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9-11让美国认识“基地” 10年反恐化整为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13 18:30: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年是911事件十周年。到今年为止,美国已经打了整整10年的反恐战争。10年下来,本拉丹死了,但“基地”还在;塔利班下台了,但极端势力还在。一句话,恐怖主义的威胁仍在,只不过改换了新的组织形式和行动策略。
反恐这十年
911让美国重新认识“基地”
“911”事件打了美国人一个盲点。“911”以前,美国已经和恐怖主义干了30年。1983年贝鲁特美军军营袭击案、1988年洛克比空难、1993年世贸中心爆炸案,可以说美国人在反恐方面绝不是白丁。
但是,“911”之前,美国人根本没想到会有这样的袭击。而对未来恐怖主义活动的趋势,联邦调查局的判断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威胁会更大,而且威胁更多地来自于松散的恐怖组织。没想到的是,击中世贸中心的是民航飞机,不是远程导弹;发动袭击的恐怖分子来自严密的“基地”,而不是什么“松散的组织”。
911,让人们认识了“基地”。
1988年,本拉丹在阿富汗建立了“基地”组织。成立之初,其目的是为了训练和指挥与入侵阿富汗的苏联军队战斗的阿富汗反抗力量,但是从苏军撤退后的1991年前后开始,该组织将目标转为DADAO美国和伊斯兰世界的“腐败政权”。
其实人们对“基地”这个词的理解普遍是错误的,“基地”这个词的直译可以是“基地”、“营地”、“家”或者“根本”,更重要的是,它还有“组织”、“原则”、“方式”、“方法”和“普遍真理”的意思。
十年反恐数据基本没动 美国“双重标准”受质疑
英国《金融时报》一篇纪念“911”的文章写道:2001年9月11日早晨,美国的前景看起来就像纽约曼哈顿下城区的天空一样蔚蓝清澈、一片光明。当时,布伦特原油价格仅为每桶28美元,美国联邦政府的预算还处于盈余状态,而经历了互联网泡沫危机的美国经济刚开始复苏(尽管迹象不那么明显)。这个地球上最强大的国家看上去一切风平浪静。
10年过去了,目前油价徘徊在每桶115美元附近,预计美国2011年预算赤字将高达1.58万亿美元,为历史最高水平;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经济仍深陷困境;而美国军队和情报部门仍处于战时状态,从阿富汗、巴基斯坦到尼日尔和也门,满世界打击叛乱和激进的恐怖主义。
在《金融时报》看来,十年反恐,美国仍未走出恐怖主义的阴影。正如评论家们指出的,美国要“反恐”,首先要改变其所奉行的“双重标准”,否则,只能越反越复杂,越反越恐。一个简单的数字可以说明一切:2005年,全球恐怖袭击事件10873起,死亡13889人,五年反恐的结果是2010年全球恐怖袭击事件11632起,死亡13191人,两个数字并没有显著下降。美国确实杀死了不少恐怖分子,包括“扛把子”的本拉丹,但是恐怖组织仍在,平民仍然受到恐怖主义的威胁。
美越陷越深
分支坐大十年后“基地”威胁仍存在
由于美国不遗余力地打击本拉丹领导下的基地核心力量,最近几年来,“基地”日渐成为一个松散的网络,而非严密的组织。甚至拉丹之死对世界的其他主要“基地”分支都影响甚微。一些分支组织的力量早已超过本拉丹的核心圈。
“基地”组织原本就有“集中决策,分散执行”的管理理念。因此,“基地”的行动力很大程度上依靠它在世界各地的大量分支机构和外围组织。到目前为止,“基地”已知的主要分支机构有6个。
“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的实力已经逐渐超过了原来的“基地”组织,成为新的核心。也门是“基地”头目本拉丹的故乡,一直是“基地”组织的巢穴之一。就在美国宣布击毙本拉丹之后不到一个月,“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5月28日发表声明,宣称该组织已占领也门南部阿比扬省省会津吉巴尔市,并宣布该市为“基地”组织在也门南部建立的“伊斯兰酋长国”的首都。
此外,北非的“基地”组织也有较强的实力。在利比亚的“利比亚伊斯兰战斗组织”甚至参与了推翻卡扎菲政权的战斗,其头目还被任命为战地指挥官。
近年被击毙或被捕的“基地”组织高级成员
2011年8月27日
“基地”二号人物阿提耶阿布德拉赫曼在巴基斯坦被美国特种部队打死。
2011年5月2日
“基地”组织头目乌萨马本拉丹在巴基斯坦被美国特种部队打死。
2010年9月28日
巴基斯坦官员证实,“基地”组织的巴基斯坦分支头目谢赫法塔赫在美军无人机空袭中身亡。
2008年1月29日
美国在巴基斯坦北瓦济里斯坦用导弹炸死“基地”负责阿富汗行动指挥官阿布雷斯利比。
2006年6月7日
“基地”伊拉克分支领导人阿布穆萨卜扎卡维在美军空袭中身亡。
2003年3月1日
当时的“基地”三号人物哈立德谢赫穆罕默德在巴基斯坦落网。他涉嫌参与策划“911”恐怖袭击。
●多知道点儿“恐怖主义”打哪儿来?
虽然当今世界恐怖主义的重灾区是中东,但实际上这种行为的始作俑者却是西方人。
公元1世纪,为反抗罗马帝国入侵,犹太狂热党人就曾在罗马帝国饮用的水中下过毒,暗杀与古罗马人合作的犹太贵族。同现在的某些恐怖主义有相似之处。
“恐怖主义”这个名词更是法国人发明的,出现在18世纪法国大革命时期。为保卫新生政权,执政的雅格宾派决定用“恐怖主义”对付反革命分子。国民公会通过决议,“对一切阴谋分子采取恐怖行动”。
阿拉伯半岛分支
(包括沙特阿拉伯基地组织和也门伊斯兰圣战组织。)
领导人:安瓦尔奥拉基人数:500-600
活动区域:也门,沙特阿拉伯
主要恐怖活动:2000年10月也门美国海军驱逐舰“科尔”号袭击事件17人死亡
北非分支
领导人:阿布瓦都德
人数:300-800
活动区域:阿尔及利亚
主要恐怖活动:
2002年11月袭击阿尔及利亚士兵事件9人死亡
2005年4月袭击一个车队13人死亡
2010年9月绑架7名外国公司雇员
利比亚伊斯兰战斗组织
领导人:阿布阿尔利比
人数:300-500
活动区域:利比亚欧洲
主要恐怖活动:
2003年5月摩洛哥卡萨布兰卡爆炸事件40人死亡
2004年3月马德里爆炸案201人死亡
埃及伊斯兰圣战组织
领导人:阿依曼扎瓦希里
人数:未知
活动区域:埃及巴基斯坦苏丹
主要恐怖活动:
1995年11月埃及驻巴基斯坦大使馆爆炸事件17人死亡
1998年袭击美国驻阿尔巴尼亚大使馆(未遂)
索马里青年党
领导人:“阿富汗人”易卜拉欣
人数:3000
活动区域:索马里
主要恐怖活动:
2009年6月贝莱德文炸弹袭击事件35人死亡
2010年7月乌干达坎帕拉袭击事件74人死亡
伊拉克分支
领导人:胡撒法巴达维
人数:1000
活动区域:伊拉克
主要恐怖活动:
2003年8月巴格达联合国总部爆炸袭击事件23人死亡
2004年3月巴格达、卡尔巴拉爆炸袭击事件178人死亡分享到:    1 相关阅读:
2011.09.11
2011.09.09
2011.09.08
2011.09.12


推荐微博: 庞哲 张国庆 陈思进 时殷弘 方静全部收听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21 05:42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