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海黄岐泌冲村居民楼化工作坊爆炸事故,或将成为探讨“微时代”政府突发信息发布模式的一个典型案例。发生于上周三16时30分许的黄岐火灾,直到当天20时当地政府部门才召开新闻发布会,且通稿内容十分简短,披露信息不充分,微博谣言四起。
黄岐火灾事件或许有其特殊性,不过依然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微博时代政府在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存在时间上的滞后性。对此,佛山某区一位不愿具名的资深新闻发言人表示:突发信息实时发布,每个区都具备这个条件,政府部门应实时发布信息掌握主动。
焦点
“1—2小时算快,2—3小时属正常”
突发事件多快公布才叫及时?
比报纸更快的是电视,比电视更快的是网络,特别是微博的盛行,让一件突发事件在获得官方公布的信息之前往往早已在网上传播发酵,从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到上周的南海黄岐火灾,无不如此。难免给人一种官方说法总是来得太迟的感觉。
对此,佛山某区一位不愿具名的资深新闻发言人向记者讲述了突发事件信息发布的流程:“我在应急办工作时,接触到的发布突发信息的流程一般是这样的:在收到突发事件的电话时,应急办负责与事件相关的负责人、分管领导和属地新闻办取得联系,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与地方党政办负责人共同收集相关信息,并汇总信息。初步的情况给到媒体1—2个小时内就算快的,因为例如火灾等突发事件,首先是救灾,火扑灭以后才能获知受损情况等信息。以我的经验,一般2—3小时发布信息都是正常的,信息收集有个‘黄金3小时’的说法。不过,有特别重大或者复杂的突发事件,4—5小时公布也是合理的,但要是过了七八个小时才公布肯定是不行的。”
“不太可能,盲目公布或牵连无辜”
突发事件能否第一时间公布原因?
“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这句话成为许多政府部门突发事件新闻发布会的惯用语,对此,该不愿具名的资深新闻发言人表示:“对于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公布原因不太可能,就连初步定性,例如是天灾还是人祸这样的初步定性也不太可能。事件的原因并非表面看到的,如果凭借基本判断盲目公布,很有可能即便公布了,也不是确凿的原因,还有可能牵连无辜。”
而谈及黄岐火灾,“这应该是比较特殊的个案,南海的应急管理体系在全省算不错。这次通稿之所以这么迟发布,内容这么简单,我认为可能与南海近期发生了好几件负面新闻有关,让有的人做起事来更趋谨慎。”
现状
有部门担心负面影响而因噎废食
黄岐火灾,当地政府部门当天即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信息,“有的政府部门,即便事情找上了门,也不面对,这种做法在网络信息如此开放的情况下,恐怕难以为继。他们考虑的是说得越少,事情可能议论得越少,平息得越快,但是他们没想到官方不给说法,网民的猜疑就会越来越多。”一位媒体人士表示。
与上述媒体人的说法暗合的是,今年9月央视曝光佛山择校费门,在电视和网络都已报道之后,佛山市各级教育部门都没有召开新闻发布会说明情况。其实,央视曝光的问题是发生在2007—2009年间的,并非现在,而且佛山本身的择校费问题也有其特殊性。这些情况如果教育部门主动发布,可能网络上的骂声也不会这么多。
“很多事情涉及到专业的东西,必须得由官方的专业人士发布,政府部门不应担心负面就因噎废食,涉及公众的事件要及时发布信息和回应质疑,减少公众猜测。”资深网络人、C2000总经理梁宇晖说。
建议
学习南京实时发布爆炸事件最新消息
“假如发生类似火灾等的突发事件,应急办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到现场,就可以通过微博发布信息,例如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哪些部门的什么领导已到达现场指挥,消防部门、卫生部门正在进行什么工作等等,南京爆炸事件就是一个利用网络实时发布突发事件信息的很好的案例。现在每个区都具备实时发布突发信息的条件。”上述不愿具名的资深新闻发言人建议。
而C2000总经理梁宇晖也建议:“涉及公共事件,网上的信息很多都是表面的,因为考虑到安全因素,一般市民是难以进入事件现场的,这就需要官方及时发布涉及事件核心的东西,越公开、越快速、越透明,越有好处。”至于如何利用网络,梁宇晖举例说:“当时的东方广场自焚案,网民很多猜测,很多议论,晚上9点多发生,11点左右‘永安警长’就在微博上公布了该事件为自杀案件,平息网友的猜测,就是很好的案例,现在‘永安警长’已经上升到代表禅城警方官方发声了。”
南方日报记者 李晓玲
分享到: 1 相关阅读:
2011.09.15
2011.09.01
2011.07.26
2011.07.13
2011.11.15
2011.10.19
2011.10.02
2011.09.08
2011.08.01
推荐微博: 衣加衣 百万微爱-暖冬 杭州网义工分会 燕归来之家 微行动-圆梦留守儿童全部收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