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托斯滕·佩尔松:政府治理改革什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5-14 14:18: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发展是一个多维度的动态过程,这中间收入的增长与“国家治理能力”的增强相互作用。最核心的国家治理能力包括财政能力和法治能力。培育、加强国家治理能力,不是指扩大政府权力,而是意味着更好地支持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牵涉司法体系、财税体系,但追根溯源,与政治体制密不可分。
  即使在西方,我们看到的也并不是简单的“市场或政府”的两分法。世界上最成功的经济体,如北欧国家,可能不是政府占经济体比重最大的,却是政府的国家治理能力最强的。
  这要求对政府有合理的制度约束,否则政府很可能会发展出一种不一样的国家能力,即把国家推向仅仅有利于精英、统治阶层,而不利于每个国民的方向。
  中国幅员辽阔,导致多级政府的客观存在。但在中国目前的治理结构安排下,多级政府体系存在问题。以财税关系为例,中央政府获得70%的税收收入,支出的70%却由各级地方政府承担。税收权利与支出责任不匹配,地方政府会有多大的动力及能力,完善其国家治理能力?因此,中国能从财税改革中获益良多。
  再以GDP导向为例,中国的领导人试图找到一套实用的替代目前政绩考核的体系,来平衡地方,包括一些边远地区的发展目标。但更好的方法是,给予身在那里、尤其是承受着污染代价的人们更大的发言权,让他们自己决定如何平衡收入增长和环境代价。这对中国来说是一大步,但也是很重要的一步。
 中国一直善于运用产业政策,却比较少使用竞争政策。中国如果要更好地发挥竞争对增长的推动作用,独立的司法体系至关重要。人们往往会说,打破准入壁垒,但问题是怎样落实这一政策目标。肯定会有人希望设置这样或那样的壁垒。只有独立立法和执法的存在,才能破除壁垒。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6 17:45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