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要专业书籍----超酷版
(一)
1、梁守德、洪银娴:《国际政治学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2、宋新宁、陈岳:《国际政治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
3、楚树龙:《国际关系基本理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4、张季良:《国际关系学概论》,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
5、金应忠、倪世雄:《国际关系理论比较研究》(修订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6、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7、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8、阎学通、孙学峰:《国际关系研究的实用方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9、资中筠:《国际政治理论探索在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二)
1、上海国际关系学会:《国际关系理论初探》,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年。
2、袁明:《跨世纪的挑战:中国国际关系学科的发展》,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年。
3、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4、王逸舟:《当代国际政治析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5、阎学通:《中国国家利益分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
6、黄硕风:《综合国力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7、陈忠经:《国际战略问题》,北京:时事出版社,1987年。
8、陈汉文:《在国际舞台上》,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
9、鲁毅等:《外交学概论》,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
10、李琮:《第三世界论》,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6年。
11、王杰:《国际机制论》,新华出版社2002年。
12、王联:《世界民族主义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3、乔良、王湘穗:《超限战--对全球化时代战争与战法的想定》,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9年。
(三)
1、汉斯•J. 摩根索:《国家间政治》(徐昕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
2、肯尼斯•N. 沃尔滋:《人、国家与战争》(倪世雄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
3、肯尼斯•N. 沃尔滋:《国际政治理论》(王红缨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
4、小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历史与理论》(张小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5、J. 多尔蒂等:《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阎学通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
6、R. 基欧汉等:《权力与相互依赖(第3版)》(门洪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7、R. 基欧汉等:《霸权之后》(苏长河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8、R. 基欧汉:《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郭树勇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9、R. 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武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
10、R. 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杨宇光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年。
11、R. 吉尔平:《全球政治经济学》(杨宇光、杨炯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2、S. 斯特兰奇:《国际政治经济学导论》(杨宇光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
13、大卫A.鲍德温:《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肖欢容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
14、亚力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15、约翰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王义桅、唐小松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6、J.D.代元:《国际关系理论批判》(秦治来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17、Y.拉彼德、F.克拉托赫维尔:《文化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金烨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18、M.哈德、A.纳格利:《帝国》(韦本、李尚远译),台北:商周出版,2002年。
19、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5年。
(四)
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论波兰》、《论波兰问题》
2、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论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后果》
3、恩格斯:《俄国沙皇政府的对外政策》、《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4、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论民族自决权》、《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社会主义与战争》、《论欧洲联邦口号》、《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
5、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
6、毛**:《中国革命和中国***》、《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7、邓小平:《稳定世界局势的新办法》、《和平共处原则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平与发展是当代的两大主题》、《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新秩序》
8、人民日报编辑部:《毛主席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1977年11月1日)
(五)
1. Robert C. Art & Robert Jervis, eds, International Politics: Enduring Concepts and Contemporary Issues, 5th edition. (New York: Longman, 2000).
2. Phil Williams et al. eds, Classical Reading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Belmont, Californi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1994).
3. Charles W. Kegley, Jr. & Eugene R. Wittkopf, The Global Agenda: Isues and Perspectives, 6th edition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2003).
4. Bruce Bueno de Mesquita, Principles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Washington, D. C.: CQ Press, 2000).
5. John T. Rourke, International Politics on the World Stage, (Dushkin/McGraw-hill, 1999).
有关的学术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
《欧洲》
《国际政治研究》
《太平洋学报》
《国际经济评论》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
《国际问题研究》
《现代国际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季刊》
《国外社会科学》
《国外政治学》
《国际论坛》
《中国社会科学》
《世界经济》
《世界民族》
《战略与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