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38|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日本----中国,谁比谁更聪明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8-2 12:18: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日本----中国,谁比谁更聪明<br /> [日期:2005-08-01]来源:网易网 作者:走进内阁[字体:大 中 小] </p><p>   日本控制中国龙脉的手段: <br />   一、日本的企业,在全球是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但由到早期一个错误的决定:一流产品销欧美,二流甚至三流产品才会卖给中国&rdquo;的政策,以防止高科技流入中国。然而这种策略显然使他们得到了应有的&ldquo;报应&rdquo;&mdash;&mdash;如今,有&ldquo;日本制造(MadeinJapan)&rdquo;标志的产品在中国市场已并不是抢手货了。但对于现今中国这样一块巨大的市场,对于其全球经济战略,控制世界金融秩序的野心,有着不言而喻的作用,消灭对手的最好办法莫过于把对手收编了。这是日本跨国公司到别国占领市场的惯用手法。在他们看来,名牌就意味着市场,原有的技术、销售网络都是金钱难以换来的。与其慢慢竞争,不如尽快把对方买下来,这样可以轻而易举地&ldquo;收服&rdquo;中方企业,将中方品牌招致自己的麾下,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并在短期内取得这些品牌的市场。近年来,日本企业与中国企业的并购数量增加迅速。据东京一家并购中介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2004年日本企业对中国企业的并购为50起,而2003年这一数字只有28。 <br /> 不难发现,许多为大家所熟悉的国内名牌在被外资并购之后逐渐从市场上销声匿迹,难觅其踪;有的即使还在市场上抛头露面,也是名存实亡,其状岌岌可危。如活力28、熊猫洗衣粉;扬子、香雪海冰箱;红梅音响,天府可乐、北冰洋碳酸型饮料等都被外企打入了&ldquo;冷宫&rdquo;,最近又成功收购了中国实力最大的&ldquo;康师傅&rdquo;品牌,这一品牌,可以说是中国食品业的龙头,撑控着中国巨大的市场和出色的物流企业。 </p><p>   二、在细节上控制: <br />   不难发现,辉煌的中国民族品牌原来最终还是建立在日本的零配件之基础上的(尤其是一些关键性的零配件),中国依然没有摆脱日本&ldquo;章鱼&rdquo;的纠缠,还在被这条贪得无厌的巨大章鱼所撕咬着。如中国自己生产的手机,只有品牌和外壳造型以及一些简单的零配件是国产的外,所有关键零配件都是进口的,是在进口国外零配件后以中国的名义加以组装而成的所谓&ldquo;民族产品&rdquo;。比如长虹等,而其中的零配件大多数是从日本以及对日本技术同样依赖的欧美有关企业进口的。这样,便出现了一幅让人十分辛酸的图画:虽然从外表上看都是中国的品牌,但如果从内里看则不难发现大多是日本的零配件。中国的民族工业产品越畅销,越火红,对日本零配件的需求与依赖也就越大,日本的厂商就越得益,日本的利润也就越丰厚。品牌满足了民族国家的自豪感,而利润却让日本商人暗中狂喜。 </p><p>   三、知识产权威逼 <br />   而今,以保护自身知识产权为借口,遏制中国企业的发展已成为日本政府和企业的真实行动。为此,日本多年来曾频繁派代表团访问中国,就各类&ldquo;侵权事件&rdquo;与中方反复交涉;日本各大企业也在中国设立了大量相关机构,以调查中国企业在专利使用方面的&ldquo;侵权&rdquo;状况。另外,日本企业还在中国拼命注册专利,以争夺中国市场。仅2002年一年,日本在中国申请的专利总量就达13736件,占整个国外申请总量的1/3以上,2004年10月末,本田中国以侵犯其汽车外观设计专利权为由起诉河北新凯汽车公司。这是继2003年本田中国起诉河北双环案后的又一起涉及汽车专利权的纠纷。 </p><p>   四、开始注重中国企业为对手,以中国为假想敌,日本媒体连篇累牍地发表文章,鼓动日本企业&ldquo;战胜中国制造&rdquo;。有一位日本记者写的《战胜&ldquo;中国制造&rdquo;日本企业的五张&ldquo;王牌&rdquo;》文章中分析道,日本企业仍然有五张王牌:&ldquo;机动能力&rdquo;( <br /> 及时响应客户)、&ldquo;设备实力&rdquo;、&ldquo;设计改进能力&rdquo;、&ldquo;知识产权实力&rdquo;、&ldquo;品牌实力&rdquo;。并表示,日本制造企业要在这些方面提升竞争力,战胜中国制造。 </p><p>   五、低价的利诱: <br />   低价的利诱就不多说了,事件可以说明:鲁布革水电工程、安彩高科的失败,卖给中国的纵横制交换设备,一次故障造成京沪通信中断24小时,在世界上影响极大,到现在的新干线,都是以低价为利诱,伤害中国人的感情 </p><p>   综合以上所说,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事实,日本,一个二战后的工业强国,近年来,&ldquo;中国制造&rdquo;把日本企业逼到了难以应对的矛盾困局中。中国制造业的低价格优势演绎成为无法抵挡的冲击风暴,给高高在上的&ldquo;日本制造&rdquo;以沉重的打击。但时隔不久,精明的日本人发现,给他们造成冲击与威胁的中国却是他们的再生之地,于是大量的&ldquo;日本制造&rdquo;陆续关闭国内的工厂迁徙中国,开始了他们的中国突围大战。 <br /> 近段时间,日本制造业巨头索尼、东芝、日立的掌门人出井伸之、冈村正、庄山悦彦接踵来到中国,为各自企业扩大在中国的投资排兵布阵。日本企业掀起的咄咄逼人的攻势,意图是在中国市场打一个翻身仗。 </p><p>   曾几何时,中国这个一直都很被日本看得起的国家,被世界搞得不成样子,软了100多年之后,却又咕咚站了起来,让世界为之一惊,经济学家表示,中国大量高素质廉价劳动力和产业工人的存在,使中国产品的廉价具有了某种天然属性,而中国的经济结构体系也为中国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中国企业的原材料成本和物流成本大大降低,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国产品牌的性价比,使得中国制造优势更加突出。关于日本制造,张瑞敏针对长篇报道《战胜&ldquo;中国制造&rdquo;&mdash;&mdash;日本企业的五张&ldquo;王牌&rdquo;》而发:&ldquo;如果是&lsquo;中国制造&rsquo;,就一定会被打败!如果是&lsquo;中国创造&rsquo;,就一定不会败!&rdquo; <br /> 中国人的实干精神,是做出来的。日本盯住中国不放的同时,中国却没有盯住日本不放,毕竟,有中国要有更强假想敌,中国以经拥有了世界上最庞大的产业聚链,世界上很多经济巨头,都纷纷在华开设生产线,这就奠定了中国起飞的基础,但中国要升级,不可能只依靠低端的市场,美国《纽约时报》网络版发表记者戴维钒投┰吹奈恼拢钢泄笠底呦蚝M馕侍狻H衔泄鞠蚝M饫┱挂滴瘢展和夤什侵泄醚杆籴绕鸬南笳鳌V泄鄙僭诠夤芾泶笃笠档木椋诠示赫ち业男问葡拢置挥懈嗍奔渑嘤约旱墓拭疲展汗馄笠凳窍蚣壑盗瓷戏脚实堑暮梅椒ǎ永疵挥刑倒こ恰⒑P拧⒖导选⑾眯潞托苊ㄕ庑┡谱樱吭谥泄酝獾牡胤剑苌儆腥颂倒恰U庵肿纯鲇谐蝗找残砘岣谋洌谡庖惶斓嚼粗埃恍┲泄菊酝甲呓菥叮允展褐放频姆绞饺猛夤烁惺艿剿堑拇嬖凇V泄斓既硕嗄昀匆恢卑抵泄睦泄鞠蚝M饫┱挂滴瘢展和夤什棺约撼晌绻荆痪浠八担谡飧鋈找姹晃侄辍⑽⑷砗涂煽诳衫种涞氖澜缰性銮孔约旱木赫Α!∠衷冢泄舅坪跻研牧焐窕帷V泄扑慊圃焐塘牍窘衲晔展毫薎BM公司的个人电脑业务。中国最大的公司之一海尔公司宣布竞购美泰公司,中国一家国有石油大公司出价185亿美元,企图收购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优尼科公司,中国公司如今在国内面临着外国企业的激烈竞争,不得不有所动作,不得不具备全球规模。虽然中国限制外国企业参与国内的竞争,20年来中国出现的大品牌依然寥寥无几。现在,中国开始履行加入世贸组织的义务,取消部分限制,中国大公司被迫采取全球战略,因为几乎没有什么公司能够再像过去那样自我发展了。如果再等10年或15年,只有死路一条。专家们说,中国公司收购知名品牌是希望掌握全球销售网络、先进的研发技术和得到认可的品牌。但这种做法,却和日本的做法相同,就是要做产业链的上家。中国公司拥有的一个优势是,它们作为合资企业的一方合作伙伴或者世界大公司的供货商已经很多年了,对生产高价产品的程序已有所了解。如今中国制造业的规模惊人。据投资银行里昂证券统计,世界上80%的钟表、50%的照相机、30%的微波炉、25%的洗衣机和20%的冰箱是&ldquo;中国制造&ldquo;,《中国企业家》最近在一篇封面文章中提出下面这一问题的原因,&ldquo;中国应该收购沃尔玛吗?&rdquo;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写道,如果中国投资者集中财力,他们就能获得全球零售业巨无霸沃尔玛公司的控股权。他推断说,这将是一个几乎没有全球品牌但产品数量巨大的国家向价值链上方攀登的好方法。 <br />   总的来说,阻挠中国经济崛起就好像用绳子绑住火箭一样徒劳。<br /> <br /></p>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bear 该用户已被删除
2#
发表于 2005-8-2 17:43:1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3#
发表于 2006-1-21 21:46:39 | 只看该作者
以后我们肯定比日本强
4#
发表于 2006-1-25 12:03:18 | 只看该作者
但我认为日本是中国最大的对手和最大的威胁。
彼岸 该用户已被删除
5#
发表于 2006-1-27 23:01:5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6#
发表于 2006-2-1 19:44:33 | 只看该作者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r<br>这就是中日对比的结论
<br>不过,从总体而言,中国的综合发展潜力远胜日本。地域狭小、资源匮乏乃是日本人心中永远的痛。\r<br>说起平均数来,我一直认为,打人总是用拳头而非指头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2 15:45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