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77|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怎样的姿态,怎样的中日关系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7-23 11:33: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table height="5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r><td valign="top" align="left" width="24"></td><td valign="top"><font face="宋体, Arial, Helvetica" color="#333333"><font size="2">任何国家关系的形成既有物质性的因素又有精神性的因素。国家间的关系是以利害关系为基础的,但如何判断,如何取舍才是建构关系的关键所在。<br /> 认同和利益是在国与国之间的互动过程中形成的,与国民情结有莫大的关系。&ldquo;朝核危机&rdquo;便是证明,英国不是和国家吗?她的核力量远大于朝鲜,对美而言,单从客观分析,英国才是她的核威胁所在,事实上美却把朝鲜当作&ldquo;头号敌人&rdquo;。这才是理性人的理性思维。反之朝鲜对美也是这般态度。因为两国的文化、价值观、意识形态的差异甚大。或许说这是偏见,可以忽视。那么众人明知&ldquo;第一印象&rdquo;不可避免的存在偏见,但却摆脱不了。只能从重视&ldquo;第一印象&rdquo;入手,树造良好自我印象。这就是理性的体现,正视现实,引导现实而不是逃避甚至歪曲、承认感性也是理性得以发扬的一打基础,于人如此,于国亦是如是。反观中日关系其&ldquo;死结&rdquo;就是两国间难以挥去的民族情结。中日关系不仅在于两国的利害关系,更在于如何认识,如何取舍。&ldquo;解铃还需系铃人&rdquo;,中日之结为心结,若不从民族情结入手,单纯强调两国之间的客观利益,中日亲善是很难见效的。这需要两国有识之士共同推动、引导,解开不了结,为中日关系营造一个新环境。欧洲五百余年的战火硝烟,于紧缺演绎出前无古人的一体化,尤其是法德这对老冤家,携手合力共造欧盟,缘何?一体化的过程也是消解民族情结的过程,循序渐进,于今方显大成。中日关系若以此为鉴,则是两国的大幸。<br /> 初学稚言,甚盼指教! </font><p></p><p /></font></td></tr></table>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5-10-16 00:04:18 | 只看该作者
<p>斑竹强调了第一印象的重要性实际上是强调了&rdquo;精神&ldquo;的重要性,我同意。但同时这种第一印象的认同感和利益并非完全能用第二性的&rdquo;精神&ldquo;所能根本左右的。英美的认同感和利益在互动中是统一的(历史文化因素况且不提只考虑讨论的现在)。确实,德国第一印象使得德法的EU一体化进程大大推进,<font face="宋体" color="#333333" size="2">欧洲五百余年的战火硝烟似乎早已成为远古的传说,但是,法德两国作为EU的发动机能够由仇敌到合作根本的&rdquo;物质&ldquo;因素才是主要的!实际上,二战之后的戴高乐即提出与德化敌为友自成一极抗衡美国主导EU.而对于二战后的中国放弃日对华赔款鄙人认为亦有此意。</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333333" size="2">《《《中日之结为心结,若不从民族情结入手,单纯强调两国之间的客观利益,中日亲善是很难见效的。这需要两国有识之士共同推动、引导,解开不了结,为中日关系营'....>></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333333" size="2">民族情节入手未尝不可而且是个很好的切入点,但是中日关系的根本是&rdquo;物质的&ldquo;!</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333333" size="2">物质是第一性的!中日之见的战略冲突是根本的,第一印象和根本的国家民族利益是不能共存的。</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333333" size="2">正如:没有共同的朋友,只有共同的敌人!</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333333" size="2">freshman 的一点浅陋之言忘指教!</font></p>
3#
发表于 2005-10-16 00:08:21 | 只看该作者
<p><font face="宋体" color="#333333" size="2">《《正如:没有共同的朋友,只有共同的敌人!》》</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333333" size="2">更正: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font></p>
4#
发表于 2005-10-16 09:47:48 | 只看该作者
<p>也没有永远的敌人</p>
5#
发表于 2005-10-16 22:11:55 | 只看该作者
觉得在“冷战”结束后,在一些冷战对峙的国家里面,仍然没有摆脱掉以意识形态为前提的对外决策,纵然务实外交,多边外交国各国所推崇,但一些西方国家,由其是一些有支配世界格局的国家里面在对外交活动中,仍然以意识形态占比重很大的考虑。其次可能以政体来考虑,以等同民主观念的国家来划分阵营,用以往的国际关系史所提取的外交原则来衡量敌我吧。\r<br>
<br>
6#
发表于 2005-10-17 10:39:54 | 只看该作者
说得好,顶
7#
发表于 2005-10-17 11:27: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8341+2005-10-16 22:11--><div class='quotetop'>引用:(8341 @ 2005-10-16 22:11)</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觉得在“冷战”结束后,在一些冷战对峙的国家里面,仍然没有摆脱掉以意识形态为前提的对外决策,纵然务实外交,多边外交国各国所推崇,但一些西方国家,由其是一些有支配世界格局的国家里面在对外交活动中,仍然以意识形态占比重很大的考虑。其次可能以政体来考虑,以等同民主观念的国家来划分阵营,用以往的国际关系史所提取的外交原则来衡量敌我吧。<!--quote2--></div><!--quote3--><br>意识形态要服务于国家利益。 强权国家在列诸小国寻求代理和买办政府首先考虑的是国家利益层面的合作意向,哪怕合作者是军事独*者。 外交虽有考虑政治意识形态,但只要不与自身利益相冲突,政治意识形态的差别就不构成限制,除非是根本上的对立。(例如朝鲜和美国)。 中国虽为专制国家,美国也希望与中国谈合作。 而美国谈中国威胁,对美国构成挑战是战略和经济范畴的。意识形态在当今国际关系中,不是国家外交的主宰。
8#
发表于 2005-10-17 16:55:12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两位的观点,没有本质上的不同,无非程度而已
9#
发表于 2005-10-18 22:01:36 | 只看该作者
是有区别的,他的意思是国际无政府状态下的霍布斯体系为支点,
<br>我的意思是模糊的,可能是格劳秀斯的国际社会或者在国际共同体的康德体系中也有可能产生意识形态的差别,意识形态,文化,民族这些因素在对外交往中有着不确定因素,或是呈向心力或是成为分离。\r<br>不好说。。。
10#
发表于 2005-10-18 22:58:00 | 只看该作者
对于小泉的再次参拜从李部长召见日本大使和外交部亚洲司的再次交涉来瞅,这次咱们很认真,很强硬,气氛有些紧张。\r<br>————————————————————————————————\r<br>小泉为什么选在神六发射的时候做这件事情,是巧合还是用心良苦?\r<br>面对那么大的压力,为什么他还偏要去?做为政治家来说,他得到了什么利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20 03:54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