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次探底已经不可避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8-18 16:37: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倪金节
广州日报 2011年8月10日 星期三

美债危机的影响正在加速大面积向海外蔓延。受标准普尔降低美国债务信用评级的影响,全球资本市场近两日一片狼藉,数万亿美元市值瞬间蒸发,惨烈程度已经堪比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日,但是否意味着第二波金融危机就此来临,尚待观察。

8月8日,道琼斯指数大跌5%以上,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债危机的风暴眼,股Shi跌幅也至少在3%以上。可怜的俄罗斯、巴西等新兴市场经济体,跌幅更是高达7%和8%,韩国、日本和中国香港,以及A股Shi场亦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创。而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同样遭殃,石油、金属、农产品等价格都出现大幅下挫,衡量商品市场整体涨跌的CRB指数,连出三根长阴线。真可谓,“美债一降级,市场大溃败”。

虽然在美国信用降级当日,奥巴马就发表谈话,坚称美国信用仍然是世界上最安全的,格林斯潘亦是在镜头前力挺美国国债,但是这丝毫安抚不了交易员们抛空的恐慌。

全球资本市场本轮暴跌,固然与美国信用评级遭降密切相关,也是最直接原因,但是市场的恐慌情绪,以及延展至新兴市场的过度反应,背后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投资者对现今的全球增长模式不可持续的担忧,二次探底也不可避免。于是,投资者很难有信心维持着资本市场泡沫的继续繁荣。

尽管傲慢而自负的政治家们,信心满满的指责标准普尔的“不专业”,笃信美国能够躲过债务危机,美国国债不可能违约,但是谁也无法破除美债“借新还旧”的本质,债务上限谈判两年后必然再度来临,寅吃卯粮的游戏模式已经玩不下去了。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引发金融海啸之后的三年时光,本质不过是各国央行通过注射货币吗啡,新泡沫拯救旧泡沫,暂时逃过一劫而已。

依赖纸面繁荣,维持暂时的美好日子,是这一代央行行长和金融精英们的拿手好戏。8月7日,格林斯潘在做客NBC接受采访时,还在做着“印钞票还债”的美梦。如此的形势,叫投资者和普通民众怎样能相信美国政府和金融精英们能完成他们的减赤战略。或许,只有等到现在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成为下一代的央行行长和金融家的时候,这二十多年寅吃卯粮的发展模式才可能出现转机。

二次探底已经不可避免,无论是欧美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市场经济体,都难以逃脱再危机的厄运。去年夏天,美联储的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延缓了二次探底的时间,并通过抬升资产市场泡沫,企图逆转这一趋势的发生,但是这种虚幻的财富效应愈发短命。如果美联储再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其最终的效果同样如此,而且能够维持繁荣的时间会越来越短。而当这一切结束之后,新的货币吗啡未能接上,那结构性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之所以二次探底必然出现,其根源还是在于全球政治家们都不愿意面对结构改革问题,终结这些年的发展模式,以回归依赖实业和技术革新为主导的正常经济发展轨道。

其实,只要各国政府没有动力清理结构性问题,完成债务的重组,走向可持续的发展路径,那么今后数年,全球都会持续不断的遭遇政府债务危机,一有风吹草动,资本市场就会风声鹤唳,暴跌的行情成为家常便饭。

对于A股Shi场而言,这两日的连续跌破数个关口,一方面固然与美债危机蔓延有关,但更为主导的因素还是国内经济形势。刚刚发布的7月份CPI仍然创出新高,随着国内通胀压力的越来越大,继续加息的预期十分强烈,而且我也认为继续加息是货币环境回归正常,宏观经济走向健康必须要做的事情。加上无孔不入的热钱,一直觊觎着人民币的“套汇”和“套利”的双重收益,A股独善其身的历史只怕已经结束,今后将继续感受到美国股Shi的同冷同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22 03:49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