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媒:中国应吸取缅甸‘倒戈’教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0-18 20:08: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点击数: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刊登“中国应吸取缅甸‘倒戈’教训” 专文指称,去年11月至今,缅甸无论在政治或经济上,都开始展现开明的态度,包括允许被软禁的民运领袖昂山素季公开露面、允许外国投资者购买土地等,对一个长期游离在国际社会之外的国度来说,这些变化相当巨大。

  文章称,西方国家对于缅甸的“拥抱”也快速推进。今年以来,美国参议员和美国缅甸事务特别代表都相继访问缅甸。日本政府也在本月对缅甸援助的对象也比以往扩大。这些变化可以看得到缅甸希望融入国际社会的意愿。

  文章称,此外,西方国家对于缅甸态度的“突变”的主要考虑,很大程度上和中国有关。去年下半年开始,美国的主流舆论就已倾向于宣传“制裁无用论”和“中国柯断缅甸论”,为了平衡所谓的“中国影响力”现实主义,美国似乎可以暂时放松追求“价值观”的理想主义。

  据台湾《旺报》日前发表文章,题为《路线转变 缅甸在中美之间摆荡》,摘编如下:

  文章称,缅甸,一个曾被美国定义为“流氓国家”,却和中国关系斐然的国度,在近年美国开始深入介入东亚事务后,似乎逐渐展现“转折”的态度,让原本亲中的缅甸开始“游移”在中美的战略竞逐之中。

  停工中方承包水电站

  近期,中缅关系出现了一些出人意外变化。缅甸政府突然宣布已开工的中国承包的密松水电站停工。该项目合同金额价值36亿美元,是中缅达成协议的7座水电站中的第一座。

  另据《金融时报》认为,这是缅甸向西方示好最明确的讯号和希望制衡中国在该国影响力的表现。但这种判断低估了中缅友好关系的基础。


点击数:

  该文指称,近年来中国在缅甸经济影响快速扩大,并非中国主观追求的结果,而是西方主动放弃的客观结局。若无中国过去十年的主动接触,很难说缅甸的变化会在现在出现。

  但文章也警告,密松水电站停摆事件仍有借鉴意义。第一,需要考虑到大型项目的政治风险因素,着眼防范于未然,特别是要多借助法律手段让问题解决机制化。其次,中国应多鼓励民企走出去,注重“就业创造型”的模式,让投资分散化,金额小额化;第三,注重借力当地媒体和国际舆论,通过主动宣传让问题获得理解,保持沈默可能会让好事成为臆测、甚至反对的对象。

  中运油船需缅甸支持

  当然,中国也需要缅甸的支持。香港《信报》撰文“中美围堵和反围堵”点出,中国若要减少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便要在缅甸找到运油船的落脚点。

  目前中缅正投资25.4美元的油气管线,完成后,每年可输送2200万吨原油,相当于中国一个月的需求,可大大减少对麻六甲海峡的依赖。

  该文也认为,缅甸新上任的总统吴登盛可能会把握美国态度软化之际,争取更大空间,并拉拢印度,淡化中国对缅甸的控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9 17:10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