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日本海底发现元代战舰 四周散落瓷器(组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0-27 10:30: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疑似元军战船的龙骨部分


疑似元军战船发射的炮弹残片


《蒙古袭来绘词》中描绘的元军战船


  据《朝日新闻》等日本媒体25日报道,10月24日,日本琉球大学考古学教授池田荣史宣布,在长崎县松浦市海域的海底发现了一艘沉船,疑似为1281年镰仓时期第二次元朝远征军东征日本时沉没的元代战船。池田教授称,这是首次发现外形完好的元代忽必烈攻打日本的船舰残骸。船体四周散落着当时中国制造的瓷器碎片、砖瓦以及可在日本著名历史画册《蒙古袭来绘词》上看到的元军炮弹残片。池田表示,今后将进一步进行调查,争取彻底揭开元代远征军战船的神秘面纱。
  元代战舰首现长崎近海
  据报道,此次沉船发现地位于日本长崎县北部伊万里湾的鹰岛海域,沉船埋在水深20至25米处的海底泥土中。构成船体的龙骨部分及排连在龙骨上的船舷板依旧保存完好。据推测,船体全长超过20米。可能是由于船体埋在海底泥土中,避免了海水腐蚀,因此得以完整保存。
  池田教授说,从构成龙骨和两侧船舷的木板构造和所使用的石灰状涂料来看,这艘沉船与当时的中国船只十分一致。此外,根据在沉船周围发现的武器“铁火炮”(即元代远征军所使用的武器)炮弹残片以及沉船周围散落的大量中国产陶瓷器碎片等来判断,这艘沉船应为元代战船。据了解,该时期像这样可以确定沉没年代的沉船非常少见,而外形保存如此完好的船舰残骸,尚属首次发现。
  忽必烈舰队曾两征日本
  池田教授指出,通过研究这个距今约720年的残骸,可以让现代人了解当年中国的造船技术。当时中国的造船技术,经明清两代后便已失传,如今只能从流传下来的图籍中寻找资料。通过研究船上物品,也可以让后世了解元代人民的生活习惯。
  据资料记载,日本镰仓时期,忽必烈为使日本臣服,曾先后两次向日本派出庞大远征船队。公元1274年,忽必烈曾派出一支900艘战舰组成的舰队东征日本,后因天气恶劣被迫撤退,最终遇到暴风雨而全军覆没。1281年,忽必烈又组织了一支4400艘战舰组成的超大规模舰队再次东征日本,结果在高岛附近又一次遭到台风袭击,绝大多数船只沉入海底。
  平底河船不适于航海
  忽必烈舰队攻打日本失败,被看成是日本历史上一大转折点。从此日本便以“神风”称呼这两次战役中的暴风,并以“神风”在二战期间鼓动日本飞行员从事自杀式攻击行动。
  而据汉文史料记载,1281年蒙古军队的大多数战舰都是平底河船,此种战舰的结构并不适于航海作战。
  元军战舰质量有问题
  据汉文史料记载,至元十一年(1274年)正月,忽必烈命高丽王造舰900艘,并规定于正月十五日动工,限期完成。六月,900艘军舰完工。
  当时,造船业发达的中国江南及沿海地区尚未被忽必烈完全征服,部分地区仍在南宋军队的控制之下。所以,忽必烈不得不将造船的任务交给技术较为落后的高丽人。
  一方面,高丽对于造船很反感,认为元朝出兵日本肯定会要求高丽参战,这必将给高丽人带来沉重的负担,另一方面,让造船技术落后的高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实属难事。高丽工匠只得在匆忙间敷衍了事,这些舰船的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综合
  新闻链接
  《蒙古袭来绘词》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7 14:54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