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外媒:中越同买俄军机中国吃大亏不符事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8 16:06: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点击数:

  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在其11月号刊登文章称,俄罗斯出售给越南、中国的苏霍伊系列战斗机虽然型号相同,但越南的战机不仅更便宜,而且在配套武器、后勤维护方面也吃了不少小灶。文章刻意强调了俄罗斯在军售时“重越轻中”,但事实上这种说法本身就具有以偏概全的挑动性意味。

  越南在21世纪初引进苏-27SK时,中国因性能落后已放弃进口该机。俄方产品实际属于过时滞销货的清仓处理,价格比中国空军所用型号却只便宜了300万美元。(资料图)




  中国吃了大亏?

  《汉和防务评论》的文章说,越南空军最近公开了10张苏-27战机、苏-30战机的训练图片。图片显示,仅有1架苏-30发射过Kh-31型空对舰导弹,其他战机都没有携带武器。文章据此猜测,亚洲飞行员受身体素质、技术知识等因素的影响,由二代战斗机改飞三代战斗机的过渡期比较漫长。

  文章进一步指出,俄罗斯向中国、越南出售苏霍伊战斗机的条件和要价有很多不同。越南购买战机的支付手段相当多样化,实际上越南仅支付了三成硬通货,剩下的七成交易资金是由换货贸易完成的;而中国从购买第二批苏-27战机起就开始全额用美元支付。另外文章还强调,俄罗斯为越南购买的苏霍伊战机提供了完备的后勤保障体系,甚至有将越南打造成苏霍伊战机东南亚“后勤维修中心”的考量;而中国的苏-27早期依靠乌克兰的技术,后期逐渐发展成自主维修。


点击数:

  文章还称,中越苏-30战斗机最根本的不同体现在机载武器配置上。越南的型号很可能获得了空对舰导弹、空对地导弹和空对空导弹;而中国苏-30配备的空对空导弹可能是从乌克兰进口的……显然,这篇文章在刻意强调俄罗斯对中国、越南军售的差异化,传达出一种“中国吃了大亏”的信息。

  中国在1990年代初期就已引进了苏-27SK,该机由于机载设备太落后,越南空军在21世纪初期引进时就已显得过时。(资料图)




  获益良多才是真

  专家认为,判断军售是否吃亏不能只看多花了多少美元,而是要综合对军队战斗力的整体影响、对军工行业的带动作用等诸多因素加以考虑。

  上世纪90年代,中国抓住有利时机,从俄罗斯购买了一批苏-27。考虑到此前中国空军“二代战机当家”的实际情况,苏-27战斗机的加盟无疑具有重大意义。在吃透技术之后,中国开始自行研发歼-11战斗机,并取得了成功。可以这样说,引进苏-27不仅让中国空军拥有了第三代战斗机,还促进了中国战斗机设计、制造能力的进步。目前,中国空军已拥有国产战斗机、轰炸机、加油机等多机种组成的合成化空中力量,俄制战机虽已不是绝对主力,但仍在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点击数:

  中国从俄罗斯引进了苏-27SK及其生产线,但在21世纪初期因机载设备落后停止了引进。当时,苏-27SK面临卖不出去的窘境,此时越南购入了一批苏-27SK。(资料图)

  与之相比,越南虽然装备了十几架苏霍伊系列战机,同样也实现了主力战机的跨越式发展,但其空军战力维系已完全依赖俄罗斯输血。由此可见,衡量军购是否划算不能只算表面上的经济帐,而要综合各方面全盘考虑。这样看来,即使说俄制战机推动了中国空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也不算过分。俄罗斯对中国、越南的军售谁更受益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点击数:


  越南在购入较为过时的苏-27SK后,又购入了数架比较先进的苏-30MK2V,但却比中国海军的苏-30MK2有所缩水,作为多用途战机却没有装对海攻击软件,只能对空作战。(资料图)




  越南购入的苏-30MK2V,机体和中国海军所用苏-30MK2基本一致。苏-30MK2比苏-27SK先进得多,但并没有达到西方同类水准。苏-30MK2也是中国引进的最后一批苏霍伊战机。(资料图)



点击数:






  苏-30系列作为多用途战斗机,中国引进后重点用于对地对海压制,但越南最初引进的苏-30却没有这些核心能力,只能作为制空战斗机,后续引进型号则有所改进。(资料图)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21 02:21 , Processed in 0.15625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