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孙英春著,这本书是中传国关的参考书,将传播学知识和国际关系学很好结合起来了。这本书在编排时就注重了将重点部分以黑体字显示,利于我们掌握。关于这本书,我们如何复习呢?下面我将自己的方法说一说,以供大家参考。
(一)第一遍通读识大意,第二遍组织答案
这本书要着重熟悉目录部分。从目录中我们可以发现,每一个大章节乃至下面的小标题都可以自成问题,出现在考试卷中。中传是给出了考试提纲的,因此我们可以着重看考试提纲上给出的问题,避免盲目记忆。首先,记忆的蓝本一定要规范正确。在第一遍快速浏览完全书之后,我们第二遍的任务就是定位每个问题的答案所在。下面我就如何定位答案,组织答案举例说明。比如问:文化相对主义的内涵和影响。首先,我们翻看目录页的大标题,判断该题目应该属于哪个章节。这题问得很明显,直接可以锁定在第三章第三节,P120页开始。P121页第一段就开始论述文化相对主义,这时候,我们可以把文化相对主义框起来(把概念性的词条框起来方便以后复习查阅),然后再精简这段文字,把定义性的文字勾画起来。成为我们组织最终答案的候选。然后我们看第一个标题:文化相对主义的内涵。这部分下面都是围绕其定义展开的,但是篇幅过长,我们就再次精简。比如中间叙述文化相对主义的三种形式要么只把黑体字部分纳入候选,要么就不提及。至于影响部分,文章没有直接归纳出来,需要我们自己总结。因此,我们可以这么表述:文化相对主义的片面性和缺陷集中表现在下述三个方面:1.文化相对主义过分强调文化的个性和多样性容易导致文化保守主义和文化孤立主义。2.文化相对主义会导致价值判断的缺失从而将人类文明的发展引向迷途。3.文化相对主义容易重新引发返本论的文化危机。最后,我们在答题的时候再围绕这三点展开论述下即可。按照这样的方法,我们要筛选然后重组甚至总结最终的答案,这是个相当浩瀚的工程,我也耗费了不少心血和精力。
(二)整理目录
这一遍的目的是要熟悉全文内容结构,让你在考试的时候遇到这本书上的问题能够及时反应出其所属章节,方便搜索答案定位。在上一遍组织好答案之后,我们把答案的每一要点都浓缩成最简短的关键字。使你每次看到这几个关键字就能马上想起答案。这一遍我们就以目录为线索,把关键字整理出来,然后做成树枝状的形式。以后你答题的时候,在落笔前打草稿写的就是这些关键字,然后再围绕关键字展开每一点进行论述就可以了。
(三)反复记忆关键词
最后,我们要做的就是反复记忆整理出来的关键词。做到能看到关键词就想到展开的答案。如此反复,直到熟记。我是按照以上步骤复习的,每一遍所需笔记我已经整理好待售,这样可以大大节约你自己整理总结的时间。你用这些省下来的时间反复记忆就好。如果需要笔记,请QQ:13303849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