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广网北京12月4日消息(记者车丽)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最近,调查贵州几位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为什么一道体检的环节就被刷下来,正在调查这个事情。这次的阅卷工作在11月27号考试结束当晚就正式开始了,96万份试卷要通过阅卷。为此,中央台记者到人社部人事考试测评基地实地探访。
据记者现场观察,电脑屏幕的左侧是考生的原始数据信息,而右侧就是电子版的答题卡。在扫描阶段,标准答案始终处于密封保管状态,工作人员根本看不到。人社部考试中心王世潮处长介绍,工作人员没有任何修改答题卡信息的机会。
王世潮:这台机器显示的只是个进度,缺考不缺考的比对,它看不到这些信息,转化以后什么样的信息,他就看不到了。他手中没有2B铅笔只有红笔,红笔就是说每个答题卡要记录哪台机器读的,哪台机器里面它顺序是多少号,是记录这个的,因为我们后面要核查。
相对于行政能力测试答卷的标准化考核外,申论的考试是以4道主观题为内容。评分依赖于阅卷员的主观判断,那么,将如何保障公平呢?人社部考试中心王世潮处长介绍,从2003年起就实现了无纸化阅卷,通过扫描的方式将答题信息转化为电子图片,再将申论答题信息分发到每一个阅卷点来进行网络评分。
王世潮:每一个答卷的每一道题都是由两名以上阅卷员进行评分,这两名以上阅卷员互不知道对方是谁,也不知道对方打的是什么分数,我们数据上叫背对背评分,两个人的分数结果这个差异如果超过我们事先设定的误差范围,就会有第三个阅卷员来评分我们叫三评,三个人打分之中取两个人差异最小的为考生的得分,这个平均分。如果三个人打分的结果都超过了这个误差范围,最后由核心专家来进行裁定。
记者重点采访了阅卷过程当中如何做到科学和准确,另外一个关注的点就是能否有的防止,像工作人员和阅卷员存在徇私舞弊的可能。的确徇私舞弊,那么如何防止阅卷员打人情分和照顾分呢?
面对这个问题,人社部考试中心王世潮处长表示,考试中心有严格的技术手段来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
王世潮:在评分现场,只有考生的密号和答题信息这两种,其他的考生信息,什么身份证号、姓名、准考证号都是没有的,随机派发考生的答卷,哪一个考生的答卷由哪一个老师,哪个阅卷员来评分,是由评分系统随机派发的。如果碰到了熟悉考生,他这个卷子明明只有5分,真实水平就5分,你要给打到10分,对不起,你这个就超过了我的误差控制范围,你的打分情况不会被我评分系统所采纳。
同时,每个阅卷点采用分题评分的制度。全国共有8个申论网络阅卷点,而申论试卷是由四道大题组成,省级以上和省级以下分两套试卷。每个阅卷点只负责一道试题的评分工作,也就是说每个阅卷员只对一道题进行评分。打人情分的概率从技术上被屏蔽了。而目前,公共科目的阅卷评判正在紧张的进行中,制度和技术双重手段扛起了“公正”的大旗。
复评就是他阅过的卷子还会随机抽一部分再发给他,验证他第一次给的分数和第二次给的分数是不是一致的,如果一致,证明这个老师掌握的标准是没有问题的,如果第一次给高了,第二次给低了,或者第一次给低了,第二次给高了,证明这个老师他自己在判卷过程中,他的标准掌握的是不稳定的。那对不起这个老师需要再培训,他判过的卷子是无效的,还会重新回评。一旦说哪个考生觉得有疑义了,都会查调出来。当时这个老师用了多长时间,在哪天哪月哪个老师给了多少分,另一个老师给了多少分,我们都会有一个回溯。分享到: 1 相关阅读:
2011.11.28
2011.11.27
2011.11.27
2011.11.19
2011.11.19
推荐微博:换一换 华西都市报 成都商报 云信公益周刊 东莞时报 深圳侨报 吴宇光 白林 张源 适度 江俊 腾讯新闻 今日话题 微讯-24小时播报 腾讯图片 新闻哥 衣加衣 春桃慈善基金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 杭州网义工分会 燕归来之家全部收听全部收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