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央视春晚早该告别“赵本山”们|央视春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2 12:06: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央视春晚早该告别“赵本山”们
  最初他只是个农村二人转演员,后来被誉为“喜剧大师”和“东方卓别林”;再后来他的名字叫“刘老根”、“马大帅”,现在他是王家卫《一代宗师》里的丁连山。赵本山,这个活跃于荧屏的符号性人物,最显著的身份是央视春晚“小品王”。前不久,赵本山宣布退出蛇年春晚,舆论哗然。   
  从1990年首次登陆央视并大获成功,赵本山就与央视春晚牢牢绑定在一起。他从这个平台成长为全中国最家喻户晓的明星之一,央视则视他为保证收视率的王牌。年复一年,观众对这张“老脸”逐渐审美疲劳,央视对赵本山的依赖却一年胜似一年,他几乎成了央视春晚的救命稻草,但央视于他,却早已是鸡肋。从2002年开始,每年11月前后都会有媒体报道赵本山“或将缺席春晚”;到了12月,又照例再由春晚节目组辟谣。在长达十余年的“退出—否认—澄清”游戏中,赵本山此前只在去年因病缺席过一次。其实,他在几年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坦言,自己被推到了一个很尴尬的位置,“你要真不上了吧又不能够,你上了吧就只能是减分”。
  赵本山是否上春晚的传闻,每年被媒体连篇累牍地报道,央视春晚的话题热度由此得以保持。这是赵本山带给央视的额外资产,其噱头价值甚至不亚于赵本山在台上十几分钟的表演。正是从这种话题性关注中尝到了甜头,“赵本山退出春晚”的传闻及辟谣,已成为央视宣传的一道例牌菜。
  除了炒“赵本山退出春晚”的冷饭,每当春晚临近,我们同样还能看到很多熟悉的“新闻”——比如,天后王菲要复出,复出之后要“一雪跑调之耻”;比如,“鸟叔”、莫言这样的年度热门人物,可能现身春晚舞台;还比如,“小虎队”等经典组合将在春晚合体;再比如,某些欧美娱乐大腕已收到春晚节目组邀请……
  模式如此单调,以至于有媒体总结出了春晚新闻“先爆料再辟谣”的炮制套路:先是灵通人士放出小道消息,然后媒体爆料“某某有望登春晚”,春晚节目组再对部分传闻进行回应,随后当事人加以否认或顺势配合炒作。然而,难掩的事实是,随着人们文化生活的选择渐趋丰富,靠“垄断”维系地位的央视春晚,已走入一条逼仄的胡同,成为观众眼中的鸡肋。有30多年历史的央视春晚,就像一位已经过气的女明星,就连刻意维持曝光率的手段,都显得异常苍白和单调。
  对央视春晚而言,比赵本山的缺席更可怕的是,他们在过去20多年间,一直没有找到第二个赵本山。除了赵本山,央视舞台还过于依赖宋ZUYING、黄宏等老面孔,这是这档视听盛宴的诸多硬伤之一。央视春晚要想从观众的骂声中突围,就应该真正拿出开放办春晚的姿态,将春晚办出“新意”。
  央视春晚应该尽早告别对“赵本山”们的倚赖,同样也应放弃“赵本山退出春晚”式的宣传套路,这是央视春晚想要继续保持活力的必然选择。很多人注意到,2013年的春晚,不仅通过《直通春晚》从地方卫视选秀节目中“掐尖”,还首次尝试以宣传片的方式推介春晚,其实这都是不错的尝试。这样的创新,多多益善。
  其实,偌大一个中国,并不缺有才华的演艺人员,也不缺高质量的节目,而央视拥有得天独厚的诸多优势,地方卫视晚会有大量成功经验可供借鉴。办出一台让观众喜爱的春晚,应该不是难事。问题的关键在于,央视要勇于改变、善于改变、敏于改变,不要一再自缚手脚,被自己的地位和历史所绑架。
  汤嘉琛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1月22日   09 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22 00:51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