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美国政治推崇“道义”原则。尽管美国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政教分离、信仰自由的国家,然而,新教在美国政治生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比如,在美国总统就职仪式上,新总统都会手按《圣经》宣誓就职,美国货币上也印有“我们坚信上帝”(IN GOD WE TRUST)的字样。美国上至总统议员下至贩夫走卒都耳熟能详的“效忠誓词”,同样规定美国人宣誓效忠“在上帝保佑之下”的美国。美国社会强烈的宗教性,对美国的政治过程产生了决定性影响。这一特征主要表现为美国人对自身的价值观、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具有近乎宗教般的狂热与自信,以及与该特征同出一源的传教士情节。美国社会的宗教性在国家政治生活上的体现,就是美国的政治运转过程带有浓厚的道义烙印,或者说某种形式的“道德准则”。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在争取本国国家利益时通常首先祭出某项“道义原则”作为旗帜。比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以“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为旗号抗衡列强瓜分中国的势力范围政策。这一政策不仅作为当事国的中国政府很难拒绝,其他列强也难以从根本上加以否定,从而成为帝国主义列强共同的对华政策“原则”。该项“国际道义”原则,不仅极大地维护了美国的在华利益,也维护了美国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国际地位。此后很长一段时期内,“门户开放”一直被当作“中美特殊关系”的重要事例加以广泛宣扬,对中美关系产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