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数:
【日本《产经新闻》9月7日报道】题:事件并未完结
一年前的9月7日,中国渔船侵入冲绳的尖阁群岛(即我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本报注)海域,与海上保安厅的巡逻船相撞。保安厅以妨碍执行公务罪逮捕了中国船长,那霸地方检察院却以保留处分为条件将其释放。
日本政府在处理这一事件过程中的手足无措和软弱无力暴露无遗。菅直人前政府留下的惨痛教训不应就此作罢,野田佳彦政府应该以此为戒,采取坚决果断措施。
野田佳彦在民主党代表选举期间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遗憾的是,日本过去两年在领土和领海问题上给人留下非常软弱的印象。日本应该制定在突发情况下的紧急预案。”
【日本《东京新闻》9月7日报道】题:日中摩擦的火种并未熄灭
冲绳县尖阁群岛海域发生的渔船事件已过去整整一年。日中关系以渔船事件为转折点一度恶化,不过之后中国在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后提供了援助,两国关系又趋于改善。然而,上月24日中国两艘渔政船闯入尖阁群岛附近的日本领海,日中两国的矛盾火种仍未熄灭。
“听说日本试图使钓鱼岛变为本国领土,最近出现了日本国会议员将登岛视察的动向。”据日中外交人士透露,中国渔政船上月侵入日本领海后,面对日方提出的抗议,中国外交部一位官员如此说道。
点击数:
日方对此表示,登岛视察并非日本政府的方针。不过,日中两国的相互不信任情绪仍未消除。
日本民间非营利团体“言论NPO”与中国媒体6至7月进行的舆论调查结果显示,近80%的日本人称对中国印象“不好”。理由是中国“在尖阁事件的应对态度不当”和“确保资源和能源的方式过于自我”。日中两国关系本来连续两年趋于改善,结果渔船事件发生后两国关系跌至近几年来的最差状态。
中国人对日本的印象也有所变差。有关印象恶化的原因,他们也提到了“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强硬态度”。日中两国如今在领土问题上的矛盾日益尖锐。
一位中国专家解释道:“渔船冲突事件是由一名喝醉的中国船长引起的,后来事件不断升级则是日中双方的责任。但日本现在正试图以渔船事件为借口加强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
日中关系专家大多认为,只要中国保持向前发展,两国围绕领土问题产生的摩擦就不会消失。去年渔船事件发生后日方逮捕并扣留中国船长,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的权利意识和民族意识。为将两国摩擦带来的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两国必须增进意见交流并构筑危机应对机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