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天灵:俄罗斯经济难以长期支撑对西方的强硬路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25 15:33: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俄罗斯经济增长的停滞、经济结构上的脆弱性,以及对外部融资、能源市场和技术上的依赖,大大削弱了俄对西方实行长期强硬政策的物质基础。

  1998年至2008年期间,俄罗斯经济年均增长7%。金融危机以来,俄罗斯2009年至2013年年均增长率约1.05%。这一增速同日本“失去的十年”期间的年均增速不相上下,可谓俄罗斯版的经济上的“失去的五年”。

  同时,巨大的资本净外流(2008年至2014年一季度累计达5160亿美元)和恶质的投资环境、国际能源资源大牛市的结束、军工科技优势的削弱,以及在发展知识经济、启动第三次产业革命中严重滞后,预示着俄罗斯经济增长、结构改善的前景黯淡。俄经济发展部在2013年底所做预测中,将俄从2014年至2030年前的平均年增速调低至2.5%(之前预测为4%-4.2%)。受乌克兰危机影响,2014年俄经济增长肯定将低于目前预测的2.2%,2015年亦难有大改观(乌克兰危机前的预测值为2.8%)。总体看,俄经济陷入“失去的十年”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俄罗斯与西方围绕乌克兰/克里米亚进行激烈博弈,可谓冷战以来全球战略和国际外交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但对全球经济增长复苏前景影响有限。这主要是由于俄罗斯在全球经济中比重小、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地位低落、过于依赖能源出口的脆弱经济结构等因素造成的。俄2013年GDP约2.1万亿美元,略低于全球GDP的3%,居世界第九。2013年世界企业500强中,俄只有“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等七家企业上榜(中国大陆为89家)。俄在能源领域的传统战略优势,近年来则受到美国“页岩能源革命”、全球新能源革命、欧洲节能减排革命(过去十年欧洲的天然气消费量下降10%)等因素的反向对冲而大为削弱。因此,俄乌危机及由起引发的西方和俄之间相互制裁,对全球实体经济影响有限,难以动摇2013年以来以美欧日复苏为主要驱动力的全球景气改善势头。

  从资本市场的角度看,只要不引发系统性风险,俄资本流出对西方股Shi反而有利好的一面。鉴于俄在全球金融市场的边缘性地位,仅仅因为俄因素本身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的概率不高。但需要注意俄因素与其他因素的叠加性影响,例如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风险可能的叠加。同时,俄对乌进一步政策走向亦是影响金融市场稳定的关键性因素。

  从经济相互依赖的性质上看,西方对俄在经济上的需求是局部性的,且有较大的短期可替代性。而俄在金融体系、投资、能源市场等领域对西方的需求是全面的且刚性强,中短期难以替代。若俄对乌采取进一步措施,从而使西方对俄从局部制裁升级为全面制裁,对俄经济将是“不能承受之重”。

  全球金融市场期待俄乌危机“止步于克里米亚”。在西方尤其是欧洲复苏形势仍然脆弱(欧元区今年的经济增长预计三年来首次“转正”,增长1.2%)的形势下,稳定金融市场形势,尤其是防止欧洲复苏被“腰斩”,亦会成为西方涉俄决策中的重要考量。目前看,西方限制自俄罗斯的能源进口的可能性基本可以排除。

  俄自身在经济上对西方实施“反制裁”的手段亦有限。西方已采取的对俄制裁,使今年初以来卢布贬值、股Shi大跌的俄经济雪上加霜。俄有稳定同西方经济金融关系的战略性需求,希望尽快找到因危机引发的俄经济预期恶化的“止损点”。因此,俄在反击西方制裁时采取能源禁运等“根本性措施”时,将会十分谨慎,目前看是小概率事件。

  总体看,出于全球战略及美欧间利益差异与平衡等考虑,西方对俄制裁预计将会是局部的而非全面性的,主要集中在俄海外资产冻结和高官签证限制等方面(虽然不排除美采取单边制裁措施)。俄对西方的“反制裁”预计亦将是有限的。短期内,若俄对乌政策“止步于克里米亚”,俄西方发生全面经济战的可能性不大,国际金融市场亦有望趋稳。

  从现实出发,目前中国和国际社会外交努力的重点,宜放在劝阻俄罗斯采取进一步支持乌西部亲俄***势力的任何举措,以及顺应乌克兰“向西看”的大势。若俄对乌政策果能止步于克里米亚,紧张局势逐步走向稳定的可能性很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7 06:52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