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媒:中国威武开始叫板整个欧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26 08:50: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点击数:
  美国《耶鲁全球化》在线杂志9月19日文章,原题:中国玩硬的

  文章称,中国进逼欧元区边缘国家已有时日,现在可能开始叫板整个欧洲。最近中国领导人在大连世界经济论坛演讲时,称欧洲和美国应“把自己的事情办好”。这差点儿成了中国“伸出援手”的一个前提。

  中国领导人称,欧洲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将体现“朋友对朋友的诚意”,这险些就是公开宣布政治条件。实际上,欧盟若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就等于放弃了对中国补贴出口行为提起反倾销诉讼的权利。显然,北京想要一物换一物,这是中国与欧洲或美国的关系中未曾有过的。一段时间以来,中国人爱发表些不痛不痒的话,对深陷债务危机的欧洲表达支持,欧洲人听了也颇为受用。那些困难最大的政府急不可待地寻求中国购买其国债,哪怕是大而无当的承诺也行,因为那也能起到鼓舞人心的效果。

  其实,北京“支持”也好,“友谊”也好,都是以购买资产的形式出现的,且显然是在对中国未来的贸易和企业利益有利的领域。中国瞄准的是集装箱港口、机场和物流或工业装配基地,以及拥有中国感兴趣的技术的公司。

  文章称,北京是否会真的把出资与否当成针对欧洲的武器,目前尚不清楚。尽管之前媒体大肆报道,但并无迹象显示中国积极购入危机严重国家的债券。鉴于北京不愿让庞大外汇储备受损失,谨慎行事在经济上是说得过去的。或许中国一直在投资欧洲核心国家更安全的国债,但这也不一定。

  文章称,因此,中国的公开表态也许是在使诈。中国擅长在公共外交中给出一些含糊其辞的保证,以获得伙伴的好感,而在实际交易中却锱铢必较。中国人想要购买资产,他们不做免费的事。

  文章称,但中国若决定减持欧元,其领导人的讲话或许会是理想借口。他拐弯抹角地提到政治条件,这暴露了欧洲集体弱势的被动处境。中国民众天天看到有关国家崛起的新闻,让欧洲丢脸有助于迎合中国民意。中国高层领导的讲话都经过仔细斟酌,口误的可能性不大,特别是在金融战略这类敏感问题上。

  文章称,这个小插曲对欧洲人是个警讯。政治团结很重要,***会被别国所利用。在当今全球货币战争中,中国是一个统一的政治参与者,美国也是,而欧洲在政治上总是表现得一盘散沙。如果说中国如今步步进逼,欧洲节节败退,那也只能怪欧洲自己。


点击数:

  欧盟还戴着“老花眼镜”看中国

  是否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问题一直横亘在中国和欧盟之间。最近,这一话题被重新提起。9月20日,商务部发言人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完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但是欧盟至今不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中方对此非常失望。

  旨在打压中国产品出口

  文章称,此话题应该追溯至10年前,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曾接受了一些限制性条款,其中包括对中国出口产品反倾销调查的“非市场经济地位”待遇。之后,中国一直努力争取获得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文章称,“10年了,应该给予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应该给予中国公平的待遇”,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徐洪才对本报记者说,中国的国企改革、公司治理、国企上市,产权多元化等许多改革都与市场接轨了,欧盟没必要用老眼光看中国。

  文章称,很多国家的专家都对中国的市场化建设成果予以肯定。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博士顾清扬认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大幅减少,市场经济体系和贸易自由化程度大大提高,中国已达到市场经济国家的基本要求,应被视为市场经济国家。

  文章称,如今,越来越多的世贸组织成员已承认中国是一个完全市场经济国家。然而,与中国贸易额巨大的欧盟等发达国家却一直拒绝承认,原因何在?徐洪才一针见血地指出,欧盟出于保护自身利益而不肯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把中国列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他们就可以将中国出口的产品算为反倾销,就可以打压中国产品出口,从而保护自己的产业。他们这种做法是对中国的歧视,是变相的贸易保护。

  以此为砝码让中国救市

  文章称,最近欧债危机愈演愈烈,欧洲经济也不景气,诸多欧洲国家希望中国用巨额外汇储备买其国债以过难关。与此同时,温Jiabao总理近日在第五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强调,希望欧盟、欧洲主要国家领导人大胆地从战略上看待中欧关系,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同时,他还表示,对于愈演愈烈的欧债危机,中国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加大对欧洲投资。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副院长蒋先玲教授对本报记者说,欧债危机很严重,欧盟不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可以增加让中国救市的砝码,这是一场政治博弈。


点击数:

  如果欧盟方面想作为砝码,那中方是否会将完全市场经济地位这个问题作为救助欧洲的条件之一呢?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对此明确表示,“欧债危机爆发以来,我们一直非常关注,并且力所能及地伸出了援助之手,但是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和支持欧洲应对债务危机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我不认为两者之间一定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中国人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往往都是不设定前提的,我们只是希望在以诚待人的同时能够得到对方的尊重。”

  专家们认为,中国可能继续投资欧洲,首先,欧盟是中国最大贸易伙伴,欧元区债务危机蔓延并恶化对中国无益。其次,中国也在设法推动外汇储备多元化。

  伤人者最终也会自伤

  其实,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对中欧双方经贸发展有好处,否则,只能加剧双方贸易摩擦。沈丹阳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认为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问题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政治决断。欧盟不予承认,这既与中国市场经济建设的现状不符,也不符合中国和欧盟经贸关系发展的长远利益。”

  沈丹阳还分析认为,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对中欧的经贸合作势必带来一定的影响,具体的影响还要做具体的分析。我们初步研究认为,第一,欧盟经济增长如果进一步放缓,内部消费投资进一步疲软,就可能会直接影响双边贸易增长。第二,欧盟内部随着危机的愈演愈烈,它的内部压力会增大,和我们的产业竞争也会更加激烈,双边的贸易摩擦可能会加剧,这对中欧经贸关系发展不利。

  “欧盟不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中国对欧洲的出口、投资规模都会减少,同时,对欧洲的进口也会减少,最终对欧洲的整个经济发展是不利的”。徐洪才说,如果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中国企业就有了公平竞争环境,对欧洲的出口和投资都会增加,中国价廉物美的产品将改善欧洲百姓的生活,也可提升欧洲企业的竞争力,中国的投资还可以增加欧洲的就业。同时,中国对欧洲出口的同时也会增加进口。双方只有互利互惠共赢才能共同发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9 03:21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