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汇总]北大人大等法律名校法律硕士就业情况一览
中国政法大学2005届法硕毕业生去向
中央国家机关
全国妇联国际部
国家信访局
中央国家机关直属事业单位
商务部投资促进局
司法部对外交流协作中心
教育科研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行政人员
北京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教师
中国防卫科技学院教师
北京宣武红旗大学
北京“城八区”法院与检察院系统
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
北京石景山法院
北京郊区(县)法院与检察院系统
房山区人民法院
房山区人民检察院
大兴区人民检察院
外省市法院与检察院系统
江西省高级法院
北京市直国家行政机关
北京海关分局
北京烟草专卖局
北京公安交通管理局
顺义公安局
北京海淀区司法局
中央直属企业
首钢股份
中国寰球工程集团涉外合同与法务部
中国再保险集团
中国外运集团汕头分公司
报刊出版社杂志社等
北京大学出版社版权部
《中华英才》杂志社记者
《新京报》法务部
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
金融外贸机构
华西证券(上海部)
某外资保险公司
某保险集团
上海某外贸公司
律师事务所
上海正成律师事务所
北京观韬律师事务所
北京证泰律师事
(来源:法硕人辅导站)
北京大学2005届法硕毕业生去向
法律硕士(本部):
就业去向
商务部
公安部
民航总局
国家旅游局
最高人民法院
中国证监会北京监管局
外交部
国家信访局
国家税务总局
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图书馆
卫生部人才交流中心 4
信息产业部电子人才交流中心
安全生产信息研究院
佛山中级人民法院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检察院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 2
某法院
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海淀检察院
海淀法院
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检察院
中国人民银行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
石景山区法院 2
苏州市沧浪区人民法院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
凯威莱德律师事务所
金杜律师事务所 2
竞天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
无锡恒佳达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观韬律师事务所
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
某律所 3
中伦金通律师事务所
浙江六和律师事务所
香港黄乾亨黄英豪律师事务所北京代表处
广州某律所
高特兄弟律师事务所
重庆索通律师事务所
观韬律师事务所
君合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
中咨律师事务所
思峰律师事务所
回省二分,在北京某律所
中石化集团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
中海石油天然气及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船勘查设计研究院
中国国家开发投资公司
中国农业银行总行
中国工商银行总行
中国集装箱控股集团公司
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
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石油分公司
中国港湾建设集团总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公司
中国进出口银行
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
中油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山东分公司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渤海公司
中建一局
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山东分公司
第一财经日报北京分社
北京市农村信用社
上海市科冠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北大青鸟环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天一扬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移动南京分公司
广东省人民政府打击走私综合治理办公室
成都市委组织部
南方日报报业集团
新浪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庄胜房地产有限公司
农业银行北京分行
北京市丰台区财政局
厦门弘信创业股份有限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西部计划
经济日报社
法律出版社
法制日报社
中关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省委组织部选调
法制日报社
北京中证万融投资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四达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
北京中物振华贸易有限公司
上海朝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分公司
北京清华紫光和通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华夏基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当代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金泰恒业有限责任公司
某公司
**浙江省委办公厅
宁波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福建省委组织部
海南政法职业学院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北海职业学院
西安培华学院
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
上海杉达学院
北京城市学院
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广州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LG化学
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南汇区经贸局
大连人才派遣有限公司
港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
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
上海电气电站集团
深圳市财政局
深圳市宝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融创集团(天津)
神州风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惠中药业
日立(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北京信汇科技公司
新华联控股有限
上海科冠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安达斯
海淀区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神州风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冶金工业教育资源开发中心
交通银行杭州分行
宝洁公司
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未来建设集团
北京高银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上海房地产交易中心
回省二分 2
待分 15
委培 7
读博 2
户档不在 1
延期 2
北大人大复旦浙大法律硕士就业情况一览
花了好多时间啊,供大家参考,看的出法律硕士的就业还是不错的,大家一起努力啊
北大04届法律硕士就业情况一览(转)
以下数据截止5月底,说明一下:04届共有170多名毕业生,其中在职读研的为30多,这部分同学不一定完全统计进来了。未得到授权公布下列统计数据,但是既然楼上有高人列出部分情况,索性就替他补全吧仅供学弟学妹们参考
浙江省银监局
海南省政府办公厅
Tom互联网事业集团
北大博雅投资公司
北大法学院法理学博士
北大政府管理学院博士
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北大方正集团公司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东方高圣投资顾问公司
北京海通律师事务所
北京核工业研究设计院团委
北京环球律师事务所
北京建材进出口公司
北京剑锋律师事务所
北京教科院民办所
北京君合律师事务所
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
北京李文律师事务所
北京门头沟区建设开发公司
北京世华国际金融信息有限公司
北京世纪朝阳房地产开发公司
北京市德恒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德恒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德恒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发改委
北京市金台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旅游局
北京市民政局
北京市东城区政府
北京市通商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委宣传部
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颐合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颐合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亦德律师事务所
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天达律师事务所
北京天平房地产公司
北京通商律师事务所
北京拓夫律师事务所
北京外企服务集团
北京圆明园大学法律系
北京正圆集团
北京中济律师事务所
北京中咨律师事务所
北京仲裁委员会
北新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
财政部
长城证券
成都商报社
东北证券
法制晚报社
高教出版社
公安部
广州日报社
贵州工业大学
国际商会中国国家委员会
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国家开发银行山西分行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图书馆
国家知识产权局
国家环保局
海淀区北太平庄医院
海关总署
海关总署信息中心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邢台市法院
江苏省委组织部选调
江苏省委组织部
江西省委组织部
交通银行海南分行
经济观察报社
开利空调销售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康佳集团
康佳集团
联合国发展计划署
辽宁省锦州中院
留日
留日
美国达维律师事务所
民进北京市委
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
农业部
农业机械研究院
普华永道咨询(深圳)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青岛市政府组织部
清华同方威视股份
人民日报社
日本明治制果株式会社
日本瑞穗实业银行北京分行
日本丝贺曾我律师事务所北京代表处
三一集团
山东省建设银行
山东省青岛市胶南市委组织部
山西雁北师范学院
商务部
上海宝钢国际经济贸易有限公司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总行
上海市财税局
上海市浩信律所
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
上海市南汇工业园管理委员会
上海震旦家具有限公司
首创置业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省证券监督局
团结报社
外交部亚洲司
武汉大学出版社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
宣武区检察院
云南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浙江物产金属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法律部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公司
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
中国工商银行总行
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
中国集邮总公司
中国建设银行常州培训中心
中国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中国石化
中国石油规划总院
中国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
中国银行山东分行
中国远洋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中石油
中央电视台总编室
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
总参陆航研究所
人大2000级法律硕士就业情况一览
我和我同学毕业2年以后的工作单位最新统计结果
单位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北京游戏橘子数位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
国家工商总局
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合作处
中电科技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北京市博瀚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局十三处
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北京海淀区地税局
北京紫光达律师事务所
中华书局〈书品〉编辑部编辑
国家行政学院
北京市中济律师事务所
朝阳法院刑二庭
石油工业出版社社会图书出版中心
北京昌平纪委
北京市海淀检察院反贪局
神华集团办公厅
海淀走读大学现代技术服务学院
太平人寿保险北京分公司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法规部
中国五金矿产进出口总公司
中盛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北京市新闻出版局
英才杂志社
崇文区经贸委
北京市治安管理总队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中国石油
北京市治安管理总队
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发行处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
北京市同达律师事务所
财政部机关党委
海淀走读大学现代技术服务学院
北京供电公司局办法律事务室
中国知识产权报社记者部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
北京市朝阳法院民庭
清华同方
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
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
信息产业部知识产权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交流处
人大法学院
银监会股份制银行监管处
北京市局十三处
宣武区检察院
中招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市治安管理总队
广东省公安厅
广东省警官学院公共部
广东发展银行资产管理中心
广州市地方税务局稽查局
广东省警官学院法律部
广东恒益律师事务所
广州市电信研究所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法律部
广东省地税政策法规处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安利公司(广州总部)法务部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系
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基础部法律教研室
河南大学药学院教药事管理法规
山东财政学院
山东省高速公路公司财务部
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
山东烟台山东工商学院法学院
烟台中院研究室
山东海化进出口有限公司
泰安中院立案庭
衢州市纪委案件审理室
杭州市余杭区地税稽查局检查股
杭州市地方税务局稽查处
浙江科技学院社科部
宁波市团委城区部
宁波市教育局政策法规处
华侨大学法学院
深圳市纪委检查二室
深圳国税局
广西师范大学法商学院
北京天铎律师事务所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学院JDclass of 2005
浙江大学法律硕士2000级毕业生去向
1. 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2. 浙江励恒律师事务所
3. 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读博)
4. 山东省人大常委会
5. 浙江省文化厅
6. 杭州市卫生局信息中心
7. 浙江林学院
8. 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法院
9.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
10. 萧山工商局
11. 浙江人文外语学院
12. 浙江财经学院
13. 浙江省物价局
14. 杭州市文化局
15.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16. 浙江省财政厅监察室
17. 衢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8. 星韵律师事务所
19. **浙江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20. 浙江学刊杂志社
21. 深圳商业银行
22. 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23. 浙江工程学院法政学院法律系
24.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25. 浙江南都房产集团
26.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公司杭州分公司
27.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28. 中国联合工程公司
29.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30. 上海人民保险公司
31. 中国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
32. 西泠律师事务所
33. 浙江省审计厅法规处
34. 杭州电子工业学院
35. 浙江省审计厅财政审计处
36. 浙江省国税局监察室
37. 北京海关缉私局
38. 天津医科大学法学院
39. 浙江大学法学院读博
40. 山东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
41. 浙江省委组织部
2003年对外经贸大学法律硕士就业去向情况
2003年贸大法律硕士就业情况 (不全)
17 法律硕士 男 硕士 委托 ---- 中国成套设备进出口股份有
限公司 ---- 其它
18 法律硕士 女 硕士 委托 ---- 英国驻华大使馆 ---- 其
它
19 法律硕士 男 硕士 委托 ---- 首都机场海关 ---- 其它
20 法律硕士 女 硕士 统分 ---- ---- 分
21 法律硕士 男 硕士 委托 ---- 北京世阳律师事务所 ----
其它
22 法律硕士 男 硕士 委托 ---- 中国建设银行 ---- 其它
23 法律硕士 男 硕士 委托 ---- 中远国际贸易公司 ---- 其
它
24 法律硕士 男 硕士 委托 ---- 海关总署 ---- 其它
25 法律硕士 女 硕士 委托& bsp---- 海关总署 ---- 其它
26 法律硕士 女 硕士 委托 ---- 中国路桥(集团)公司 ---
- 其它
27 法律硕士 女 硕士 统分 武警部队 武警医学院 天津市 医
疗卫生
28 法律硕士 男 硕士 统分 北京市 中国大通实业有限公司
北京市海淀区 其它企业
29 法律硕士 女 硕士 统分 ---- 待分 ---- 待分&n sp
30 法律硕士 男 硕士 统分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石化
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 北京市朝阳区 科研设计单位
31 法律硕士 女 硕士 统分 教育部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市
朝阳区 录取研究生
33 法律硕士 女 硕士 统分 ---- 待分 ---- 待分
34 法律硕士 男 硕士 统分 中央文献研究室 中央文献研究
室 北京市西城区 机关
35 nbsp法律硕士 女 硕士 统分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北京
市分行 北京市 金融单位
36 法律硕士 男 硕士 统分 北京市 北京市商业银行 北京市西
城区 金融单位
37 法律硕士 女 硕士 统分 中国科学院 神州数码中国有限公
司 北京市 其它企业
38 法律硕士 男 硕士 统分 北京市 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
学院 北京市朝阳区 高等学校
39&nbs 法律硕士 男 硕士 统分 北京市 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 其它企业
40 法律硕士 男 硕士 统分 ---- 待分 ---- 待分
41 法律硕士 男 硕士 统分 ---- 待分 ---- 待分
42 法律硕士 女 硕士 统分 北京市 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
北京市昌平区 机关
43 法律硕士 男 硕士 统分 北京市 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nb p
北京市通州区 机关
44 法律硕士 女 硕士 统分 ---- 待分 ---- 待分
45 法律硕士 女 硕士 统分 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中信出版
社 北京市 国有企业
46 法律硕士 男 硕士 统分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
化工集团公司 北京市朝阳区 国有企业
47 法律硕士 男 硕士 统分 中央大型企业工作委员会 中国机
械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总公司& bsp北京市宣武区 国有企业
48 法律硕士 女 硕士 统分 北京市 北京市朝阳区地税局 北
京市朝阳区 机关
49 法律硕士 女 硕士 统分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法学研究所 北京市 科研设计单位
50 法律硕士 女 硕士 统分 北京市 北京市海问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 其它企业
52 法律硕士 女 硕士 统分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石化
股份有限公 北京市朝阳区 国有企业
53 法律硕士 男 硕士 统分 广东省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 广东
省广州市 其它事业
54 法律硕士 女 硕士 统分 上海市 上海迪普网络科技有限公
司 上海市 其它企业
中南政法大学2000级法律硕士毕业生工作单位一览表
2000级法律硕士毕业生工作单位一览表
姓 名 工 作 单 位
王来智 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郝以宏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张晓明 九江学院
刘亚娟 广州市国土局
古加锦 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
李军政 九江学院
覃久赢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湖北省分行
邓佑文 九江学院
李 钢 山东科技大学
陈 晖 上海市审计局
欧阳澄 商务部
刘华平 九江学院
刘 林 长江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钟 华 深圳赛格集团
郭 鹏 广西师范学院
郭 超 嘉兴市公安局
丁 兵 广东科龙电器有限公司
陈长杰 广东华进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董红海 核动力运行研究所
袁 勇 湖北警官学院
彭 俊 桂林电子工业学院
魏玲玲 天津市塘沽区港务局
谢虹燕 杭州市检察院
郭步尧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刘润达 广州市委办公厅
任松龄 工商银行广州市分行
倪雄飞 广东仲恺农业技术学院
丁青松 深圳市司法局
何亮亮 南京气象学院
张学干 广州市地税局
郭 勇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
全红霞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邱惠敏 邯郸市中级人民法院
刘伏强 广东省佛山市工商局
殷仁胜 三峡大学
徐 江 武汉市人民检察院
吉林大学2000级法律硕士研究生毕业去向
1、山东省农业银行
2、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
3、吉林省农业银行法律事务处
4、公安部三局
5、深圳市城市管理办公室
6、中国建设银行山东分行
7、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8、山东省省委政策研究室
9、吉林大学法学院
10、北京武宣区
11、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12、北京市化工集团党校
13、扬州市市政府公职律师
14、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15、国家**部
16、天津大学人事处
17、珠海市海关
18、烟台市工商局
19、吉林大学法学院
20、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21、国家工商总局
22、上海市天演律师事务所
23、吉林大学法学院
24、吉林大学法学院
25、山东理工大学
26、山东省某中级法院
27、吉林大学法学院
28、民政部干部管理学院
29、吉林省兢诚律师事务所
30、山西省工商银行
31、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32、考北京大学博士(初试及复试成绩都第一)
33、北京大学读博士
震惊于武大300名法学硕士就业难
摘自光明网
近期出版的《南方周末》刊发了一篇题为《毕业了,我们的工作在哪里》的记者调查文章,该文以较大篇幅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进行了报道分析。其中有一段写道:“武汉大学法学院300多名硕士毕业生差不多全部报考了公务员,最后被录取的只有五六个人,这几位‘成功人士’成为年级里的传奇人物。”名牌大学的法学硕士就业也这样难令人震惊。
法学硕士就业选择当公务员,可以说不论从专业意向还是社会发展需求来讲,都是顺理成章的。因为当前我国司法机关队伍中法学硕士还很缺,非常需要法学硕士这类专业人才,这对于国家法治建设有益。提高法律工作者的执业水平,也应是社会的必然选择。按讲目前开设法学硕士专业,主要是为公务员队伍输送人才。然而,武大的法学硕士却被拒绝于法律工作者等公务员门外。这不能说不是一件憾事。
就业难并非仅表现在这些法学硕士身上,在《南方周末》发表的这组反映大学生、研究生就业难的文章中,全国各地的高校毕业生许多人面临就业难。有的人为了找工作长期住在“10元店”里,有的人为了应聘“盲流”于各城市之间,有的人不断参加招聘面试考试成了“面霸”、“考霸”,有的硕士研究生为了就业只好到小学当教师,这些都无不透露着大学生们就业难的辛酸。
关于大学生就业难,已不是新问题,近几年始终是社会的焦点话题,而今尤烈。用百度搜索“大学生就业难”几个字,竟然能够搜到20多万条相关信息,可见这个问题已相当普遍。这些现象也给还在大学学习的大学生带来了心理压力,干扰了他们的学习精力。甚至在面临高考的高三学生中也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不少高三生纷纷传阅这份《南方周末》,有的还带给家长阅读,对选报专业犹豫不定,对未来生活缺乏信心。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今天如此严重的大学生就业难现象?较为集中的说法是:因为前几年开始高招扩容;都想在大城市谋发展;就业观念存在问题,高不成低不就等。这些看法似乎都有道理,但认真分析,笔者以为并非问题的实质。
这些年虽然大学不断扩招,但这是相伴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表现。这些年我们经济发展每年以8%以上增幅递进,伴随这样的发展速度,各行各业都应有所发展,特别是教育,不仅不应落后于社会的发展步伐,且应有所超前,否则势必影响社会的持续发展。所以,这些年的高招扩容是正常的,高校不扩招才不正常。其实,近年我国得以持续快速发展,就有高校扩招的积极作用。
从人口比例看,我国目前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不是过剩了,而是比例还十分低。我国目前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仅占总人口的5%左右,而美国是35%,日本是23%,我们远远落在发达国家的后面。从这个意义上讲,要想在未来赶上发达国家,今天就应该大力发展高等教育,而不应出现影响大学生就业的情况。大学生就业难反映出的高等教育“过剩”,显然是一种虚假现象,实质是社会人才配置协调出现了问题。
大学生就业要转变观念,当然很对,但把“观念”转到到街头擦皮鞋、卖糖葫芦即为就业上,也过了头。那样,我们也不必办高等教育了,大家也不需要上大学了。人们上大学的一个十分现实的目的就是为了“低不就”,要求大学生去从事一些有中学学历、小学学历就能干的工作,显然误解了高等教育,也是在浪费社会宝贵资源。
大学生都想往大中城市挤也有社会原因。舆论总是导向大学生要到基层去、到艰苦地区去,好像那些地方有许多就业机会在等着大学生。事实上,越是艰苦地区、基层,就业的矛盾越突出,在那些地方有的就是有职业,收入也很微薄。要求大学生到基层、到艰苦地区去当“困难户”也不现实,这同大学生高考、上大学时的投入相比,回报很不对称。
不错,我国所面临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大约有1400万城市人口需要解决就业问题。但是,每年社会发展也需要增加900万个就业岗位,就人的素质来讲,大学生、研究生不仅不应是就业困难户,而且还应是优选的对象,比别人有更多就业条件。为什么大学生就业反会遭遇“优汰”呢?
笔者认为,大学生面临就业难,有着深刻的社会因素。
首先,高考较好地体现了公平、精英原则,但聘用却没有严格的公平、精英原则。参加高考时,由于有严格的原则保证,你只要才华出众,就能上好学校好专业;但就业时却不一定讲这个,各行各业、各个单位,都有自己的“原则”,因此在没有公正保证的“原则”面前,大学生的就业优势锐减,大学生同常人一样体验就业难也就不奇怪了。人才选拔、培养、使用缺乏系统性,社会人才配置就会出现不协调。
其次,大学生毕业求职市场化了,但聘用还停留在计划、半计划状态。市场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优质优价。大学生求职靠自身的“质”,来换取最大的求职效益;但不少用人单位却不是这样,他们并不以社会、市场效益为目的选人,有时选用什么样的人会带来什么效益并不重要。求聘双方的出发点错位,吃亏的当然只能是处于弱势一方的大学生。
再者,多年以来,谋生就业靠关系,是社会传统。如今的中年人当年就业,许多人是靠父母“操办”的。现在虽有好转,但却没有完全排除。因此,家庭、亲友关系背景好的大学生,就不会遇到就业难,或者不算很难;难的是那些平民子弟。遭遇就业难的大学生中,工人农民的孩子居多。
另外,各级政府这些年尽管也过问过大学生就业的事,但实事求是地讲,成效明显的不多。如作为国家机关的法院、检察院用人,就应有硬性选用法学硕士、本科生比例要求,以此推进国家法治建设。国家也缺乏操作性强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规章制度。
面对大学生就业难越来越严重的现状,国家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这不仅关系着国家人才战略的成败,也将对未来社会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大学生就业难,是一种严重资源浪费。我们总是说,要加大教育投入,但投入了,也培养出了更多的人才,然而却没有用武之地,在这种情况下“加大投入”有意义吗?所以,笔者以为,在加大投入之前,国家应该认真检讨一下,此前已有的投入是不取得了应有效益?
为了改进大学生就业难工作,确保人才资源公正合理配置,笔者建议:
一是建立行业就业资格考试体系。如设置公务员、教师、医生等资质考试项目,欲在相关行业就业者,必先通过该行业就业资格考试。这种考试参照高考做法,每年全国统一组织,最低应以省为单位,保证考试的公正、权威。
二是层层建立人才档案信息库。该信息库应收录各行业就业资格合格者的有关情况。国家公职人员(含国有企业人员)的录用,必须从信息库备案合格人员中按考试通过时间先后依次录用。特殊机构选人可由权威机关增加审查内容。私营企业从业人员也应要求取得相应资质。
三是成立社会人才协调机构,认真调查人才市场弊端,协调人才市场科学发展,抓紧出台强有力的人才调控机制。
四是建立落后地区人才牵引激励基金,引导鼓励人才到艰苦地区、艰苦岗位就业,平衡人才流动。
五是建立人才考核、聘用法规,严格考该、聘用程序,严防出现不公,真正做到人尽其才,严厉查处营私舞弊、弄虚作假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