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元连受打击 中线仍宜看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2-1 10:02: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链接标记宏观 | 链接标记金融 | 链接标记公司 | 链接标记产业 | 链接标记艺术投资美元连受打击 中线仍宜看涨
正文链接标记我来说两句(人参与)2013年02月01日01:34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链接标记手机客户端
链接标记打印
链接标记字号
链接标记大|链接标记中|链接标记小链接标记保存到博客

原标题 [美元连受打击 中线仍宜看涨]
  美联储利率会议维持量宽政策不变,口气也略偏软,加上GDP意外负增长,为美元暂时带来些压力。预计美元短期内仍将承压,因弱势GDP数据或使投资者担忧本周五即将公布的非农就业指标,不过考虑到GDP数据有些天气或偶然因素,其未必能全面反映美国经济,故中线仍不应放弃看多美元的思路。

  美联储维持宽松政策

  美国当地时间周三、北京时间周四凌晨,美联储结束为期两天的利率例会,其宣布维持利率不变,并宣布维持现有的每月购买850亿美元资产的量宽计划不变。

  在新闻发布会上,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的措辞偏软,给出的信号应较为明确为刺激陷入停滞的经济并压低处于7.8%高位的失业率,当前的850亿美元月度债券购买规模将有段日子不可能退出。

  上述因素为美元利空,美元指数于纽汇周三跌0.40%至79.260点。转到亚汇及欧汇时段,美元未进一步下跌,北京时间周四19时,美元于欧汇时段报79.316点。

  在美联储会议结束前不久,美国公布的去年四季度GDP环比降0.1%,为自2009年二季度以来首度出现负值,亦远差于预期的增1.2%,较去年三季度的增3.1%更有天壤之别。

  不过这个数据所带来的利空和美联储声明带来的利空部分重叠,因去年四季度美国天气正不好,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美国经济。除天气外,另有些偶发因素导致经济负增长,所以美元跌势较为和缓。

  摩根大通、美国银行、摩根士丹利等诸多分析师均认为,去年四季度美国的消费者及企业支出确实出现了增长,但国防支出因政府减赤努力而大降,以及企业补库存暂告一个段落又拖累了数据。

  美元短线仍承压

  上述种种令投资者开始怀疑本周五即将公布的1月非农就业数据及失业率数据,显然这些数据也可能受相同因素影响。由于非农数据尤其要紧,所以美元多头在数据公布前不太敢轻举妄动,如此虽然美国经济仍有韧性,但投资者短期内仍回避美元,所以美元弱势至少可能再维持一天。

  周三美国先公布的1月ADP民营就业数据倒是不错,不过该数据并不是很重要。数据显示,1月份美国ADP私营部门就业人数增19.2万人,优于预期的增17.3万人。从历史经验看,ADP数据趋好并不必然对应着非农就业数据利好,这可能和统计取值范围及误差相关。

  整体而言,虽然本周美元消息面不太有利,但美国经济仍需进一步观察,暂时还不能得出经济复苏夭折的结论。也许市场更能反映一切,本周三美国公布了弱势的GDP数据,但之前就下跌的美债并未收复失地,这充分说明多数人仍较为看好美国经济。近期美债一直在跌,收益率同上升。美10年期债券1月份的累计跌幅约1.1%,为两年来最大,其收益率目前已升至2%,创9个月来最高水平。通常债券价格和经济反向,当经济弱时债券易涨,强时债券易跌。

  日元跌势未尽

  本周日元继续下滑,只是跌速较缓,周四暂报91.01日元兑1美元。日元月线已四连阴,杀跌力度极猛,从气势上看,2月份会有惯性下滑机会,其后才可能震荡。从基本面看,日元利空并未完全兑现,故很难出现像样的反弹。

  上周日本央行采纳了安倍政府所提出的2%的通胀目标,但未承诺时限。日本央行已经承诺的 “开放式资产收购计划”也要等到2014年才会启动。正因如此,安倍政府最近对央行施加了许多压力,督促其迅速拿出具体行动。换言之,日元仍有利空等着释放。

  周四上午公布的数据为日元添加些压力,日本经济产业省公布的去年12月工业产值环比增长2.5%,数据虽为增长,但远不如预期的增4.1%。另外,12月工业产值同比下降7.8%。这些数据让安倍政府叫嚣宽松政策的底气增加不少,使得反对派更为语塞。

  日本央行副行长山口广秀周四表示,“日本央行可能会进一步加大刺激力度。”日本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熊野英生其后说,山口广秀的言论暗示央行或将采取更多行动来摆脱越来越强的政治压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21 10:02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