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普京的演讲与纳粹德国主张的相似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9 10:32: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标题:普京关于克里米亚的演讲与纳粹德国1930年代主张的十二个相似处

  作者:AndersAslund


  译者:李听桥


  原载:KyivPost,2014年3月21日

  3月18日,弗拉基米尔·普京总统在克里姆林宫发表了演讲,这一演讲披上了大俄罗斯民族主义的外衣,呈现了与他或其他任何现代俄罗斯公开宣讲的毅然决裂。不能再将俄罗斯视为一个维持现状的大国,与此相反,俄罗斯已经成为一个激烈修正传统、充满复仇心态的国家。西方国家的全部政策都必须相应作出修正。
  普京的演讲不论在实质上还是在形式上都传达了一种令人畏惧的似曾相识感。暗示其演讲可与阿道夫·希特勒1939年9月对波兰宣战的演讲进行对比,似乎显得过于挑衅;在那次演讲之前,纳粹德国已经在1938年并吞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并在1939年并吞了立陶宛的克莱佩达港。但是在普京3月18日于克里姆林宫进行了激QING洋溢、斗志昂扬又自哀自怜的表演之后,我回头查考了伴随早期纳粹德国扩张的细节和相关言论,几乎可以肯定,普京与其助手仔细研究过纳粹档案并下决心要复制其成功。
  普京3月18日的演讲与纳粹德国在1938-1939年间的公开主张之间有十二个相似点。
  一,普京的基本观点是,民族是由语言和种族而非国家地位或护照来定义的。这一看法令人联想到德国哲学家赫尔德(JohannGottfriedvonHerder),显然在知识上源自其1772年的著作《论语言的起源》(TreatiseontheOriginofLanguage),这部著作奠定了德国语言学民族主义的基础。
  二,普京认为,从历史上看,克里米亚半岛及其塞瓦斯托波尔港对俄罗斯而言地位重要,这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港拥有特殊的权利。他是这样表述的:“在俄罗斯人民的心灵和意识中,克里米亚已经永远是俄罗斯不可分离的一部分。”这与纳粹德国宣称在其1938年国界线之外的欧洲也拥有领土时的主张完全一致。乌克兰首都基辅是俄罗斯历史的核心一环,是俄罗斯东正教的发源地,从这一事实当中可做出不祥的推断。
  三,但是历史并不公正:“不幸的是,看上去不可能的变成了现实”,普京称。“苏联分崩离析了……。仅仅当克里米亚成了另一个国家的一部分之时,俄罗斯才意识到它不只被偷走的,还是被抢走的。”普京以这样一种方式措辞,但其关切不只在克里米亚:“几百万俄罗斯人在一个国家上床睡觉,醒来时却在一些不同的国家了,一夜之间就在苏联的前共和国里成了少数民族;若非最大的族群,俄罗斯民族也是这个世界上被国界分割的最大族群之一。”这一断言还会唤醒德国人对由1919年凡尔赛和约所强加的丧失德语土地这一局面的灾难性感受。注意,在苏联1991年解体之后二十年和凡尔赛和约签订之后二十年,都有复仇情绪(revanchism)的切实兴起。
  四,特别是,国界线划错了。“十月革命之后,布尔什维克……上帝会评判他们--将大片俄罗斯南部具有历史意义的土地划入乌克兰共和国……然后是在1954年决定将克里米亚地区移交给乌克兰……这是共产党总书记赫鲁晓夫的个人倡议。”这是在暗示,俄罗斯自己的一位领导人出卖了俄罗斯民族,普京借此附和了一些德国人在凡尔赛和约签订之后对和约签订者叛国的抱怨。
  五,俄罗斯被其后苏联时期的领导人出卖了,正如同纳粹声称德国被魏玛共和国出卖了:“作为国家的俄罗斯是什么?是那时的俄罗斯吗?(译者按:此处参考了观察者网由俄文译出的普京演讲)俄罗斯谦卑地接受了当时的处境。”普京没有提到俄罗斯前总统鲍里斯·叶利钦,正是叶利钦提携了他,但在普京的指控中人们可以看出要命的那种纳粹党式的“背后捅人一刀的传说”(译者按:Dolchstosslegende,一战后出现的一种论调,认为德国战败是由于“后方背叛”即革命所致):“然而,人民不能忍受如此粗暴的历史不公。”
  六,希特勒对1939年波兰的治理痛心不已,与此类似,普京也表达了对一波波领导人治下可怜的乌克兰人的同情之心,那些领导人当中有普京曾经的盟友:“我理解为什么乌克兰人民想要改变。在乌克兰独立后的岁月中,掌权者已经足够多了。总统、总理和议会一个接一个换,但是他们对这个国家及其人民的态度始终如一。他们榨取这个国家,为权力、财产和现金彼此争斗,但并不太关心普通民众。”
  七,在普京看开,乌克兰的新执政者是不合法的:“然而,那些乌克兰最新事态的幕后人物有不同的议事日程:他们正为再一次政府更迭做准备;他们想要攫取权力,不达目的不罢休。他们诉诸恐吓、谋杀和暴乱。民族主义者、新纳粹分子、惧俄分子以及反犹分子完成了这次政变。”具有讽刺味道或发人深省的是,普京指责乌克兰的新执政者照搬希特勒的脚本,称他们是“希特勒二战期间的帮凶斯捷潘·班杰拉(译者按:1909~1959年,乌克兰政治家)的思想继承人。”
  八,为反击上述不公,普京要助承受苦难的俄罗斯裔人口一臂之力:“那些反对(乌克兰)政变的人立刻遭到镇压的威胁,……为捍卫其权利和生命,为遏制正在基辅、顿涅茨克、哈尔科夫和其他乌克兰城市发生且悬而未决的事态,克里米亚半岛和塞瓦斯托波尔港的居民转向俄罗斯寻求帮助。很自然,我们不能对这样的诉求置若罔闻;我们不能将克里米亚及其居民抛弃于危难之中。站在我们的立场,那么做将是一种背叛。”这一修辞翻转的明显结论是,为其自身目的,莫斯科保留支持任何地方任何俄罗斯代言人的干预权,而无须顾及国际法和国际条约。
  九,普京否认派遣了俄罗斯军事力量进入克里米亚半岛:“俄罗斯武装从未进入克里米亚半岛;他们在那里已经有的驻扎遵循了国际协议。是的,我们确实加强了我们在那里的武装……”然而,那些军队占领了议会、机场以及整个克里米亚,这违反了俄罗斯1997年与乌克兰签订的友好条约和有关塞瓦斯托波尔海军基地的条约。否认俄罗斯军队的直接干预,这也源自纳粹德国的并吞教科书。
  十,普京援引了有争议的民族自决原则:“当克里米亚最高议会宣布独立并决定举行全民公决时,其参考的是联合国宪章中提到的各民族的自决权。”然而,民族自决是有条件的。俄罗斯对车臣的态度就相当不同。民族自决原则确实存在于国际准则当中,但其也与民族统一、国家主权和既存国界神圣不可侵犯这三项原则有冲突,而这三项原则通常更具决定性。
  十一,像纳粹德国那样,普京试图借助俄罗斯军队控制克里米亚之后的一次受到操纵的全民公决,将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并吞合法化,在这一过程中俄罗斯将独立的国际观察人士拒之门外。“3月16日,克里米亚举行了全民公决,这次公决完全符合民主程序和国际准则。超过82%的选民参加了投票。超过96%的投票者支持与俄罗斯重新统一。”1938年,在德国并吞奥地利后,99.8%的奥地利民众据说也投票支持德国的并吞。
  十二,最后,普京得出了明确的结论。很自然,错在西方那里:“我们那些由美国领导的西方伙伴更喜欢在其实际政策中不接受国际法,而接受枪炮法则。他们确信自己独一无二,是例外,确信他们可以决定世界的命运,只有他们才是正确的。他们在世界各处为所欲为,动用武力反对主权国家,基于‘不是我们的朋友就是我们的敌人’这样的原则构筑同盟。”希特勒也以同样的方式,将其攻击波兰归因于英国和法国的表里不一。
  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军事侵略和并吞没有任何法理基础,至少违反了六项国际条约。历经二十年的裁军后,欧洲在军事上不成体统,对抗俄罗斯全无准备。这一局面再度令人回想起1938年的欧洲。俄罗斯的军事力量或许也不成体统,但俄罗斯是欧洲唯一一个自2008年10月以来进行重要军事改革和军备改良的国家。当年8月,俄罗斯曾在格鲁吉亚的南奥塞梯地区与格方交战。
  普京告诉我们的多于他可能想做的。他已清楚表明,他不在乎真理;假如不是赤裸裸地有利于他,他甚至更加不在乎国际条约或国际准则。这样的结论就是必然的:他已准备好进一步发动蛮不讲理的单边军事侵略,以将更多俄语民族的领土追回俄罗斯联邦。有句古老的俄罗斯谚语说:“吃饭增加食欲。”对普京而言,旗开得胜之后停手是奇怪的。西方决策者需要行动起来,制止他的侵略。
  (作者系华盛顿特区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原文网址:
  http://www.kyivpost.com/opinion/op-ed/anders-aslund-12-ways-in-which-putins-rhetoric-resembles-germany-in-the-1930s-340335.html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4 20:31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