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考报名人数锐减录取率激增至72.3%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6-9 11:21: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广网北京6月9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933万,675万,这是今年高考最重要的两个数字。它们不是出自于前天下午的数学试卷,而是这样一道简单的算术题:2011年高考报名总人数933万,计划招生675万人,全国平均录取率72.3%。
  对于高考,人们总是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可是从08年到今天,报名人数1050万降到933万。而与之相伴的,录取比例却从57%爬到72%。当录取率超过70%的时候,就很难说是竞争很激烈了。
  更重要的是,这样发展下去,当录取率接近80%甚至90%的时候,高考是不是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高校是不是会出现招生困难?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目前还不能预测高考会因为学生减少而消失,但是学生考大学肯定是容易了:
  熊丙奇:学生上大学确实更加容易了,高考竞争的激烈程度有所下降,但是高考“一考定终身”的总体格局还是没有打破。总体上看来,虽然有学生选择弃考,但是从目前高考的组织以及高考在学生升学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来看,高考在很多地方还是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很多学校在评价学生上大学的时候更主要看学生上二本以上的学校,因此高考的独木桥现在逐渐变为名校独木桥、重点大学独木桥,它的竞争还是比较激烈。
  报考人数减少,大学招生人数却还在扩张,今年年全国计划招生人数为675万,五年前,也就是2006年是530万,十年前是260万,十年间大约增加2.6倍。同时高校的数量也在增加,1997年,我国高校1020所,2007年1908所,2010年2305所。熊丙奇表示,当这一切失去了生源的支撑,一些学校将有可能被淘汰。
  熊丙奇:按照目前的生源情况,一些高校可能在未来几年情况很不乐观。依据我们的观察,最先在生源危机影响下可能会破产关门的学校可能就有民办高职高专,民办的本科院校以及公办的高职高专。为什么会如此呢?一方面我们国家有学历情节,很多人认为我还是要读一个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在这样的环境中就面临学历的困境。第二方面,民办的院校教育质量还没有得到真正的社会认可,因此有一批没有办学特色,没有形成它自己比较独特个性的学校有可能在这种竞争中被淘汰出局。
  生源的萎缩,也许最终将给中国的高考和高等教育带来革命性的影响。也许不久的将来,当高校报名人数接近计划招生人数,高考就只是对上哪所学校的判定,中国的高等教育将真正达到普及,人们恍然发现当年设想的各种改革思路竟然都因为生源的萎缩和高校的扩张而实现。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现在我们到了对高考和高等教育进行反思和改革的时候了:
  熊丙奇:高等教育的升学率肯定会进一步的提高,到达90%以上并不是不可能的,有些地方实质上录取率已经达到百分之百了。当我们高等教育的规模达到3000万的规模,我们毛入学率已经超过26%,我们升学率已经超过70%。我们真正要思考高等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以及高考制度的改革,如果我们还是按照传统的模式进行高等教育的管理,有可能就会使得高等教育的生源危机会进一步的发展,错失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进高考制度改革的良机。
  但是,著名教育专家劳凯声也提醒,所谓录取率接近100%是指报名考生与录取人数的比例,而这个数字在适龄青年总人数当中还占一个很小的比例,因此还不能说我国高等教育完全普及。
  劳凯声:我觉得不会的,在世界上也没有一个国家达到百分之百。坦率说,中国现在的录取率还不够高,我们所看到的所谓80%、90%,在北京去年是1:1.2这个录取率是相当的高,但是不要忘了,这个1.2只占了18岁到22岁的人人口当中的20%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2 07:06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