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分享] 好事多磨----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成功经验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8-28 17:10: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自 文科  考研网




dangdangdang!我们的北外大神学霸又给我们送干货来啦!包括初试各科的难度,重点,复试考试内容,注意事项,这伟大的分享太让人感动啦!


本人本科念得国际关系类的专业,学校非211,非985。选择北外的原因,非常简单,211、985,平台不错,在国际关系领域近年发展前景不错,而且又相对比较容易考。我想这也是很多考生选择北外的原因。首先,我必须说明一下,我的成绩并不是很高,所以这篇帖子并不完全是个经验贴,更多的是一个教训帖。希望大家可以吸取我的教训,别在同样的地方吃亏。
北外的参考书,网上大家都可以查到,这里我就不赘述了。首先,我认为大家必须了解的信息是最终成绩的计算方法。我为什么说这个呢?跟很多其他学校不同,北外的初试成绩最终反映到总分中的只有专业课成绩,占比50%。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注意,这意味着你初试中英语政治考的再高除了能让你进复试之外,没有别的用处。当然,这也不是说英语政治没用。这只是一个技巧,或者说告诉你,一定要把重点放在专业课上。
总成绩=复试成绩(专业笔试×50%+专业面试×48%+外语听力×2%)×50%+〔(初试专业1成绩+专业2成绩)÷3〕×50%。
先说一下初试。上面也说过了,外语和政治在总分里面是不体现的,而且也有很多学长学姐分享过这些方面的经验帖,我就不多说了。说一下专业课。
专业课分两门,一共七本书。但是大家可以看到七本书里面其实有重复的内容。除了国关史只有一本,其他都给了两本参考书。政治学导论和政治科学、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和国际政治学概论、牛军和张历历(以划线书为主去看)


1、 国关史   看过历年真题,可以总结出一个规律,战前史基本不考或考的很少。这部分也比较乱,可以不做重点看,主要看课后题就可以了。(因为大部分战前史都直接考的课后题!)后面部分就是要重点看,重点  整理了。多串几条线,自己也就明白了。网上也有很多总结的比较好的文章,可以看一下。(课后题一定要好好整理,网上都有袁明的那本书的课后题,免费的,大家可以自行下载。但是本人认为上面写的不是很好,大家参考,最重要的还是用自己的话,自己的逻辑来整理一遍,这样最后考试的时候,比较容易写。

北外的题目真的是特别容易,国关史课后题最少占了三分之一的题量,本人在这里就是吃了大亏,最后一直抠难题,没有时间再看看课后题,看到试卷真的是懵逼了/(ㄒoㄒ)/~~)

2、 政治学导论
政治学导论我复习的比较晚,本科没有学过这部分,有点看不懂。后来是跟考人大的同学一起复习,一直向他请教,才慢慢搞懂了。说实话,这本书写的不错,基本没废话,这就意味着大部分都要背。大家可以结合杨光斌老师的论文看。人大的真题最好也看一下,考人大杨光斌的书占了非常大的比例,具体不记得了,反正很重要就是了。人大的历年考题也比较基础。北外用的都是别的学校的书,难保不会考人家考过的题目。
PS:要注意一下,政治科学这本书跟政治学导论里面一些概念的名称不同。
Eg前几年考了一个“教区型文化”可能大家看到都有点愣,但这个其实就是政治学导论里面提到过的“狭隘型政治文化”

3、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倪世雄的书乍一看真的好难看,第一遍我真的感觉啥也没看懂。大家可以先结合李少军那本看看。最重要的是多看几遍。多看几遍,你会发现,这本书写得非常好,非常条理,可以自己整理一下,串一串线,做一些对比图。

4、 对外关系史

对外关系史这本书写的很条理,几个阶段都非常清楚,比较简单,我就不多说了。


复试:复试大家一定不要把它想得很难。

面试:
1、 首先,最好准备几份简历,能体现你在大学几年的学术或竞赛方面的经历的,如果说大学四年你只参加了一堆娱乐性社团,当个社长啥的,就不要提了。科研成果,学科竞赛啊,社会实践啦,学科相关实习经历啦,还有四年获得的专业证书啦……

2、 然后,准备一篇英文的自我介绍,不一定能用上,但也得备着。

3、再就是,比较重要的一点,多关注一些时事政治,有自己对于时政的观点,实在没有多看几篇比较好的论文,搬过来也可以。
笔试:
笔试两个小时,一共四道答题,每题25分。三道中文题,一道英文题。笔试跟时政结合还是很紧密的,多看时政。然后笔试里面有一道英文题目,一般是先翻译(英译中)然后再英文回答问题。英文回答问题,当时以为不会考,所以没有做准备,买了一本国关英语翻了翻,也没看进去。题目做到最后发现还有英文答题,也没啥时间了就凑活着写了三两句。我笔试考的不好,首先这里一定是失了不少分的,大家引以为戒。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2 12:44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