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管理导论笔记 北师大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
公共管理导论笔记
第一章 改革的时代
1.1导言
传统公共行政基石的基本原理
(1)官僚制—韦伯
(2)通过官僚制组织提供服务
(3)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威尔逊
(4)职业官僚队伍
(5)最佳的工作方式—泰勒
(6)公共利益
(7)行政性
罗兹:新公共管理具有下列一些主要观点(新公共管理的某些特征):
(1)注重管理而不是政策,注重绩效评估和效率
(2)将公共官僚制组织划分为一些在用户付费的基础上相互协调的机构
(3)利用准市场化和签约包出工程的方式促进竞争
(4)削减成本
(5)具有一种特别重视产出目标、期限合同、金钱刺激和自主管理的管理风格。
奥斯本盖伯勒《重塑政府》十条原则
(1)大多数企业型政府鼓励提供服务者之间的竞争
(2)授权给公民,将控制权从官僚制组织转移到社区中
(3)在评价其各种机构的绩效时,关注结果而不是投入
(4)以目标而不是规则和规定为导向
(5)重新把服务对象界定为顾客并赋予其选择权
(6)防止问题的发生而不仅仅是补救
(7)致力于赚钱而不仅仅是花钱
(8)实行分析,引入参与管理
(9)宁可采用市场机制而不是官僚机制
(10)不仅重视提供公共服务,而且激励所有的部门——公共的、私人的、志愿的——为解决其社区问题付诸行动
十条原则的作用
(1)是新型政府赖以维持的基本原则
(2)形成一个紧密的结合体,即一种心的政府模式
(3)这些原则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能解决我们在官僚制政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戈尔报告四条原则
(1)减少烦琐、拖拉的办事程序,“从人人为遵守规定而负责的体制转变为人人为取得结果而负责的体制”
(2)顾客为上,
(3)授予下属取得成果的权力
(4)回归本元,“产生一个花费少、成效好的政府”
凯登认为,官僚制传统影响受到种种指责,集中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官僚制糟糕的绩效
(2)日常管理中令人厌烦的限制
(3)极不方便的烦琐
(4)拖拉的办事程序
(5)脸色难看的官员
(6)恶劣的服务和贪污行为
1.2 行政与管理
行政与管理区别
(1)牛津词典认为,行政是一种行政执行行为,对各种食物进行管理,或对执行、运用或处理进行指导或监督;管理是通过某个人自己的行为处理、控制事物的过程,实行监督
(2)韦伯斯特词典认为,行政与上一样;管理是在对结果负责的情况下计划、组织、协调、指挥、控制、监督任何工业或企业计划或活动的执行职能,明智的运用各种手段以实现某一目标
(3)拉丁词源,行政即进行服务、治理;管理是亲自控制
(4)其他专业词典认为,行政还包括,与保留记录和信息处理有关的活动;日常文书工作,与执行他人制定的规定、程序和政策有关的活动;管理则是执行某种任务的过程、活动或研究,这种任务是以实现既定目标的方式保证完成许多不同的活动,特别是创造并维持一群人的努力整合起来以实现所需目标的种种条件。
(5)综上所述,行政基本上是指服从指令和服务,而管理则指A取得某些结果B取得这些结果的管理者的个人责任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区别
(1)公共行政注重的是过程、程序和符合规定
(2)公共管理注重的是取得结果和为此负有的责任
1.3 公共部门的研究
*罗森布罗姆关于公共行政的定义:公共行政是采用管理的、政治的和法律的理论和过程以完成立法的、执行的和司法的政治指令,为整个社会或其某个部分的需要行使管制和服务的职能。
*奥特、海德、沙夫利兹把公共管理看做是范围更大的公共行政或公共事务的一个分支:“是一套实用方法的艺术和科学,适用于公共行政的方案设计与组织重组、政策与管理计划,通过预算体制进行资源配置、财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进行项目评估与审查”
1.4 变革的紧迫问题
*变革的紧迫问题
(1)对公共部门的抨击
(2)经济理论的变革
(3)私营部门的变革
(4)技术变革
*公共部门在三个方面受到抨击
(1)规模,政府过于庞大,浪费了过多的紧缺资源
(2)范围,政府介入的活动过多,其中许多活动可以又其他可选择的备用方法
(3)方法,由于官僚制正变成一种极不受欢迎的社会组织形式,政府的方法受到持续不断的抨击。人们认为,官僚制的方法会造成工作的无起色和效率低下
*公共部门受到抨击所产生的结果是
(1)削减政府
(2)改变其管理方式
*经济理论的变革
(1)公共选择理论
(2)委托/代理人理论
(3)交易成本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
(1)定义:
(2)主要假定是以完全理性为基础的(胡萝卜加大棒支配行为的假定)
(3)主要观点:官僚和任何其他人一样,不是受到公共利益的激励,而被认为是受到其利己的利益激励。官僚制组织的运行状况并不好,因为官僚个人只被认为是牺牲其机构的利益而使其个人效益最大化;他们是使其个人福利而不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政治家们并不值得信任,他们只是为了追求选票或是金钱的最大化。
(4)公共选择理论家们一般断定,“最好的”结果应是市场力量的作用最大化,政府的作用则相应减少。他们认为私人市场要优于政府或政治市场。如果减少政府在提供商品和服务方面的作用,整个经济将会从中受益。市场与无人负责的官僚制相反,具有更好的责任机制。
(5)公共选择理论的备选方案,允许竞争和选择,尽可能使许多活动返回到私营部门。
(6)公共选择理论产生并运用到政府环境中的结果较为复杂。A弊端:个人理性的假定过于宽泛,忽视公务员的任何无私行为或公共精神,另外还存在着如何划分公共与私人之间的界限等问题B利:指出问题,提出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为公共部门推出某些活动领域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对结果的预测使人们更好的把目标定在指出问题上。
*委托/代理人理论
(1)发展:是针对私营部门中的问题发展起来的
(2)旨在说明:私人公司中管理者和股东的目标之间经常出现的偏差
(3)一般代理问题的特征:委托人试图为代理人建立一种刺激机制,使其行为最大限度地有利于实现委托人的目标,代理人作出决策则对委托人有影响,在建立上述刺激结构时,存在的困难源于两个因素,A委托人的目标和代理人的目标典型的存在偏差;B委托人和代理人所得到的信息存在差异
(4)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利益如何产生偏差及如何解决这种偏差。股东追求的是利润的最大化,而管理者——他们的代理人——追求的则是长期发展和个人有较高的薪金。委托人/代理人理论试图制定使代理人为委托人的利益行动的刺激计划。代理人的活动需要受到股东的监管,为了保证代理人的行动服从委托人的愿望,代理人应有某些合同,以便详细说明他们的义务和权力。
(5)委托人/代理人理论在公共部门的运用结果与在私营部门中的运用结果相比较,在责任机制方面又一定的难度。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A难以确定谁是委托人,难以发现他们真正的愿望。公共服务的委托人——所有者——是选民,但是他们的利益非常分散,以至于不可能有效地控制代理人——公共管理者。B对于代理人来说,在任何情况下都难以确定每一个委托人可能希望他们做什么。C没有对利润动机的严重影响,没有股票市场,没有可与破产相提并论的事情。若委托人没有适当的手段确保代理人实现他们的愿望,代理人极少付诸行动。
(6)公共部门代理问题解决方法:主张公共部门尽可能多的对外签订合同。
*交易成本理论
威廉姆森认为,该理论对交易没有成本的概念提出了挑战,并且阐明了在何种环境中,公司可能会偏好市场检验或签订合同的方法而不仅仅局限于在公司内部完成某些工作。在公共部门中,如果采用对外签约的行使来降低行政经费并且造成某种竞争,将有可能使某些交易只付出较低的成本。
*私营部门的变革
(1)竞争
私营部门中的变革与公共部门中发生的变革是彼此相关的。波特认为,有四种相互关联的力量将会使变革趋势加速,改进组织中不同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高他们的绩效水平。A多样化的哲学正在发生变化,转为强调相互联系的多样化;B因为增长缓慢和全球化竞争加剧,造成了更为困难的环境,使企业的重点从增长转向绩效;C技术变革加强了企业间的相互联系,特别是在电子和信息技术方面更容易实现这种变革;由于越来越多的公司寻求建立企业间的相互联系,多方位的竞争日益加剧。
(2)全球化
(3)能力
*技术变革
(1)信息技术使等级制本身发生变革,也使管理发生变革.A由于在处理和传递信息方面减少了对中层管理环节的需要,可以使等级制度变得扁平一些;B各种档案采用电子化方式保存,同时从许多不同的途径进行查阅,公共沟通也实现了电子化,办公室及其管理必须进行改革。
1.5削弱官僚制
*20世纪公共服务方面最大规模的改革,实际上存在着两种独立进行的变革
(1)公共部门向市场化发展的趋势,将公共活动转入私营部门
(2)脱离官僚制,不再把它作为公共部门内的组织原则
(3)二者是关联的,市场化是以官僚制失灵为前提的,依靠市场提供服务是人们所寻求的替代官僚制的主要手段。
1.6结论
*新公共管理为什么能够取代传统的公共行政,原因解释如下。
(1)公共服务的管理职能强于行政职能的现实;
(2)对政府规模和范围的抨击引起的反应;
(3)经济理论的变革;
(4)私营部门发生的相应变化;
(5)旧的模式已经不再发挥作用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