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554|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清华国关真题与资料分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3-16 12:17: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名词解释:
三次英荷战争:17世纪下半期,为了争夺殖民地市场与海上霸权,英国与荷兰之间进行了三次战争。第一次发生在1652--1654年,当时因为1651年英国颁布了一个旨在针对荷兰的航海条例,遭到荷兰的强烈反对,双方于1652年7月8日开战,双方海军在北海、地中海和印度洋进行了多次激战,最后,荷兰海军终因军事装备落后和指挥不力而战 败。1654年,双方缔结了《威斯敏斯特和约》,荷兰被迫承认了英国的《航海条例》。第二次英荷战争发生在1665--1667年,由英荷争夺北美新阿姆斯特丹而引起的而引起的。1665年1月24日,荷兰对英国宣战。在敦刻尔克海域与泰晤士河口,荷兰海军击败英国海军舰队。1667年,双方缔结《布雷达条约》,规定:英国将南美洲的苏里南归还给荷兰,并在海上贸易权利方面做出某些让步,荷兰退出北美洲,英国得到他已经占领的新阿姆斯特丹,后来,英国以英王查理二世之弟约克公爵的名字命名为新约克,即纽约(NewYork)。第三次英荷战争是在1672--1674年发生的。1672年4月,法国对荷兰宣战,英王根据查理二世与法王路易十四签订的《多维尔密约》,站在法国一边对荷兰作战。早在宣战之前英国舰队就开始袭击荷兰的商船队,给荷兰的商船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但是,在1673年8月的海战中,英法联合舰队被荷兰海军击败。这次海上失败在英国引起了很大的震动,英国议会猛烈攻击政府的亲法政策,反对英国与法国结盟,主张同荷兰议和。1674年,英王查理二是被迫与荷兰单独媾和,迎合签订第二个《威斯敏斯特和约》,重申《布雷达条约》继续有效。尽管如此,荷兰的海上力量遭到大大削弱,它开始逐渐走下坡路,难与英国在海上争雄,英国从此取得了更大的殖民的市场和海上霸权。

联合国:当今世界最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二战中大国合作,提出了战后建立国际组织以维持合作的设想。1945年6月26日51国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宪章》,10月24日开始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截至2004年底,联合国已有191个成员国,第三世界国家占78%以上。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持国际和平安全,制止侵略行为,发展国际间的友好关系,促成国际合作等。联合国遵循下列原则:各国主权平等,各国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各国不得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来侵犯他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联合国不得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的事件,等等。主要机构有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经社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和秘书处等。在联合国建立以后的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其性质遭到霸权主义的扭曲,宗旨与原则没有得到执行。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大批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加入联合国,在联合国中逐渐形成了一支新兴的政治力量,从而大大改变了联合国的面貌。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有:积极推进非殖民化运动,支持被压迫民族自决和独立;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防止和制止战争的爆发与扩大;促进世界经济繁荣,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在解决人类面临的众多问题起着重要作用。是大国间调整相互关系共同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的最重要场所。随着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联合国的作用一定得到加强。

问答题:
简述台湾问题的由来。
台湾问题的出现,是国民党反对派发动**反人民内战的结果。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撕毁《双十协定》和政协决议,于1946年发动了**反人民的内战。中国***领导全国人民经过三年多的解放战争,最终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蒋介石退居台湾,并在美国的继续支持下,维持所谓“代表全中国”的**政治、军事家沟,从而导致台湾海峡两岸长期隔绝,分离的状态。外国反华势力插手台湾问题,推行“以台制华”战略,谋求其所谓的全球战略利益与国家利益,使台湾问题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从所谓的法波暖球战略与国家利益出发,不遗余力的孤立和遏制新中国。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第13航空队也进驻台湾,武装干涉纯属中国内政的海峡两岸关系。1953年美国推行“放蒋出笼”政策和战争边缘政策。1954年又与台湾当局签订所谓的《共同防御条约》。面对战争挑衅,中国人民解放军被迫于1954年,1958年两次奋起还击,炮击金门国民军守军,两次台湾危机由此产生。美国政府插手台湾问题,阻挠中国统一的错误政策,造成台湾海峡地区长期的紧张对峙局势。1979年中美两国建交后,美国一方面发展与中国的关系,却又颁布《与台湾关系法》,继续利用台湾问题来打压与遏制中国。美国政府的错误政策与行动,为台湾问题的解决增添了新的障碍与阻力。李登辉于1999年7月9日抛出两岸关系是“国与国关系”的***言论后,美国虽表示遵守一个中国政策,但仍强调坚持《与台湾关系法》对台湾的承诺。2003年台湾《公民投票法》与2004年3月20日陈水扁再次当选加之美国政府的暧昧态度,使台湾问题再次复杂化。由此可知,美国推行“以台制华”战略和“双轨”政策,维持两岸***现状,阻挠中国统一,这是台湾问题由来,也是其直到现在还未得到解决的根本原因。


国关史笔记样题
一、意德统一的比较:(提要,具体内容用书充实)
1)都是王朝战争,都有一个核心国家与核心人物。撒丁王国,加富尔 普鲁士,俾斯麦
2)时代背景相同,1848年革命后,资本主义革命时代,意德***阻碍资本主义发展。1848年,两国发生革命,要求统一,作了思想动员与准备。
3)都与其他国家联合打击第三国,但两国利用外力的程度不同。1859年,撒丁与法对奥作战。1866年,1870年趁奥,法战败而收复国土。意,很大程度上一靠外力,德,基本上依靠自己的力量,1866年与意共战奥,但意失败,作用甚小。
4)国土都受外族占领。意:法,西,奥 德:丹麦
5)德始终是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但是意有两条统一路线,人民群众在同一过程影响巨大。加利波第
6)德国背景更复杂,任务更艰巨,但能巧妙利用国际关系,以外交手段变不利为有利。具体表现战前孤立敌国
7)结果都建立了统一的封建帝国,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但封建残余都很浓,德国极富扩张性。
8)都对欧洲国际关系产生深远影响,德国尤甚。
二、战后国际关系体现的新特点:
1、从国际体系的角度,二战摧毁了旧的国际体系的中心,结束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历史时代,战后,美国真正崛起,经济,军事实力膨胀。苏联由欧亚强国演变成世界强国,形成两级体系,雅尔塔体系确立,德日失败,英法削弱。
2、从时代特征角度分析,二战结束后,战争与革命的时代基本结束,和平与发展的时代逐步到来,经济、科技发展迅速,世界进入了崭新的纪元。
3、从第三世界地位,作用的角度,二战之后,独立高潮迭起,第三世界崛起,旧殖民体系崩溃,为国关向多元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三世界在国际关系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4、从中国地位的变化的角度,二战后,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对两极格局的形成产生深刻影响。
5、从西方国家关系角度分析,变化曲折,存在矛盾与斗争,同时他们之间的联合也日趋密切,调整关系的机构也不断完善。美的主导作用也未发生实质变化。NATO,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建立。协调完善化,制度化。
6、二战后,国际组织蓬勃发展,成为影响国际关系的一支重要力量。全球性,地区性,政治性,军事性,经济性的国际组织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欧盟等联合组织也日趋完善。
7、二战后,世界经济获得快速发展,科技成为影响国际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间经济交往密切,国际关系中的经济因素日渐突出。
8、战后80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现,巩固与发展,深刻影响了国际格局。
9、苏联的阶梯标志着雅尔塔体系的瓦解,世界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出现了。
10、90年代以来国际关系的新特点:(笔记上有详细叙述,这条我只打出了纲要)
1)国际格局的几种观点:单极-多极论,一超多强论,12357论
2)战争和平角度:
3)经济发展角度
4)国际竞争角度
5)国际合作角度及非传统安全角度

外交的特征:
1带有国家性质
2离不开本国实力并以实力为后盾
3以追求和保护国家利益为目的
4一种与战争相对立的和平的国务活动
5政治与艺术的结合
6外加与军事的结合
7谈判是外交的主要形式
新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
1战前帝国主义六大列强中五个已衰败,美国远离战场,不受破坏
2战后社会主义和世界各国人民力量有了很大发展
3战后初期,美苏两国对抗,50年代,欧洲形成两大军事集团
4二战时殖民体系遭到根本性破坏,为民族解放运动创造条件
5新中国建立,以美为首的帝国主义并不甘心在中国的失败,对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的政策,拒绝承认新中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2-5-23 11:04:50 | 只看该作者
多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2-5-23 13:26:5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2-10-1 23:21:3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10-6 23:45:2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10-11 00:41:32 | 只看该作者
内容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7 14:47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