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谣言就是信息毒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29 10:42: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蒲红果  
  这几个月,网络上很不太平。8月份,网上传言“重庆贪官携巨款外逃加拿大”。9月份,又有人发帖称“绝症男子杀8名村官”。近日,有人故伎重演,在QQ、微博等网络和手机短信中传播“浙江某大学校长包养情妇”、“‘滴血食物’传染艾滋病”的谣言,胡编乱造,误导公众,幸亏公安部门及时介入,批驳谣言,才未引发大面积社会恐慌。
  谣言之害,有目共睹,已有共识。一如无中生有、造谣惑众;二如捕风捉影、扰乱视听;三如颠倒黑白,引发恐慌;四如恶意攻击,打击报复;五如别有用心、破坏稳定;六如,八如,九如……人身谣言毁坏个人声名命运,生活谣言破坏正常生活秩序,经济谣言危害经济发展,政治性谣言则可能引发社会动荡。总之,谣言伤害个人,伤害群体,伤害社会,伤害国家,其害罄竹难书。
  我们看到,近一时期有不少文章和言论直指谣言,痛批谣言。人们所以如此痛恨谣言,自然是因为谣言害人不浅。人们已经意识到,谣言和黄赌毒一样有害,是一种信息毒品,我们就应该深入持续地对其进行揭露和批判。
  毒品麻醉神经、摧毁身体、诱发犯罪、扰乱治安,让吸食者生活黯淡、命运悲惨、亲属离散、家破人亡。说谣言其害堪比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等毒品之毒,简直恰如其分,甚至有过之无不及。比如,今年2月10日凌晨2时,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传言有化工厂泄漏毒气要爆炸,致当地万名群众出逃。逃离过程中,由于马路拥堵,发生多起事故并导致四人死亡。
  因此,可以说,制造谣言如同“制毒”,传播谣言如同“贩毒”,听信谣言如同“吸毒”。
  “制毒者”制造或散布谣言多数都有目的,有恶作剧的,有谋取利益的,有蓄意攻击报复的,有唯恐天下不乱的。当然也有由于误听误解被动成为谣言制造者的;“贩毒者”其心理与“制毒者”大致相仿,而“吸毒者”多数为被动接收者和受害者,很多人“吸食毒品”后,也可能成为“贩毒者”,形成恶性循环,危害社会和更多的人。
  “制毒”、“贩毒”、“吸毒”都是违反法律法规,违****道德,败坏社会风气,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作为一个守法的公民和具备一定网络素养的网民,我们既不要做“吸毒者”,也不要做“贩毒者”,更不要做“制毒者”。
  同时,我们还要鞭挞“制毒者”,坚决揭露其本来面目,让所有网民认识到其险恶用心,对其“人人喊打”;我们还要警示“贩毒者”,让网民自觉DIZHI网络谣言,不做谣言的传播者;我们还要警醒“吸毒者”,培养阳光、健康心理,正确对待自己、对待社会。
分享到:    1 推荐微博:换一换  腾讯新闻 微讯-24小时播报 今日话题 腾讯图片 新闻哥 衣加衣 百万微爱-暖冬 杭州网义工分会 燕归来之家 微行动-圆梦留守儿童 李雁_GP 创绿中心 创绿刘彦君 杨富强 苏苏 新闻老兵俞光 赣州晚报明心武 张瑰莹 王小霞 雷玲全部收听全部收听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3 23:15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