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新办原主任赵启正:国家形象靠自身建设塑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6 15:02: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看到‘小悦悦事件’,我恨不得直接去救小悦悦”,“叫我老赵,赵老师也行,就是别叫老板”……12月10日晚,本报记者在济南专访国务院新闻办原主任赵启正,再次感受了赵启正的独特风格,睿智依旧,但比以前多了几分深刻、犀利和感性。

  从“浦东赵”、“外宣赵”到现在的“赵老师”,如今赵启正如何看待他的新闻发言人生涯?又对教师职业有何思考?

  “我恨不得直接去救小悦悦”

  齐鲁晚报(微博):最近您有一句话特别有名,就是您在察哈尔公共外交年会上,回答小悦悦被轧事件时说:‘看到小悦悦事件,我恨不得跳进电视里唤醒路人。’从这句话里可以体会到您那种急迫的心情。

  赵启正:他们说的不对,我不是说跳进电视唤醒路人,我是恨不得直接去救小悦悦。“小悦悦事件”,对全体国民都是一个刺激。有个电视节目把小悦悦被轧后八分钟的录像全部播出来,我看到路过的人基本上都看见了,但是他们没有管,假装看不见。当时我的心都被磨碎了,可以说是心如刀绞。不要说人,动物都不该如此。但是,也许是我要求太高了。

  齐鲁晚报:如果是在全国两会的新闻发布会上,恰巧有记者问到这个问题,您会怎么回答?

  赵启正:中国有13亿人口,国民层次必然有高有低。恰巧小悦悦身边的18个人视而不见,这是令人痛心的。那么我就该调查,这些路人受过什么样的教育?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我相信这是一个个别事件,我不相信全国各地都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但我们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严重的问题。

  在“小悦悦事件”中,绝大多数中国人都给予了声讨,说明大家不赞成。这就是中国道德的基本力量,这股力量还是占上风的。

  齐鲁晚报:我想问一下,在新闻发布会上,如果领导对于敏感问题要求有回答“口径”,您会怎么办?

  赵启正:以前我是代表国家发言,不会再有领导告诉我该怎么说、怎么办。我发言只要求讲事实,事先我必须知道事实,否则我没办法回答。

  “口径”的问题,只是原则问题,比如台湾问题,口径就是一个中国。

  齐鲁晚报:也就是说,在回答问题前,您必须对事实非常了解。

  赵启正:新闻发布会的问题是随机的,我坐在前面,难道后面还要连着一个小话筒,接着总理,一个一个请示该如何回答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3 14:11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