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环保组织发布苹果污染调查报告来龙去脉(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13 18:24: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通往南太子湖的排污渠已呈奶白色。 马军 摄
8月31日,包括自然之友、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在内的国内5家环保NGO组织联合发布报告,公布了一份苹果在中国供应链的污染地图,曝光了27家苹果疑似供应商,直指苹果公司在中国的供应商存在巨大的环境污染问题,指出“苹果”时尚产品的背后,是以“毒害环境、伤害社区、牺牲工人利益”为代价。
“我们不是非要和苹果过不去。我们调研的近30个知名IT品牌中,只有苹果是最高傲的,拒不配合。我们只是想让消费者明白,在苹果的超额利润的背后是中国的环境代价和血汗工厂。消费者应当有知情权,他们可以做出选择。”
曾祥斌(“自然之友”的武汉小组组长)
8 月31日,包括自然之友、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在内的国内5家环保NGO组织联合发布报告,公布了一份苹果在中国供应链的污染地图,曝光了27家苹果疑似供 应商,直指苹果公司在中国的供应商存在巨大的环境污染问题,指出“苹果”时尚产品的背后,是以“毒害环境、伤害社区、牺牲工人利益”为代价。
这份苹果供应链污染地图是如何绘制的?环保NGO组织又是通过怎样的调查,追责这家全球市值最大的跨国公司?我们将跟随NGO人士的脚步,通过他们的调查,探寻环保报告背后的现实环境问题。
8 月31日,自然之友、公众环境研究中心、达尔问、环友科技、南京绿石五家国内的环保NGO组织共同发布调查报告《苹果的另一面2污染在黑幕下蔓延》。正值苹果CEO史蒂夫乔布斯功成身退之际,报告一出,立刻引发轩然大波,长达44页的报告,详细列举了27家苹果“疑似”供应商的污染档 案,每一个记录皆有出处,以85条注释作为佐证。“每一个数据我们都会反复核查几遍。”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晶晶 ()说。过去的一个月中,她加班时间长达 80多个小时。
调查苹果在华供应商,对势单力薄的本土NGO来说,这不是件容易的事。不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自有办法。从 2006年创建国内首个水污染地图至今,中心已经拥有一个86000条污染记录的庞大数据库,涉及企业5000余家。2009年起,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着手 做IT行业重金属污染调研,他们与29家国际品牌企业联系,要求这些国际企业对自己在华的供应商进行环保评估,到2010年底,有28家企业作出积极回 应,或多或少采取了实际行动。“令人遗憾的是,只有苹果公司,一直是回避态度,并坚称不公开供应商是他们一贯的做法。”
这份报告除了调用数据库资源,还联合自然之友、南京绿石等环保组织对武汉、南京、太原多地的苹果“疑似”供应商进行了实地考察。
“武汉的名幸是一个很重要的案例。苹果ipad2卖得特别好,它急剧扩展了TCB(任务控制块)供应商名单,台湾媒体的报道中曾提到了这家企业。日本地震时,武汉当地的媒体报道称,地震把名幸在日本的厂震坏了,很多订单就转到了武汉名幸。”
1   上一页  分享到:  已转播  2 相关阅读:
2011.09.06
2011.09.06
2011.09.02
2011.09.01
2011.09.01


推荐微博: 庞哲 张国庆 陈思进 时殷弘 方静全部收听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7 02:04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