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多地公务员考生遇体检疑云 体检制度亟待修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3 09:55: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宋江明求职验血记》刊发后,中国青年报记者收到了多名读者的来信、来电,反映自己或亲友在近年的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考录过程中,在体检环节经历了类似宋江明的遭遇。如何规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录体检?记者采访了行政法专家、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田思源。
  在田思源看来,宋江明遭遇的体检结果被人为篡改的现象,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体检出现作弊,反映了公务员招录中的腐败已经从政府系统内部向外部延伸。”他认为,“这种腐败从面试等自由裁量权较大的领域,向科学性、专业性的医学判断等自由裁量权较小、甚至为零的领域延伸的苗头或倾向,值得我们警惕。”
  今年8月,参加山西省行政机关2011年公务员考录,并获得所报考职位笔试、面试和总成绩第一的宋江明在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以下简称“和平医院”)参加体检和复查时,遭遇“被贫血”。尽管长治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长治市人社局”)与和平医院在事后的自查中,均未发现体检和复查在操作程序上有任何问题,但在调取宋江明的血常规检验报告单后,医学专家却发现了一般人难以察觉的几组检验数据存在“逻辑关系错误”。
  这份检验报告单的图片被转贴到医药生命科学专业论坛——丁香园论坛后,也引起了许多检验师的关注。一些检验师对该检验报告单上出现的低级错误感到气愤和震惊,在为同行的行为表示惋惜的同时,也在反思检验师的职业操守。
  一位网友在回复中提到,“作为一个检验工作者,我们检验的不仅仅是别人的健康,有时也在检验着我们自己的素质。可能篡改化验单不是你本意,而是因为某领导(的意思)而身不由己,但是我们要认清化验单背后活生生的人,改了化验单你是没事了,可是化验单背后的人却被你的随手一改,改变了命运,不管是好是坏,这对其他人都是不公平的。”
  “所以我们要时刻管好自己的手,不要玷污了‘检验师’这个神圣的称呼。”他写道。
  但一些从事临床检验工作的网友认为,在实际工作中,一线的检验师如果想作假,不会在检验报告单上留下低级错误。“仪器都有校准提示功能,简单地说我改一个白细胞,其他数据仪器就会通过电脑给我修正。”一名血液科检验师在回复中写道,“如果一线人员作假,你不会有任何证据!”
  在田思源看来,体检作弊的主要责任在医院和医生,“体检是有医学标准的,如果医生篡改体检结果,性质是很恶劣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此前,长治市人社局局长陈皎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长治市人社局在组织今年公务员考录体检工作时,与医院签订了责任书,明确规定体检医院对体检结果负总责。
  这份签署于今年8月10日的《公务员体检责任书》第一条规定:“体检实行医院负责制”。同时,第八条还规定,“如果发生问题,今后长治市人事招录体检工作再不在贵院进行。”
  和平医院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陈广斌在此前的采访中告诉记者,他在体检前的培训时强调,体检工作涉及公务员体检的政府公信力,涉及考生的切身利益和和平医院的形象,要求参加体检的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为此,他作为院领导,和健康体检科主任都在《公务员体检责任书》上签了字。但遗憾的是,在体检中还是出现了宋江明的验血结果遭人为篡改的问题。
  田思源认为,就体检者而言,体检结果对其能否成为公务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因其医学知识的欠缺,争议中举证的劣势等,导致其权利救济上的困难。
  “所以,解决问题的关键应是加强对医院和医生的监督,强化对其法律责任的追究。”田思源说,“可以考虑将体检结果与医院的评价体系挂钩,例如,出现问题后将‘三甲’资质变成‘二甲’,这对医院来讲就代价惨重了。”
  近日,还有多名考生向媒体反映自己也遭遇了体检疑云。对此,一些评论者开始关注公务员考录体检程序本身是否还有值得完善的地方。有人认为,公务员考生体检规则须要“体检”;还有人在评论贵州安顺考生陈彬体检疑云的文章中写道,“在回应中还提到‘白细胞数目’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纯属正常,既然如此,人为设置这样的门槛合理吗?这样的体检标准依据性何在?”
  身为检验师的丁香园论坛临床检验医学讨论版版主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白细胞、血小板超范围,而且仅仅超出一点,根本没有任何临床意义,稍微有点临床知识的大夫都知道。”
  他表示,目前的白细胞、血小板的参考范围多是根据试剂说明书定下来的,而且多是国外的试剂,也就是说,这些参考范围多是针对外国人的。另外,制定参考范围是一个大样本量的统计学问题,参考范围采用的是所有被调查健康人群的95%的可信区间,也就是说,还有5%的健康人群不在这个范围内。
  “公务员体检问题是个制度问题,血常规检查(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检查的仅仅是表象问题,并不能据此诊断任何疾病。如果出现异常需进一步检查,比如骨髓穿刺,确诊后再不被录用才能服人。我觉得贵报呼吁的重点应该是修改体检标准,修改体检制度。比如‘乙肝五项’不再作为体检项目,就是一个很成功的例子。”他说。
  在田思源看来,将公务员体检的项目简化,只保留必须的部分,也是减少体检环节暗箱操作空间的重要方法,“究竟什么样体质的人适合当公务员,需要设定科学合理的健康体检标准”。
  针对宋江明在和平医院进行的复查也未能及时“翻案”的情况,田思源表示,最好能将体检和复查分开在两家不同的医院进行。
  “第二家医院一看是来复查的,就知道第一家医院的结果有问题,也就不敢再造次。当然,如当地没有条件而一定要在同一家医院复检,也应该换不同的医生来执行,且复查程序要比初检更为严格,纪委等相关部门也要进行监督。”田思源说。
  本报北京12月2日电
分享到:  已转播  5 相关阅读:
2011.12.03
2011.12.02
2011.12.02
2011.11.24
2011.11.23


推荐微博:换一换  华西都市报 成都商报 云信公益周刊 东莞时报 深圳侨报 吴宇光 白林 张源 适度 江俊 腾讯新闻 今日话题 微讯-24小时播报 腾讯图片 新闻哥 衣加衣 春桃慈善基金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 杭州网义工分会 燕归来之家全部收听全部收听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3 23:38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