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史试题(1999--2004)
<br>
<br>时间:2005年05月01日\r<br>
<br>
<br>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史试题\r<br>
<br>1999年.
<br>国际关系史(1917-1995)》试题\r<br>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br>1.拉巴洛条约
<br>2.史汀生主义
<br>3.的里雅斯特
<br>4.纳尔逊?曼德拉
<br>5.卡特主义
<br>6.以巴《奥斯陆协议》\r<br>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br>1.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及其意义。\r<br>2.美苏《中导协议》形成的背景及其基本内容。\r<br>三、论述题(30分)联邦德国东方政策的转变———从“哈尔斯坦主义”到《东方条约》的签订。\r<br>
<br>2000年.
<br>一、名词解释\r<br>1.联合国2758号决议\r<br>2.反弹道导弹条约
<br>3.参与和扩展战略
<br>4.柏林墙
<br>5.热那亚会议
<br>6.拉宾\r<br>7.东京审判\r<br>二、简答题
<br>1. 开罗会议的内容及意义\r<br>2. 评北约的历史作用
<br>3. 苏联解体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br>
<br>2001年.
<br>一、名词解释\r<br>1. 五国海军条约
<br>2. 联合国家宣言
<br>3. 蒙巴顿方案\r<br>4. 马岛战争
<br>5. 戈兰高地
<br>二、简答题
<br>1.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定的背景及苏联政策的得失\r<br>2. 简述“戴高乐主义”\r<br>3. 冷战后有关联合国安理会改革的不同主张
<br>三、论述\r<br>70年代美苏从缓和走向第二次冷战的基本过程及原因
<br>
<br>
<br>2002年.
<br>一、名词解释\r<br>1. 白里安-凯洛格公约\r<br>2. 波茨坦公告\r<br>3. 奥德-尼斯河边界\r<br>4. 田中角荣
<br>5. 东盟地区论坛
<br>6. 马约
<br>二、简答题
<br>1.1935年《法苏互助条约》和《法捷互助条约》的基本内容及相互联系\r<br>2.埃及-以色列“戴维营会谈”的成果及影响\r<br>三、论述30分\r<br>20世纪50年代在亚太地区建立的军事同盟体系及性质
<br>
<br>2003年.
<br>一、名词解释\r<br>1. 田中奏折
<br>2. 敦巴顿橡树园会议
<br>3. 克什米尔
<br>4. 舒曼计划
<br>5. 安理会242号决议\r<br>二、简答题
<br>1.1941年《苏日中立条约》签定背景,内容及其评价
<br>2.尼克松主义出台的背景及其基本内容\r<br>三、论述\r<br>1. 新中国建初期的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br>2. 德国统一的进程和外部进程
<br>3. 联合国索马里维和行动受挫的基本原因\r<br>
<br>2004年.
<br>一.名词解释8x5=40)\r<br>1.“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r<br>2.奠边府战役\r<br>3.301条款
<br>4.《关于限制反导条约》\r<br>5.阿富汗“北方联盟”\r<br>二.简答:(20x3=60)\r<br>1.东南亚条约组织成立的背景及覆灭的原因
<br>2.1975年欧安会召开的背景及主要成果
<br>3.1991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第687号决议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评价\r<br>三.论述:(25x2=50)\r<br>1.论述二战以后法德和解的动因、主要表现和意义
<br>2.评联合国安理会改革\r<br>
<b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