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艳丽与“国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24 10:51: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式元素是Maryma塑造声誉的绝佳招牌。她的客户名单上有英国球星大卫·贝克汉姆、美国音乐教父昆西·琼斯,迪拜首领谢赫·穆罕默德以及中东王室成员

  【《中国企业家》杂志】(记者 房煜)这是博鳌2011亚洲经济论坛期间,在博鳌主会场二层一隅的茶歇处。从二楼俯身向下望,人头攒动,以男性为主的各国政商精英在会场中构建了一个深色西装的凝重世界。
  马艳丽偏不。她和她的Maryma俏生生地插进来,改变这一切。她裹着一抹尤其抢眼的鲜红色从人群中走过来,近了,看得清是件黑丝绒滚边的红色立领唐装—正是她受邀给博鳌的青年领袖设计的服装的女款。她还嫌自己178cm的身高不够,再蹬一双高达12cm的鱼嘴跟鞋,夺目得很。
  受博鳌论坛秘书处邀请,高级时装定制品牌Maryma担纲2011博鳌论坛的服装定制和整体形象设计,尤其要为运动员姚明、新浪公司CEO曹国伟、腾讯总裁刘炽平、霍英东基金会助理总裁霍启刚和马艳丽自己等25位亚洲青年领袖圆桌会议的成员们配装。
  “他们(博鳌论坛)想突破,所以找到我。”马艳丽说。在业界,Maryma素来有服装设计风格大胆,敢于突破常规的口碑。
  在2003年创设自己的时装定制品牌之前,马艳丽当过专业皮划艇运动员、职业模特。凭借自己在体育、时尚界的资源,几年间,她已经拥有中国歌手谭晶、好莱坞影星布鲁斯南、中东王室等许多政、商、时尚界的高端客户。
  除了“突破”,另一个选择马艳丽的理由,是组织者希望借这个本土奢侈品牌与亚洲青年领袖们的联合影响力,在博鳌论坛这个中国主办、聚合了全球政商精英的高端论坛里,突破西装一统天下的格局,输出更多的中国文化。
  马艳丽身上这件唐装,正是本土设计们展现的小小国际雄心。但跟她交给主办方的正式版不同,她自己这件在开襟处用三粒黑色盘扣紧紧锁住—比正式版多出两粒—衬出姣好身材,也衬出一个模特出身的女设计师特意留给自己的小小独到。
  中式突破
  在给青年领袖们设计的制服里,马艳丽有意识地做了体贴的创新:她在上装下摆加了一个叠层面料,并在衣服两侧加了个喇叭形的褶子。这本来是中式服装里从未有过的。“我是想到有的客人可能胯比较宽,这样加叠层的话,刚好下摆有一个A型,视觉上能起到收一下胯的效果。”这种跨界汲取灵感,让嘉宾们感受到小小的周到,正是主办方期望中的适度“突破”。
  类似的跨界创意,她还在给英国球星贝克汉姆做中式球衣时发挥过。2007年,Maryma接到过来自摩托罗拉的一个紧急邀约,请她在4天内为其V8手机的代言人贝克汉姆设计两身中式的运动球衣,并要在衣服上绣出“贝感睿智”几个切合产品定位的篆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1-5-24 10:51:48 | 只看该作者

【马艳丽穿着自己设计的红色立领唐装,亭亭玉立】

【马艳丽穿插在深色西装的凝重世界里】
  马艳丽从自己母亲惯常穿的中式旗袍中获得了灵感,她拿出的作品让有个时尚达妻的贝克汉姆也连声惊叹:这件衣服一改运动装拉链直上直下的传统做法,从领部开始改为曲线拉链, 使衣服正面的四个篆字保持了完整,没有***感。
  中式元素正是Maryma这类本土时装品牌在全世界塑造声誉的绝佳招牌。Maryma的客户名单上有英国球星大卫·贝克汉姆、美国音乐教父昆西·琼斯,也有迪拜首领谢赫·穆罕默德以及中东王室成员,几乎每一个都对山水画、汉字迷恋不已,对手绣、刺绣、平绣等不同针法也很偏爱。“用中文在客人的领口绣一个中文名字,不同的绣法,有时候看着是平的,摸上去却很立体,他们就非常惊叹,觉得很有东方文化。”
  在给007的扮演者皮尔斯·布鲁斯南设计服装时,马艳丽沿用了中国传统的中山装风格,给其定制一件深蓝色的改良款中山装,对方非常喜欢。
  她从不掩饰自己对中山装的热爱。马艳丽认为,很多年以前,孙中山先生倡导的中山装,一度成为中国正式场合必备的服装,号称“国服”。那么现在,什么是中国的国服呢?
  对于自己的国外客户,马艳丽总是勇敢地推销自己设计中的中国元素,“他找到我,首先已经表明,对我有信任,了解我的设计风格。也说明我们品牌的优势和特点对他有吸引力。”
  在用自己的设计风格塑造客户形象时,马艳丽并不担心有所冒犯。但这种情况也不是百分百适用。
  曾经有一次,一位主持人请马艳丽设计一套服装,以参加一个颁奖晚会。马艳丽心想,主持人、艺人这些职业对于个性的需求更为突出。“她们希望自己亮相的时候,有一个独特的风格。”马艳丽根据这位主持人的特点,为她设计了一套偏中性风格的衣服,设计方案出来时,对方非常满意。但等真正的成衣穿在身上时,这位主持人望着镜子不停问马艳丽:“这是我吗?”
  “从我的角度来看,我觉得非常漂亮。”事后,马艳丽对品牌个性与客户心理做了反思,“但是对她来讲,突然变得很中性、帅气,风格的跨度稍微有点大,心理上可能遭遇一个转变。”此后,面对已经形成固定穿衣习惯的客户,她会谨慎很多。
  向客户学习,马艳丽摸索出了一整套服装定制的设计工艺流程。其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全面了解客户的信息。“现在我们有一个系统支持,比如说不同群体来,我们会给你整理一个整套档案:你的身高、体重、肤色、发型,所有的体型特点,你的种种喜好,甚至你喜欢吃什么。”
  “喜欢吃什么也重要吗?”我有些好奇。
  “通过这些生活习惯,你能看出人的性格。”马艳丽解释说,“如果你的性格是一个非常豪爽的人,那我们做设计的时候,一定会避免小鸟依人的感觉。”
  发掘本土品位
  马艳丽并非时装设计的科班出身。她因为腰部受伤从运动员转型做模特后,1995年在上海拿到了首届国际时装模特大赛冠军。当时的她,就已经开始考虑“后模特时代”的出路。“可能从小独立惯了,总觉得说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应该提前有一些准备,有一些设想。”
  “对我来讲,可能最熟悉的领域还是服装,我对服装和时尚更容易去把控一些。选择服装设计,是走了一个捷径,即从架设美丽到创造美丽,因为我当过模特,什么衣服好,穿上会漂亮,我有直观的感觉。”
  没有受过科班教育也让她无羁绊。她曾在一次时装展示会上,要来一卡车的沙子裹着布铺在场地上,让身穿硬朗风格牛仔服的模特光着脚走在上面,引起轰动大获成功。
  2005年,她开始“嗅”到了高级服装定制市场在中国崛起的气息,立即着手启动高级时装定制生意。“那时,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高级定制,也没有统一的理解。”马艳丽说。
  她和中国的高端定制市场一起成长,从熟悉的体育圈、演艺圈,慢慢把生意扩大到政界和商界。几年磨合之下,她总结出了自己对精英圈子的服装需求理解:“我们的客户群主要是商界、政界和文艺界。”
  商务服装需求主要是套装、小礼服。“现在Party特别多,应运而生的一个需求是,白天可以穿这身衣服上班,晚上在着装基础上稍微变化一下,就能直接去Party。就是说,客户希望同一身衣服的利用率高。”马艳丽举例说,Maryma会给这样的女客们设计西装加晚礼服式的套裙。
  政界对服装的第一需求是稳重。“面料、色彩的选择,设计上的服务,都需要相对稳重、优雅,不要太过于Fashion。”
  对于演艺圈,马艳丽则能放开来大胆发挥。“对艺人,完全就是根据他个人的优点、他出席的场合特点来做设计。”
  在男性占主导的精英圈里,设计师们很难找到发挥空间。但马艳丽也碰到过不少品位令她眼睛一亮的男性客户。“我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一些东西。”说起来,马艳丽津津乐道。“袖长、衣服的长度、领结的打法,有的男人很爱去钻研这个。”
  不同国籍男性的着装细节要求,她都是从客户身上学来的:意大利男人要求西裤也超短、修身;美国男人则喜欢西裤宽松一些,裤长能盖住脚面再多出一个褶。
  尽管设计心得颇多,不过马艳丽也认为,现在高级服装定制的话语权仍在西方市场,正因为此,高级服装定制并非Maryma的唯一业务,其服装设计中包括面向中端人群的设计。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马艳丽发现Maryma的业务量不减反增。这让她意识到,中国作为奢侈品消费的新兴市场,已成为国际定制品牌争夺的焦点。
  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初起之时,就连初进中国的欧洲大牌们也还摸不清这块市场的路数,他们当初只是把时尚编辑当作免费宣传员。而现在,不少的品牌在打折时会将消息及时传递给时尚杂志的编辑们,因为他们已是奢侈品牌的重要客户群体。
  稚嫩的新兴本土设计在时装定制行业权威性和引导性上,还是弱于西方前辈。马艳丽清楚,自己最有优势的地方,仍是设计中的中国元素。“只有与本土文化的结合才能诞生出自己的潮流与风尚。”她坚信,未来10年,中国的高级定制将逐渐掌握行业话语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27 03:49 , Processed in 0.18750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