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须警惕美国向外转嫁危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8-8 18:38: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陈思进

  上周四美国股Shi暴跌——道指下挫超过512点,跌幅达4.31%;纳斯达克跌幅更超过5%,是继2008年金融风暴以来最大的单日跌幅。大家不禁会问,美债违约危机不是有惊无险地过去了吗?参众两院已经通过了美债上限的协议,股Shi何以重挫?

  其实仔细地思考一下,美债上限法案主要内容有以下三点:债务上限分三步提高,幅度为2.1万亿—2.4万亿元美元;财政赤字必须缩减2.4万亿美元,也分成三步,和提高债务上限同步进行;只字未提及对富人提高税率。看清楚这三点就很明白了。这样一看就很清楚了。
  
  首先,就像我在上文《美债违约拖不垮美元》提到的,有史以来最大的庞氏骗局——美国国债将继续玩儿下去。但终有一天将告别这个游戏,现在是过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用奥巴马的话来说就是“把美国破产的问题像踢破罐头那样,踢到了一年以后的路上”。很显然,美债问题根本尚未解决。
  
  其次,缩减财政赤字也如我在上文《美债违约拖不垮美元》提到的,假如美国减少开支减少消费,又不增加征收富人的税,只节流不开源,那么通缩的忧虑立刻呈现。具体来说,美国政府将大手笔削减社福、医疗及军事开支,也就意味与军事和军备相关的工业需要裁员瘦身,内部消费在短期内将继续收缩。美国经济只能以内部消费及投资来带动,当美国个人消费因政府收缩开支而下跌时,企业投资的意欲随即便自然下降,失业率将继续恶化下去,消费开支、投资和制造业都呈现疲惫不堪的状态,跌跌不休的楼市则更无止境。如若美国经济找不到增长的动力,再次步入衰退已毫无疑问,衰退的情况可能比2008年更恶劣。

  美国将跌入一个更长的衰退期,再加上欧债危机祸不单行,股Shi能不跌吗?

  另外,美债上限协议在重大增税项目上,未对富人增加征税,实际上牺牲了美国中下阶层的利益,使得庞大的中下阶层收入进一步下降。而美国的富人是拥有美债最大的族群,美债非但不违约,又提高了上限,且不对富人征税,令美国贫富悬殊的状况愈演愈烈。当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时,生产力便会大大超出广大中下层百姓的消费能力,形成产能过剩,商品无法兑现,是出现美国上世纪大萧条的根本原因。不幸,这一状况现在又重演了。

  不过,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尽管美国将面临大萧条,但它依然是全球最强大的:

  第一,美国的基础依然坚实,是全世界最富裕的国家,除了发达的高科技和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美国还储藏着天量的石油、森林、以及各种资源。并且他们的资源基本未开采(藏着先用别人的);

  第二,美国的财富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其实,超过70%的美国国债就在美国富人的手中,只要向北欧那样对富人加征高税率,还债是毫无问题的;

  第三,美国对科技艺术等人才的吸引力,依然维持全球第一,这使得美国的科技创新能力领先全球,虽然军事开销巨大,但其军事新科技很快便能转为民用;而好莱坞的文化输出无人可及,影响远非金钱可衡量;

  第四,而随之而来的经济通缩甚至萧条,只需适度加以调控,长远看来对美国倒是一种调整,可谓休养生息。

  说到底,美国的“病”只是外伤,痊愈只是个时间问题,一旦富人肯让步,是能够治愈的,很快就能康复。(当然,美国富人现在还是寸步不让,还没到那个地步。)

  而对于全球经济而言,眼看欧债危机一个接一个,欧洲多个国家政府已被迫大幅削减开支和减债,如富裕国家德国和法国似乎都自顾不暇了,经济增长毫无起色。换句话说,欧盟多国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经济表现都将受制于紧缩开支的牵扯,即使不跌入衰退,也难以有强劲增长的表现。

  由于失去了美国这个经济火车头,全球经济难免步向低增长和衰退,新兴经济体火热的好景将难以持续,特别是倚赖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国家将头痛不已。需要注意的是,美国每一次危机,最终都是靠向外转嫁而渡过的。上一次是转嫁给了日本,现在的目标显然是中国。最明显的标志就是逼迫人民币升值,逼着中国重蹈日本覆辙。中国千万千万要警惕!以做好最坏的准备。

  不过,危机危机,机会往往潜藏在转机当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5 19:23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