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分享] 北大复试三人行(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17 12:40: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Ready?Go!

就这样,我、大圣、小平,三个天南海北、志趣各异,但目标相同的孩子踏上了逐梦的旅程。

北大,我们来了!



(一)初来咋到

初来北大,是去年夏天,燥热的天气,燥热的人群,熏陶出我燥热的心,我,不太喜欢这儿。

再来北大,是今年初春,北京春寒料峭,还下了一场小雪,银装素裹的北大,静谧、安详、纯洁、高雅,我,开始动心了。



来接我们的是北大研一生科的学长,学长并没有传说中北大人的傲气,这让我忐忑的心平静了许多。住的是燕东园,北大的一个招待所,园子不大,但花草甚多,布局各异,也可谓匠心独运了吧。

安顿好行李后,我们开始逛校园,寻找自己的学院。

“理科五号楼!我们社会学系在这儿!”小平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学院。

“廖凯原楼!我们政管在这儿!”我也难掩兴奋,连蹦带跳地说。

“逸夫二楼!我们在城环这儿”,大圣似乎觉得不太妥当,又谦逊地补充了一句,“北大这个专业不如清华,不是特别的好”。

“请问,北大有差的专业吗?”我反问了一句。

众人先是一愣,接着大笑起来。从这以后,大圣再也不拿专业的事儿说事儿了。





(二)清华游

16的面试,18的全校听力,小平17一天无事;而我,18的听力,19才面试,在此之前更是玩的肆无忌惮;唯有可怜的大圣17有笔试。在将大圣“护送”至学院,完整无缺地交给广州小女孩后,我和小平租了一辆破自行车,咯吱咯吱、屁颠屁颠地逛清华去了。
    清华不愧为清华,“水木清华”这几个字不是白送的。虽然身为PKUer,但我和小平还是一致“叛国”地认为,清华的规划布局优于北大,以至于我不无妒忌地说“早知道,我就来清华了”。  “那你干嘛不来?”小平嘲讽我。  “清华不要我”,我两眼含泪、故作可怜样。  “得了吧,姐姐,你看不上人家还差不多”,小平开始“捧杀”我。  “清华还真不要我!全国那么多高校,你有见谁政治学还考高数的?”我用事实强有力地回击他的捧杀。 “凭什么啊?”小平似乎有些愤愤不平了。  “谁叫人家是清华呢!”  哈哈哈哈哈,我们以笑结束了这回合的捧杀。



“那你找个清华的老公啊,这样你以后可以正大光明、名正言顺、大摇大摆地来清华了”,小平又出馊主意了。

“好啊,好啊。孩他妈北大,孩他爸清华,这孩子,怎么地也是个X大吧”,我顺道接了下去。

“拜托,姐姐!你有没有学过进化论啊?清华加北大,怎么地也是哈佛吧。”小平为他成功地捧杀我而哈哈大笑。





(三)老不正紧

我们的谈话总是那么的漫无边际、老不正紧,还重口味儿。

小代18号晚投奔小平,两个大老爷们,同床共枕。人大一学姐得知此事后,调侃道“怎么样,昨晚有没有激QING四射、横扫一片?你们让我们大圣情何以堪。” “没事儿,大圣在对床正好可以一饱眼福了啊,那可是绝无仅有的现场版的啊!”我开始“报复”小平。 还没等两个当事人开口,兰大一学长又接上来了,“话说大学生都看过很多片的啊,大圣得以现场观摩也算此生无憾了吧。” “丽姐也看片啊”,小平将枪口对准了我。 “当然了,女生看韩剧、看动画片啊!你想哪儿去了,龌龊!”我露出鄙夷的胜利的阴笑。 小平自知理亏不再开口,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四)“学术”恐龙

当然了,我们也并非总是如此的玩世不恭,我们也有“学术”的时候。

学姐想吃水果,当然得学长跑路了,不一会儿,带回了一个菠萝。

“师兄,没用盐水泡过吧。”

“呵呵,我就挑了一个新鲜的,给忘了”,学长招了招手,“服务员,给用食盐水泡泡。”

“食盐水?!”服务员大为诧异。而我们一桌人也开始喷饭了,一个个笑的前胸贴后背。

“对啊,食盐水”学长郑重其事。

“就是用盐水泡泡就行了,不用搭理他”,学姐对服务员笑笑。服务员恍然大悟,接过菠萝“溜”之大吉。
“盐水就盐水嘛,干嘛说得那么正式”,学姐有点受不了了。
“师妹你有所不知。盐也有很多种,有氯盐、硫酸盐、硝酸盐、碳酸盐、氯酸盐、钠盐、钾盐等,这其中有些是不可食用,有毒的。还是让我给大家说个真实的事儿吧。多年前,我们实验室有人误把亚硝酸盐当成了食盐,还带回了家,结果出事了吧。还是小心点好”,学长还是那么郑重其事。“可是,这哪儿有什么亚硝酸盐啊”小代惊讶道。“这儿左边是北大,右边是清华。实验室里要什么有什么,怎么没有!”学长底气十足。小代终无话可说。“甭管他了,他实验室里待久了,一出门就是专业术语,活脱脱一恐龙”,学姐打趣道。“我给大家出个脑筋急转弯吧”,兰大的学长绕开了话题,“用十个手指数数,可以数多少?”“11,1到10外加0“,我脱口而出。
“no”
“你笨啊,都说了脑筋急转弯”,小平开始“鄙视”我。
“11”“no”,“12”“no”,“13”“no”……我不着边际瞎扯了。
“2的10次方,1024”,大圣信心十足。
“yes”学长点头微笑时还不忘洗刷我,“一看就知道你是文科生,没学过二进制的”。
“妈啊,这是什么脑筋急转弯啊,跟一群理科生探讨这个,我还是闭嘴吧”,我默念道,埋头大吃。




“你们面试自由主义了”,小代将话题转向了文科。
“嗯”,我意已决,不再多言。
“提到卢梭了”,小代意犹未尽。
“是的”,我还是惜字如金。
“………………”小代开始尽情发挥,大抒学术见解。
“卢梭不是标准的自由主义吧”,我不再沉默。
“怎么,国政政治学的自由主义还和政治学的不一样?”小代对我的反驳很不满。
“卢梭……”我刚想解释,学姐便塞了个鸡翅到我碗里,示意不要多说。我收回了嘴,于是饭局回归正常。


这就是我们这一群人,不正紧的时候,漫天火药、重口味儿、躺着都能中枪,一正经起来,饭桌上都能“学术”个没完没了。上帝啊,这就是所谓的恐龙一族!




(五)正经事儿
玩够了,也该到正经事儿了。


小平16最先复试,大圣“被”导师约见,无暇陪伴,于是这个光荣的“护驾”就落到了我头上。我这个小跟班儿,屁颠屁颠地跟在后面,溜进了复试等候室。一进门,傻眼了,清一色的气质型姐姐,整个社工专业就小平一个男生。男生外加NO.1,小平即便是躺着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也保准能进了。我根本用不着瞎操心,便趴在桌上打起了盹。小平却“折腾”个没完,拿出一摞又一摞他值得炫耀的东西,引来众人目光,我真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但面对诸路英雄,不能怯场,我故作镇定地开始翻看小平的资料。
就在翻开的一瞬间,我被震住了,我突然明白为什么眼前的这个男生会是北大第一了。
小平将所有的资料都列了一个清单,资料内容、份数让人一目了然,除了能证明自己研究能力的材料外,小平还将自己考研期间的心得体会摘抄在了后面。清新的文字、细腻的笔风、含蓄的真情,让我这个狂妄得不可一世的小女子也不得不甘拜下风。我粗略地估计了一下,小平带来的资料不亚于一篇博士论文的长度。
小平似乎看出了我的震撼,得意地炫耀道,我就是用来镇住那些老爷爷、老奶奶的。我观察了一下,没有人像我这样准备复试资料的。你看第一排那个胖胖的小女生,北大的,也不过专业第四而已,北大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他滔滔不绝地说个没完,而我却还沉浸在他的严谨和认真中。
这就是北大的第一名!“北大人的骄傲,那也是有骄傲的资本的。”什么叫实力,什么叫资本,小平让我深深地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


大圣17面试,可个人陈述和简历却份数不够,恰好我要打印东西,就把这活儿给揽下了。当我们仨磨叽地爬回招待所时,已经9点了,为了让大圣好好休息,我决定带上U盘单独行动。但上帝似乎并不眷顾我,我们院打印室关门了,我不得不从东门进去。可除了u盘和钱,我身上没带任何可以证明身份的东西,保安将我拦到了大门外。
    在瑟瑟寒风中,我只好打电话让小平前来“救驾”,我们俩终于进了校园,由于太晚了,却没找到一家合适的打印店,只得作罢,回去休息。
第二天大圣面试,我们起了个大早,照例去松林吃包子,出来还不到8点,很多院的打印室都没开门。大圣8点半面试报到,等不到开门,就由我和小平行动了。当我俩在楼下守着彩打,并赶在大圣复试前送到等候室时,和他一起复试的同学都惊呆了,“怎么复试还有两个小跟班?又是护驾到场,又是鞍前马后给送资料的。”我指着小平得意地说“我这个小跟班不算什么,人家可找了个北大第一给他做跟班儿呢”。复试的人顿时向大圣投来羡慕的眼光,大圣底气更足了,而我和小平目的达到,悄然离场。
结果自不必说,本来便被导师“相中”的大圣,又在气场上镇住了诸路复试英雄,自然榜上有名。


小平被同学约去了Tiananmen,大圣有广州小女孩陪伴,我独自一人闲来无事便想打水洗衣服。真是祸不单行,我不小心摔坏了热水壶,烫伤了脚,也扭伤了手。大圣听到走廊里一声凄厉的惨叫,也顾不得广州小女孩了,直接从房里冲了出来。我在他的搀扶下回了房间,本打算关门休息,可不一会儿,大圣便用自己的盆端来了水,用手指指我的脚说,“我看你脚都烫红了,你用凉水泡泡吧”。广州小女孩见没她什么事儿,寒暄了几句回房了。我冲大圣感激地笑了笑,说了声“谢谢”。 大圣摆摆手,“没什么,难道你忘了,我们仨说好了互为左右护法的吗。”


是啊,互为“左右护法”,谢谢大圣,也谢谢小平。谢谢大圣的一盆水、一片冰心,谢谢你复试时一上午的陪伴、不离不弃;谢谢小平冒着严寒大晚上的“救驾”,谢谢你大清早的松林包子……我要谢的太多太多……
我们仨怀着一个共同“北大梦”,相聚在同一个学长、学姐的麾下,相聚在了燕东园。我们重口味儿地相互调侃、漫无边际;我们一起闹过、吵过、笑过、哭过(当然是我);我们挤在一个小房间里、一台电脑前,准备资料、练习听力;我们在校园里的身影,我们在雪景上的脚印,我们在未名湖边的呐喊……
北大,记录了我们的成长。
北大,见证了我们的情谊。


(六)北大人、燕园情
梦想越是美丽,便越显得遥不可及。
可是今天,这个“北大梦”却离我们那么的近。将天南海北的我们联系起来的是一个共同的身份“北大人(PKUer)”,是一份共同的情谊“燕园情”。9月的燕园,你我再聚,我们的故事仍将在这里上演……

北大,一个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学校。
只要你能来,你会发现,你的人生从此改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10 21:52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