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考研政治知识点归纳: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6 12:17: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此知识点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新东方在线

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新民主主义的社会性质——过渡性的社会

经济上:存在五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主要的经济成分: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国营经济。

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文化上: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文化。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基本内容: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三改)

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历史经验

◆目的:为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辟道路。

◆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国家采取积极引导,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际帮助的原则,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经过了初级社,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和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

党和政府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方法步骤上,从供销合作入手,逐步发展到走生产合作的道路。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具体包括:第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第二,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第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第三:用和平的方法进行改造

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初步确立: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呢;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本文来源:新东方在线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2 00:23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