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释疑不监测PM2.5原因称易引起公众恐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12 15:49: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报讯(记者 陶颖)10月以来浓雾接连袭京,影响北京空气质量,中科院监测结果与市环保局监测的数据基本一致。
  美国驻华大使馆发布的数据掀起波澜,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前执行官员凯瑟琳一行,日前拜访了北京市环保局,与中方官员和专家交流空气质量监测情况。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称,中科院监测结果与市环保局监测的数据基本一致。
  自2003年以来,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一直在从事空气质量监测,在北京有11个监测子站。近10年来,北京空气可吸入颗粒物中较大颗粒物下降显著,但PM2.5(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却在上升。灰霾天气正是与更细小的颗粒物有关。
  ●释疑
  为何监测数据有差异?
  王跃思称,美国驻华大使馆监测的是一个点,公布的是PM2.5和臭氧的小时浓度均值,而北京市环保局监测的是27个站点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PM10的小时浓度均值和24小时浓度均值。监测的污染物对象不同、时段不同、地区不同,单纯地比较数值是不科学的。
  为什么不监测PM2.5?
  王跃思称,目前北京的PM10超标20%,周边省市的污染情况比北京还严重,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仍是PM10。如果用PM2.5代替PM10,未免走偏。
  此外,PM2.5的标准在国际上不统一,如果中国的标准值定得太低,易引起争议,定高了很多地方都不达标,这样做也易引起公众恐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20 08:28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