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国加紧占据网络制高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6-3 10:08: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据悉,美国五角大楼即将出台一份关于网络战争的新战略文件。根据这一新战略,从外国向美国计算机系统发起的攻击将被视为战争行为,美国将对此类攻击进行包括传统军事打击在内的报复。这一事态再次表明,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美国正以一系列战略举措试图独占全球网络空间霸主地位,并一手制定网络战争游戏规则,以抢占未来网络战争制高点。

  制定“震慑”战略

  美国有关部门一直就如何针对网络空间制定“震慑”战略进行研讨。该战略的思路与上世纪的“核威慑”战略类似。美国高官透露说,即将出台的新战略表明,任何威胁平民伤亡的网络攻击,如切断电力供应、使医院和其他紧急情况应对机构运转瘫痪等,均将被视为侵略行为。美国总统可据具体情形宣布采取经济制裁乃至军事打击等措施。

  一位美国军方人士称,五角大楼即将出台的新战略意味着“如果你关掉我们的电网,我们也许会向你们的烟囱里发射一枚导弹”。如果一名黑客对美国核反应堆、地铁或石油管道构成了威胁,美国将其视为敌国军队对这些设施造成的威胁。五角大楼希图借助这一新战略对潜在敌人进行威慑,让其明白通过互联网攻击美国会有什么后果。

  近来,美国围绕网络战略动作不断。5月16日,白宫协同国务院、司法部、商务部、国土**部和国防部等公布了题为《网络空间国际战略》的文件。这份文件称美国将通过多边和双边合作确立新的国际行为准则,加强网络防御的能力,减少针对美国政府、企业,尤其是对军方网络的入侵。在这份文件中,美国将网络自由和网络安全挂钩,表示如果网络攻击威胁到美国国家安全,将不惜动用军事力量。美国保留一切回应重大网络攻击的所有必要方式,包括外交、信息技术、军事和经济手段。美国将建立和加强同北约等军事盟友之间的合作,发展进行网络自我防御的共同方式方法,以应对来自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主体对网络安全的潜在威胁。

  美国接连出台的互联网政策文件凸显“两手战略”,一方面以所谓“网络自由”作为其全球外交的重要辅助手段,继续在西亚北非等地政治风波中呼风唤雨,另一方面以“网络安全”为由打压竞争对手,以维护自身安全。

  开发网络武器

  此间有媒体报道称,美国军火巨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信息系统5月21日遭网络黑客袭击。由于反应及时,公司客户、项目及员工的信息没有蒙受重大损失。奥巴马总统就此专门听取了五角大楼的情况说明。

  有消息称,美国五角大楼已制定了一份网络武器和工具清单,其中包括能破坏对手重要网络的电脑病毒,这份清单对美国如何开展网络战争提供了依据。网络武器清单在数月前已投入使用,并已得到美国中央情报局等机构的认可。这份清单将网络武器的使用分为全球、区域和敌对地区3个等级。全球范围内的行动属最高等级行动,行动的附带后果最难以预测。在敌对区域以外或美国不处于战争状态时使用任何网络武器,都被称为“直接行动”,需要得到总统的批准。这份清单表明,军方需要总统的授权才能入侵外国电脑网络,留下日后可激活的病毒。

  不过,如果军方入侵外国电脑网络开展一些其他活动时,则不需经总统的授权,这些活动包括研究对手的网络袭击能力、检查供电站或其他机构的运作方式。美军网络部队还可以不经总统授权为日后病毒袭击做下标记。实际上,美国已将部分网络战争武器投入使用。据悉,去年为了使伊朗核设施瘫痪,美国就向伊朗相关计算机系统植入了“STUXNET”病毒。尽管美国官方对此不予承认,但许多信息专家对此深信不疑。

  此间有分析指出,美国将网络攻击视为战争行为之举,使得美国朝着网络空间军事化迈出重要一步,对现行国际法体系具有深远的影响。联合国出版物《追寻网络和平》作者之一乔迪·韦斯特比说:“网络时代诸如此类的恫吓会在美国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因为它可能会激起更多针对美国基础设施的网络袭击,那会给美国平民带来严重灾难。”她主张更多地从外交上努力加强政府间合作而不是拓宽军事选择余地。

  另有一些网络专家警告说,这项新战略将很难执行,而且会加剧互联网的军事化。网络攻击行踪不定,难以找出其发源地,因此往往无法确定是谁在幕后指使。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7 07:41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