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网郑州8月22日专电(记者魏铭荃)许继集团2010年实现税前销售收入131.1亿元,同比增长31%;位于中原电气谷的许继风电产业园已建成投产;上半年,装备制造、能源电力、食品三大主导产业实现增加值209.7亿元……记者日前从许昌工信局获悉,许昌市把上好项目、大项目、加强传统项目技术改造作为推进全市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取得了明显成效。
依托优势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近年来,许昌依托现有优势产业基础,培育发展智能电网、新材料、新能源、电动汽车、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许继集团、森源集团、许继风电产业园在高压、超高压交直流变电装备及电力自动化、高压变压器、风力发电成套设备及配套产业方面的产业优势,积极发展智能电网和风电产业。依托黄河集团、瑞贝卡公司、科力新材料行业龙头,积极发展新材料产业。
如今,黄河集团金刚石生产规模亚洲最大,全年有望突破100亿元。依托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和许昌天晶能源公司单晶硅切片、首山焦化400MW太阳能单晶硅片等光伏产业项目,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依托河南新美景、奔马公司重点发展电动汽车产业,打造中原电动汽车重要生产基地。依托禹州中医药、东区上海百正药业、长葛新天地药业等医药企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目前,技术和工艺均位居国内领先水平的上海百正药业项目已建成,禹州市动物黑马药业公司设立了博士工作站,已经形成11条大型生产线,市场前景广阔。
依托骨干企业,做强做优主导特色产业
许昌拥有奔马公司、远东传动、万向钱潮、瑞贝卡、黄河旋风等骨干企业,依托它们,做强做优特色产业是许昌努力的方向。
据了解,许昌在装备制造业方面,依托骨干企业,重点发展汽车整车、汽车传动轴总成及配套产品、万向节十字轴总成及差速器、汽车轮辐等主导产品。远东传动轴已成为国内传动轴行业龙头,并正在建设我国最大的传动轴生产基地和零部件出口基地。依托许昌环宇玻璃、富华玻璃公司等企业,建设全省最大的汽车玻璃特色生产园区。依托西继电梯公司加强与国外知名电梯企业合作,扩大电梯生产规模。
在食品业方面,依托众品公司大力发展低温肉制品,拉长了传统肉制品产业链;推进许昌县豆制品循环经济产业园和禹州市、襄城县“三粉”制品加工基地建设,扶持河南世纪香食用菌开发公司,开发食用菌精深加工产品和循环利用产品。
能源电力业方面,依托平禹煤电、龙岗发电、永锦能源、平煤神马集团实施扩能改造,大力发展能源电力产业。电子信息业方面,依托昌恒科技、稳润光电等企业,积极发展半导体照明及LED显示背光源芯片、封装、测试到开发应用产品的完整产业链。
烟草业方面,依托许昌卷烟厂、天昌公司和烟草薄片公司,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档次。
发制品业方面,依托瑞贝卡、恒源等发制品龙头企业,加快发制品工业园建设,打造全球最大的发制品生产中心、研发中心、世界发制品产品标准与检测中心、世界发制品交易与原材料储备中心。
金刚石业方面,依托黄河旋风集团拓展金刚石及其制品在航空、航天、石油开采等行业的应用,延长产业链,争取把该集团打造成为世界一流企业。
通过对龙头骨干企业培育,装备制造、能源电力、食品三大主导产业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上半年,三大产业实现增加值209.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6%。电子信息、发制品、烟草、金刚石特色优势也进一步巩固。
依托技改合作,提升优势传统产业
近年来,许昌加大对裕丰、豫中等纺织龙头企业老项目的技术改造力度,引进先进设备,改进工艺流程,优化产品结构,促进纺织产业上档升级。
目前,全市纺织业产能达200万锭,实现年产值125亿元。引导青山金汇、金阳铝业、凯丰金属和青浦合金不锈钢等骨干企业,实施再生不锈钢、铝和铜等有色金属系列产品加工项目,发展不锈钢精深加工,走循环经济之路。目前,以青山金汇为首的长葛市大周镇循环经济产业园已发展为长江以北最大的有色金属回收和加工基地。依托鄢陵县箱包产业园引进了一批投资规模大、市场前景好、拥有自主品牌的箱包加工和配件加工配套企业,提高了鄢陵箱包产业知名度,扩大了市场占有率。依托禹州钧瓷品牌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快企业自主创新步伐,开发实用产品,打造艺术精品。禹州市已成为全国9大陶瓷主产区之一,长葛市年产各类卫生洁具3500万件,约占全国总量的30%。
依托产业园区,大力发展集群经济
目前,许昌有10个产业集聚区,其中8个为省级产业集聚区。许昌以优势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突出创新和特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拉长和完善产业链,培育知名品牌,提升了产业集聚区综合竞争力。上半年,8个省级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4%,居全省第3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6亿元,居全省第6位;平均固定资产投资22亿元,居全省第2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