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故宫未回应碎盘官窑说 专家称不能断定是官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8-5 10:45: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昨天,有报道称故宫()被损坏的宋瓷应为官窑而非哥窑。对此文物专家表示,业界有人把官窑与哥窑视为同类产品,故宫的文物定名蕴含几代人的心血,损坏的瓷器被归入哥窑,应该有原因,不能轻下论断。
昨天有媒体报道称,南京市博物馆专家在看了央视公布的故宫受损瓷器图片后,认为该瓷盘应为官窑,而非哥窑,官窑瓷器的价值还要高于哥窑。专家介绍说,宋代五大名窑分别为官、哥、汝、定、钧,官窑是皇家官府直接营建的,所以被排在首位,哥窑排在第二位,自然也极为珍贵。为什么如此重要的文物,会出现如此不同的界定?当初是怎么认定的?截至昨天记者发稿时,故宫尚未做出回应。
昨天,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向记者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介绍说,吴方言中“官、哥”二字发音几近不分,所以收藏界有人认为宋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中“官、哥”乃同类作品。许多宋官窑与哥窑作品在各类图录中也叫得很随意。较真的说法是,官窑基本不开片或不开大片,哥窑开大片或开小片;官窑以灰青色调为主,哥窑以奶黄色为主。哥窑由于烧造时胎釉膨胀系数不同,导致出现釉面开片,俗称“碎瓷”。这一缺陷后被文人充分发掘,提升至审美最高层次,哥窑遂以其缺陷美在中国陶瓷史上独树一帜,获得社会认可,成为自明清以来皇家及民间推崇的对象。
古陶瓷鉴定专家王春城也向晨报记者表示,从公布的图片看,损坏瓷器更像是“官窑”,但因有“官哥不分”的说法,所以不能光凭图片来做判断。王春城说,故宫对文物的定名蕴含着几代人的心血,对官窑和哥窑的认定也应有自己的标准和依据,不是媒体报道的那么简单。最终还是要由故宫专家对这件瓷器定名由来做解释,这对学术研究也是一件好事。 (王歧丰)分享到:    相关专题: 订阅相关阅读:
2011.08.05
2011.08.04
2011.08.03
2011.08.03
2011.08.03


推荐微博: 王跃春 人物周刊陈磊 龚晓跃 天襟地衣 陈春彦全部收听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2 17:40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