为骨干。           
   3.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40岁。         
   4.有所在单位和两名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      
   5.一律实行委托培养,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  
  三、报名时间及地点:网上报名时间:2006年10月8日-31日           
备注:考生自行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www.chinayz.com.cn)        
          现场确认时间:2006年11月10日-14日  
          网报及现场确认地点:全国硕士研究生成都中医药大学报名点(与网报报考点一致)。     
          现场确认手续:考生持本人身份证、现役军人证件和网上报名编号到报考点照相、缴费并核对本人网报信息。   
  四、 资格审查:        
   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经网报后必须持单位人事部门介绍信、身份证、本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到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进行资格审查(2006年11月10日-14日),经资格审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现场确认。           
  五、考试科目编码:     
         政治:111       英语:211或日语:213         
         西医综合: 306  中医综合:602        
         其他考试科目编码以专业目录为准。   
  六、考试时间、地点:   
     考试时间:与全国统考时间相同(以准考证为准)      
     考试地点:成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招生报考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5 14:32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