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上午,记者赶到朝鲜驻中国大使馆门口时,不少国外媒体已到使馆门外架设摄像机。随后,朝鲜驻中国大使馆降半旗志哀。许多旅居北京的朝鲜人自发到使馆献花,附近花店因此销售量大幅增加。而朝鲜人开的饭馆基本都已停业。
朝鲜人纷纷献花
昨天上午,朝阳区日坛北路,朝鲜驻中国大使馆的正门紧锁,站岗的警卫神情庄重。上午开始,日坛北路实施了交通管制,多辆警车在此巡逻。将近中午时,使馆降了半旗。
从上午到下午,有朝鲜人三三两两地捧着花进入,粗略估计,献花的人数已上百。
前来献花的朝鲜人大多穿着黑色或其他深色的服装,手捧一束扎着白菊、百合的花进入后门。
昨天下午,几个中国人一直静静地站在使馆门外。他们都曾在朝鲜旅游、工作过。张先生家住昌平,特意驱车前来,并拿出在朝鲜旅游时买的金正日像章挂在胸前。
附近花店生意增多
在朝鲜大使馆北侧的街上,许多商店挂着朝文招牌,有的是朝鲜人所开,有的是中国人所设。属于朝鲜人开的商店,店主并不愿与记者交谈,有些商店则已经关门。这些商店中,生意最多的是一家中国人开的花店。陆续有朝鲜人走进店里,操着较流利的汉语向老板订花。“朝鲜人订的,标准的都是一百元。”老板回答说。
一束标准的花,通常由八九支白菊、两三支白百合、两根香草和三支竹叶组成。一名朝鲜男子要求订做一个讲究的花圈。他抓着笔,耐心地在纸上画出规格:花束必须是椭圆的,宽的直径70厘米,长的直径85厘米,必须由三根一米多的小棍做成支架,小棍必须包着白底的布,每隔2.5厘米白布,必须缠上2.5厘米的黑布。老板表示太复杂,这名男子主动将价钱加到了700元。
刚过下午5时,小小的花店内,十余名朝鲜籍成年人安静地排着队。
三家朝鲜餐馆停业
昨日中午12点左右,记者致电平壤馆、平壤牡丹馆、平壤海棠花三家在北京的朝鲜餐馆,三家餐馆均表示现已停业,但对于停业原因和重新开业时间未作解释。“我们今天停业,什么时候开业不知道……”在与平壤海棠花餐馆服务员简短的通话间,记者听到一名女子用朝鲜语大声哭诉。
下午1点30分,记者来到了朝阳区蓝岛大厦西面的平壤海棠花餐馆。此时餐馆的玻璃大门已从内侧锁上。透过玻璃门可以看见四五个纸箱码放在前厅柜台前。正当记者要离开时,突然三名身高均在1.70米以上穿着羽绒服的女子来到前厅搬运纸箱,三名女子目光一直望着地面,记者向三人示意想进餐馆,其中一名年岁较大的女子向记者摆手示意,让记者离开,随后继续干活。
下午2点30分,记者来到离朝鲜大使馆最近的朝鲜餐馆平壤木兰馆,此时平壤木兰馆餐厅的大门已从外面锁上。
晨报记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