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7日开始提供试运行服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表示,与其他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相比,把短信和导航结合是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独特发明。
等到2020年左右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之后,北斗系统所提供的定位精度在全球范围内将与GPS 相抗衡,而在增强区域也就是亚太地区,北斗的精度甚至会超过GPS 。
短信服务是特色
首创多种轨道设计
冉承其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与美国GPS系统、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欧洲伽利略系统相比,我国北斗系统和这三大卫星系统的建设是不完全一样的。“我们首先建设了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和其他三大系统不同的是,我们是有源定位和短报文特色服务。”冉承其说,“短信服务是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的特色,也是我们的优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设计之初就考虑了接续这种特色服务。”
冉承其介绍,一般来讲,世界上其他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只是告诉用户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而北斗系统除此之外还可以将用户的位置信息发送出去,使用户想告知的其他人获知用户的情况。“它解决了何人、何事、何地的问题,把短信和导航结合,是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独特发明。据报道,其他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后续系统的改进、设计过程中,也要借鉴北斗的短报文通信特色服务。”他说,“靠北斗一个终端,就可以走遍天下。”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技术部副主任郭树人举例,“以渔业、运输业的管理为例,利用GPS,每条渔船、每辆车辆都能够知道自己的具体方位;而利用北斗,除了让渔船和车辆实现自我定位之外,还能将信息统一收集和回收到管理中心,在那里的大屏幕上就可以一目了然地知道所有渔船或车辆都分布在什么地方。”
首创多种轨道设计
除此之外,为了提高区域覆盖性能,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还将保留在区域卫星导航系统中采用的地球同步静止轨道和倾斜地球同步轨道相组合的轨道设计。这一设计在实现区域导航覆盖和提升区域导航精度方面,能够用更少的卫星达到更好的导航性能和效果,是最经济、最简单、最实用的设计方法。
郭树人说,无论是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还是欧洲的伽利略,都只有一种轨道设计,即中圆轨道设计,只不过区别在选取三个轨道面还是六个轨道面上。而我国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保留中圆轨道三个轨道面设计长处的基础上,集纳了多种轨道设计的优势于一身,是世界导航系统的首创。
与GPS兼容终端正在研发
冉承其介绍,北斗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ICD)测试版的中英文两种版本27日在北斗政府网站(www.beidou.gov.cn)同步上线。冉承其表示,ICD是开展北斗接收终端芯片研发以及相关应用研究必备的技术文件,在系统尚未完全建成时就发布,是为了尽早推动国内外相关企业参与北斗研发,推动北斗应用,加速产业化进程。
“目前,国内相关企业已经开始着手北斗应用终端的研发以及北斗系统和GPS系统兼容终端的研发,这意味着持有GPS终端的用户也可以使用北斗系统,用户也可以使用兼容北斗系统和GPS系统的终端。”冉承其说,“上个星期我到广东去做调研,看到许多企业已经在从事北斗终端的研发,看到了北斗应用终端在路上进行路测和跑车试验,性能都非常稳定。”
定位精度或超GPS
目前,北斗的定位精度已经可以达到20米左右,在我国境内的部分主要地区甚至可以达到10米。 从初步的测试数据来看,随着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基本系统的建成和后续组网卫星的不断补充完善,系统的稳定性和定位的精准性将不断提高。
据了解,明年年底前,我国还将陆续发射六颗北斗导航卫星,在目前“3+5”的基础上补充两颗静止轨道卫星和四颗中圆轨道卫星,形成“5+5+4”的星座格局,通过星座结构的加强和备份,提高整个系统稳定性。据介绍,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建成以后,在亚太地区的导航精度将与GPS 相当或略有差距。等到2020年左右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之后,北斗系统所提供的定位精度在全球范围内将与GPS 相抗衡,而在增强区域也就是亚太地区,北斗的精度甚至会超过GPS 。
本版综合新华社、《法制晚报》
北斗广泛应用于
经济社会各方面
冉承其称,中国在2000年建成了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以后就着手推动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在国民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应用,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通信、电力、金融、气象、海洋、水文监测等等各个方面。
“特别是在2008年南方的冰冻灾害,四川汶川的抗震救灾,以及青海玉树的抗震救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冉承其指出,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进程中,已经基本具备试运行服务的能力,所以中国相关的部门和各省市已经及早着手推动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运用。
为公车监管
提供新途径
冉承其举例指出,比如交通运输部正在开展的重点运输过程车辆监控管理、服务示范系统工程,它可以重点解决“两客一危”,就是大家非常关心的客运班车、旅游包车、长途危险品运输车在运输过程中的监管和服务问题。
冉承其还表示,中国气象局也正在组织开展基于北斗的大气、海洋和空间监测运行应用,对推动提高国家空间气象监测预警能力、降低灾害危害程度都带来了巨大的作用。
“此外,该系统还为公务用车监管提供了新的途径,也取得了明显的效益。因此,其他的省市和部门,比如林业局、农业部、上海市、湖南省等等都在积极开展北斗系统的示范应用。”冉承其如是说。
保障金融军事
各方面的安全
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科学委员会执行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表示,北斗已有的一些应用,比如说利用北斗系统进行时间传递和时间同步的研究,已经在科学、金融、电力及通信中得到广泛应用。
刘院士说,因为保证时间的一致性是非常重要的需求,比如金融的贸易都要有时间点,错了时间点,可能原来是赚的,后来就亏了,所以金融的时间必须由我们国家自己掌握的时间系统来保障。
此外,如果在某场谁都不愿看到的战争冲突中,美国终止GPS对中国区域的服务,中国的精确制导武器怎样克服“盲区”?以上这些,都需要我国有自己的导航系统来保障。
汶川大地震中
北斗小试身手
中国的老百姓真正开始认识北斗应该是从2008年的汶川地震开始的。随着天崩地裂的震动,基础设施和通讯设施全部被破坏,地震灾区瞬间成为了信息孤岛。
在常规通讯手段失灵的情况下,中国卫星导航应用管理中心为救援部队紧急配备了一千多台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终端机。救援队利用北斗终端机的短报文功能实现了各点位之间以及点位与指挥部之间的信息联络。
全球四大导航系统
目前全世界一共有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欧洲正在建设的伽利略系统和中国的北斗系统。
GPS系统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系统的成熟性、服务的精度,都处于最领先的水平。俄罗斯正在加紧恢复建设格洛纳斯系统,已经基本建成,即将提供相应的服务。伽利略系统正在建设,目前还没有提供正式服务。
分享到: 1 相关阅读:
2011.12.28
2011.12.28
2011.12.28
2011.12.27
2011.12.27
推荐微博:换一换 重庆晨报 新安晚报 潇湘晨报96360 BTV新闻 抚顺政府新闻办 全球连线 腾讯新闻 微讯 今日话题 新闻哥 文娱八卦编辑老魏 张梦云 北方新报 美国侨报网 腾讯图片 赤水莲花 何鹏楠 兰州板砖 晨报陈明 saleny全部收听全部收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