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京报:警务执法合作是“打拐”利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27 17:36: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面对跨区域、跨国犯罪不断增多势头,应进一步建设国际性警务执法合作格局。
  公安部近日发布消息称,7月15日、20日,由河北、山西、广东等14个省区公安机关联动破获了两起特大拐卖儿童犯罪团伙案。其中“68”案件是一起以越南籍犯罪嫌疑人为主的特大跨国拐卖儿童案,该案的侦破,切断了一个从越南向中国境内拐卖儿童的通道。
  由于各种复杂原因,拐卖人口犯罪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罪恶行业,迄今未绝。上述两起特大拐卖儿童团伙案,涉及我国14个省区,“68”案件还涉及越南,其能够成功侦破,得益于近年来我国警方对内、对外“反拐”协作机制的完善,堪称国内、国际警务合作的典范。
  在国内,2007年国务院建立了“反拐”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并在公安部设立“打拐办”。在联席会议的统一部署及“打拐办”的统一协调下,有30多个部委联手投入综合治理,并先后组织了一系列“打拐”专项行动,“打拐”全国一盘棋的格局初步形成。公安部还专门建立了全国“打拐”DNA信息库,启动了全国失踪儿童快速查找机制、来历不明儿童摸排机制,并与民政部门协作解决了被拐婴儿的安置问题。
  在国际上,重点在跨境拐卖犯罪突出的湄公河次区域(包括柬埔寨、越南、老挝、缅甸、泰国和我国云南省),强化了与周边国家的“打拐”执法合作。特别是2004年与各国签署《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打击贩卖人口谅解备忘录》以来,先后制定了两个阶段《行动计划》,使湄公河次区域反拐合作取得显著成效。上述“68”案件,就是中、越两国警务执法合作的结晶。
  上述两起特大拐卖儿童犯罪团伙案的侦破,显示了我国在这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从未来发展看,面对跨区域、跨国犯罪不断增多势头,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多层次、宽领域的区域性、国际性警务执法合作格局,提升警务效能,推进警务国际化,已是势在必行。(转自新京报,版权所有,不得转载)
(新京报) 推荐微博: 欧盟在中国 美国驻华大使馆 丹麦驻华大使馆 法国驻华使馆 希腊使馆新闻处全部收听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2 04:27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