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两千人送别两弹元勋黄纬禄(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2 12:01: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昨日,八宝山殡仪馆,一名手持黄纬禄院士生平介绍的女士在排队等候告别仪式。本报记者 吴江 摄


  本报讯 (记者仲玉维)再过15天,正好是“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黄纬禄95岁的生日,可他没能等到那一天。
  昨日上午9时,八宝山殡仪馆大礼堂,黄纬禄的遗体告别仪式举行,两千人胸前戴着白花、手捧遗像、眼含泪水送别老人。
  11月23日20时08分,黄纬禄因病医治无效,在京逝世,享年95岁。
  前来吊唁、瞻仰遗体的人群中,有白发苍苍的院士、有研究“导弹”的年轻人、还有上个月参加天宫一号/神八交会对接任务的科技人员。
  追悼会一直持续近一个半小时,黄老的遗体即将入棺,他的儿女们最后一次轻吻父亲的额头,这一吻已是阴阳相隔,吊唁者们潸然泪下。
  ■ 逝者
  工作 在他面前不能说模糊字眼
  航天科工二院原负责型号质量工作的老专家王世洪,已75岁,他与黄纬禄院士共事30余年,他用“严、慎、细、实”四个字概括了黄老的工作态度。
  黄纬禄对科学技术问题特别认真、细致,要求严格,“在他面前不要说‘可能’、‘大概’这样模糊的字眼,一定要非常准确。”王世洪回忆说。
  神舟号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说,黄老提出的“四共同”原则,一直被奉为航天型号系统协调工作中的“金科玉律”,“对我们这代航天人影响很大。”这“四共同”原则是:有问题共同商量,有困难共同克服,有余量共同掌握,有风险共同承担。
  生活 接送亲友要求不许用公车
  “他从不和人绷着脸,休息时,还会拿出扑克牌变个小魔术,讲些幽默故事。”中国著名导弹总体设计专家、中科院院士刘宝镛说着,竖起了大拇指。
  黄纬禄有“三个三”的要求:在基地,和大家一起排长队买饭,一起搞卫生,一起扫厕所;出差时,只要能走出去就行,只要有饭吃就行,只要有地方睡觉就行;用公车三不许,自己私人外出不许用车,接送亲友不用车,家人有事不搭车。
  待人 养病期间上门求学者不绝
  在中国的固体导弹研制方面,黄纬禄可谓是鼻祖,他为中国在上世纪开创了战略导弹的一个新时代。
  黄纬禄常说,航天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年轻人是我们的未来,不光要研制出型号,关键是要培养出一支掌握了先进技术的队伍。
  当年事已高的黄纬禄在家养病时,家里就像一个课堂,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企事业单位的团员青年、附近学校的老师学生、外地慕名的求学人士络绎不绝。
  每次,黄纬禄都毫无保留地讲述导弹研制的历史,详细解答问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3 19:49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