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京砖塔胡同鲁迅故居门牌失踪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6-9 11:35: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砖塔胡同中的万松老人塔修葺中。 资料图片


鲁迅故居门牌丢失后,居民用粉笔指示。本报记者 朱开云 摄

  砖塔胡同位于西四牌楼西南,砖塔一词来自胡同中的青砖古塔,该塔是元代名臣耶律楚材的老师、高僧万松的葬骨塔。砖塔胡同之称始于元大都时代,当时只有一条胡同有文字记载,便是砖塔胡同。元代词人李好古的元杂剧作品、明朝人张爵的《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清朝人吴长元所著的《宸垣识略》中均有对砖塔胡同的描述,鲁迅曾在此居住并写下小说《祝福》,塑造了祥林嫂的形象。
  本报讯 (记者朱开云)近日,西四砖塔胡同的万松老人塔修葺一新。这座塔是砖塔胡同的地标,两年前开工维修,目前工程接近尾声,完工后将作为景点开放。同时居民发现,胡同内鲁迅故居的门牌不知所踪。
  元代古塔修葺一新
  昨日,当地居民说,原来这座古塔上很多砖块已风化,部分塔檐破损,破烂不堪。居民们回忆,2008年塔身被围起维修,目前已修葺一新。
  “塔身和周边的配套房屋修葺差不多了,还有一些零散工作没完成。目前在整理这座塔的资料。”昨日,万松老人塔内仍有工人忙碌。施工方称,按原来计划,今年5月就可以完工,但对外开放还要推迟一段时间。完工后将作为景点开放。
  门牌失踪原因不明
  砖塔胡同除了历史悠久,近代也留下许多名人的足迹,鲁迅、张恨水及刘少奇等都曾在此居住。资料显示,1923年鲁迅与胞弟周作人反目后从八道湾搬到砖塔胡同84号,并在这里写下《祝福》等作品。
  昨日,记者到砖塔胡同84号寻访鲁迅故居。84号的门牌已不知所踪。在居民指引下,记者找到84号院,门口用粉笔写着“砖塔胡同84号”。居民们称,原来84号院有一块红底白字的门牌。但被告知院子要改造后,这块牌子就失踪了。居民猜测,可能因为是鲁迅故居,门牌有收藏价值,被收藏者偷走了。也有居民认为可能是相关单位将其摘下保存。
  胡同面临整体改造
  84号院居民王女士说,她上世纪50年代就住在这个院子,经常有人慕名来寻访鲁迅故居。“日本友人最多,上世纪70年代,一对日本父子还和居民留影。”王女士称,虽然没了门牌,但鲁迅故居还是总吸引游客到来。
  金融街街道砖塔胡同居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砖塔胡同面临改造,该工程是西城区整体规划。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9 22:05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