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331|回复: 10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国内高校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外交学专业05年试题!!!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5-31 10:21: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各大高校的考试范围不同,命题思路也有很大的差别,各位xdjm仅做参考吧!
<br>
<br>
<br>
<br>
<br>北京大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
<br>
<br>北京大学2005年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专业硕士生入学试题:
<br>
<br>考试科目:国际政治概论\r<br>
<br>一、名词解释:(共8题,每题5分,共40分)
<br>1.集体安全     2.发展主义     3.霸权稳定论     4.《京都议定书》  
<br>5.不结盟运动   6.东亚金融危机  7.欧盟东扩    8.非洲联盟
<br>
<br>二、简答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
<br>1.简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国际政治的主要理论观点.
<br>2.中小国家能否影响国际秩序的建立?为什么?
<br>3.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前景必然是政治联盟吗?为什么?
<br>4.简述少数民族人权与国际保护之间的关系.
<br>
<br>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35分,共70分)
<br>1.试论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必须坚持主权平等原则\r<br>2.结合大国关系的发展变化,分析冷战后国际格局转换的主要特征\r<br>
<br>2005年战后国关史与新中国外交考研题目
<br>
<br>一、名词解释:8*5=40分\r<br>
<br>西欧联盟  灵活反应战略  人道主义干涉  中国对外援助八原则\r<br>中法建交  中俄建设性伙伴关系  ARF     另起炉灶
<br>
<br>二、简答4*10=40分\r<br>
<br>1、中国解决边界问题的基本主张;\r<br>2、两个中间地带思想;\r<br>3、尼克松主义的背景、内容、影响;
<br>4、中东和平进程难以实现的原因;\r<br>
<br>三、论述2*35=70分\r<br>
<br>1、冷战不可避免吗?为什么?
<br>2、毛**、邓小平关于战争、和平与发展思想的比较(可能稍有出入)\r<br>
<br>2005年近现代外交史\r<br>
<br>名词解释  10个  每个  6分\r<br>1. 简析李鸿章的以夷制夷政策
<br>2. 五口通商
<br>3. 中法战争
<br>4. 李顿调查团\r<br>5.  善后大借款
<br>6.  ……忘了\r<br>7.  中国对外援助的八项原则\r<br>8.  中国解决边境问题的基本主张\r<br>9.  中国在中法建交上的灵活性\r<br>10. 冷战后中俄建设性伙伴关系\r<br>
<br>论述题  3个  每个30分\r<br>1. 分析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西方列强对华政策特点。\r<br>
<br>
<br>2. 分析二十世纪三十到四十年代中美关系的特点。\r<br>
<br>
<br>3. 比较毛**、邓小平的战争、和平、发展思想。\r<br>
<br>: 2005年国际关系史考研题\r<br>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2005年01月24日14:56:52 星期一) , 站内信件
<br>
<br>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40分)
<br>1、乌得勒支和约\r<br>2、蒙巴顿方案
<br>3、灵活反应战略\r<br>4、人道主义干涉\r<br>
<br>二、简答(每题20分,共40分)
<br>1、30年代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r<br>2、新大西洋主义的背景、核心内容和目的。\r<br>
<br>三、论述(每题35分,共70分)
<br>1、二战后欧洲为什么以及怎样从民族国家并立、对立到联合、融合发展的?\r<br>2、冷战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吗?为什么?
<br>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5-5-31 10:26:19 | 只看该作者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r><td valign="top" width="32"></td><td><table height="12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r valign="top"><td><font color="#000000">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 <p>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硕士生入学试题 </p><p>考试科目:《国际政治学概论》 </p><p>一、名词解释 </p><p>1.摩根索 2.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3.进攻性现实主义 4.&ldquo;低级政治&rdquo; </p><p>5.卡尔范嘁疗娴
3#
 楼主| 发表于 2005-5-31 10:31:02 | 只看该作者
<p>国际关系学院2005年考研专业课题目: </p><p>一、名词解释(6*10) </p><p>1、中日甲午战争 </p><p>2、.《慕尼黑协定》</p><p>3,联合国家宣言</p><p>4、新东方政策 5、卡特主义 6、马斯特利赫特条约 6、《欧洲联盟条约》 </p><p>二、简答题(2*15)</p><p>1、简述凡&mdash;华体系必然崩溃的原因?</p><p>2、简述80年代中苏关系正常化的过程及意义?</p><p>三、论述题(2*30)</p><p>1、论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国际关系发展产生的影响? </p><p>2、从政治、经济、宗教、战略角度阐述巴以矛盾产生的深层次原因?</p><p>下午的国际关系综合,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出的题目: </p><p>就3题: 前两道论述: </p><p>科目:国际关系专业综合 </p><p>一、论述题:(共2题,每题30分,共60分) </p><p>1.试析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p><p>2.试析朝鲜核问题的发展前景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p><p>二、短论:(共90分)(字数要求不得少于2500字) </p><p>试析小布什上台以来中美关系的变化原因及其走向。</p>
4#
 楼主| 发表于 2005-5-31 10:32:31 | 只看该作者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r><td valign="top" width="32"></td><td><table height="12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r valign="top"><td><font color="#000000">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关系 <p>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国际关系专业硕士生入学试题 </p><p>考试科目:政治学原理 </p><p>一、名词解释 </p><p>1.民族区域自治   2.利益集团  3.政治社会化   4.共和国  5.非政府组织   6.利维坦 </p><p>7.善治   8.国际法 </p><p>二、简答 </p><p>1.简述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p><p>2.简述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 </p><p>3.简述国家的基本职能 </p><p>4.简述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的主要区别 </p><p>三、论述 </p><p>1.试论政治文明的含义、特征与战略目标 </p><p>2.史论依法治国的必要性与实现方式 </p><p>3.联系实际论述随着我国社会转型,进行政府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p><p>考试科目: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 </p><p>一、名次解释 </p><p>1.均势外交 2.和平共处  3.不结盟运动  4.遏制政策  5.京都议定书  6.基辛格  7.国际原子能机构  8.新大西洋主义 </p><p></p></font></td></tr></table></td></tr></table>
5#
 楼主| 发表于 2005-5-31 10:32:39 | 只看该作者
上海师范大学:国际关系\r<br>2005国际关系史\r<br>
<br>1,一战前的国际关系\r<br>
<br>2, 二战后的国际格局
<br>
<br>3, 第三世界在争取国际经济新局势的努力
<br>
<br>
<br>
6#
 楼主| 发表于 2005-5-31 10:32:48 | 只看该作者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国际政治、国际关系\r<br>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5年国政试题(国关史)
<br>
<br>一,名词解释\r<br>
<br>1,约翰*杰伊条约
<br>
<br>2,中立法案\r<br>
<br>3,和平法令\r<br>
<br>4,恐怖主义\r<br>
<br>5,洛加诺公约
<br>
<br>6,\r<br>
<br>二,简答题
<br>
<br>1,简述三次帝国主义战争\r<br>
<br>2,欧盟的发展进程
<br>
<br>3,两次朝核危机\r<br>
<br>4,简述冷战后南亚地区安全形势
<br>
<br>5,\r<br>
<br>论述题\r<br>
<br>1,简述二战前,苏联为了防止德国进攻所做的努力
<br>
<br>2,评价罗斯福
<br>
<br>3,简论小布什上台后,未来中美关系发展的趋势\r<br>
<br>4,谈谈你对中国和平崛起的看法
<br>
<br>
<br>
<br>
<br>
7#
 楼主| 发表于 2005-5-31 10:33:07 | 只看该作者
武汉大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r<br>2005年武汉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硕士生入学试题
<br>
<br>考试科目:国际关系史
<br>
<br>一、名词解释:(共10题,记不全了)
<br>
<br>1.三十年战争   2.珍珠港事变   3.苏伊士运河战争   4.克什米尔问题   5-10
<br>
<br>二、简答题:(共4题)
<br>
<br>1.简述不结盟运动的意义。\r<br>
<br>2-4   
<br>
<br>三、分析题:(共3题)
<br>
<br>1.试析普法战争的原因和影响。\r<br>
<br>2.试析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对西方资本主义大国关系的影响。\r<br>
<br>3.试析日本70到80年代外交的特点。\r<br>
<br>
<br>
<br>
8#
 楼主| 发表于 2005-5-31 10:33:19 | 只看该作者
暨南大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r<br>2005年暨南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硕士生入学试题
<br>
<br>
<br>考试科目:国际政治学
<br>
<br>一、名词解释:(共6题)
<br>
<br>1.国际法的作用      2.自然环境的作用    3.意识形态     4.国际冲突的新特点         
<br>
<br>5.经济外交的内容和作用     6.?\r<br>
<br>二、论述题(共2题)
<br>
<br>1.试评两种不同的和平观。\r<br>
<br>2.试用国际政治关系解释当前的美欧关系。\r<br>
<br>考试科目:国际关系史
<br>
<br>一、简答题(共6题)
<br>
<br>1.英国的\"光辉孤立"政策。\r<br>
<br>2.马歇尔计划的产生、发展及影响。\r<br>
<br>3.二战期间几次重要首脑会议内容与影响。\r<br>
<br>4.<非战公约>产生北背景、内容及影响。\r<br>
<br>5.?
<br>
<br>6.分析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的解冻和逐步正常化原因。\r<br>
<br>二、论述题(共2题)
<br>
<br>1.比较一战后和二战后大国对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r<br>
<br>2.以戴高乐FaGuo的对美政策为例,论述冷战时期西方阵营的合作与分化。\r<br>
<br>
<br>
<br>
<br>
9#
 楼主| 发表于 2005-5-31 10:33:53 | 只看该作者
厦门大学:国际关系\r<br>一,简述\r<br>
<br>1.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r<br>
<br>2.
<br>
<br>3.奠边府战役和日内瓦协定\r<br>
<br>4.曼谷会议和东南亚国家联盟
<br>
<br>5.洛美协定
<br>
<br>6.双重国籍
<br>
<br>二,论述
<br>
<br>1.威尔逊主义和国际联盟
<br>
<br>2试分析中美关系中日本因素的作用\r<br>
<br>
<br>
<br>
<br>
<br>
<br>
<br>版权所有,不得擅自转载
<br>
<br>
10#
 楼主| 发表于 2005-5-31 10:34:20 | 只看该作者
兰州大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r<br>         兰州大学200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br>招生专业:国际政治\r<br>考试科目:国际政治概论\r<br>————————————————————————————————\r<br>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50分)
<br>   1. 冷战  2.多极化  3.塞缪尔·亨廷顿 4.万隆会议 5.不结盟运动\r<br>   6.第三世界 7.地缘政治学 8.非国家行为主体 9.欧佩克(OPEC)\r<br>   10.非战公约
<br>二、简答题(每题25分,共100分)
<br>   1.试论科学技术对国际关系的影响。\r<br>   2.试论苏联解体后国际政治秩序的主要变化。\r<br>   3.谈一谈冷战结束后我国对外政策的变化。\r<br>   4.请针对目前国际反恐怖斗争提出十个问题。\r<br>
<br>
<br>
<br>
<br>
<b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4 05:58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