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结束
第一编 政治与政治学
马克思主义
政治本质上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
政治学就是研究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是社会科学的重要学科
第一章 政治
第一节 政治的涵义
一、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分析
(一)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
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道德政治观
1.孔子:“政者
正也
”-仁义礼智信
柏拉图: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
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
亚里士多德:国家等同“最高的善”
是人们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2.道德政治观的根本弱点:
(1) 从哲学思辨出发
具有浓厚的“神秘和思辨的色彩”;
(2) 掩盖了社会阶级对立和利益冲突
(二)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或外化
-----神权政治观
1.“君受神权”、“天人感应”
托马斯.阿奎那:
黑格尔:绝对精神
2.有客观唯心主义性质
(三)政治是对于权力的追求和运用
1. 法家-韩非:政治就是用权
马基雅佛利(意大利):政治是夺取权力、掌握权力的必要方法的总和
马克斯.韦伯(德国):政治意指力求分享权利或力求影响力的分配
哈罗德.拉斯韦尔(美):权力的形成和分配
2. 权力政治观: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恩格斯)
(四)政治是一种管理活动
1. 孙中山:“政就是众人的事
治就是管理
管理众人的事
便是政治
”
吴恩裕:政治乃是用用公共的强制力对于众人之事的治理
G.庞顿和P.吉尔(美):政治活动可以被认为是与对人地集体活动的管理联系在一起的
麦肯齐(英):政治是参加一个社会的全面的管理的进程
2. 众人管理政治观的特点:
政治的公共性;政治的管理性
(五)其他观点:
政治是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的过程;
政治是人们从事社会活动的方式、方法和途径
二、克思主义政治观
(一)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
(二)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三)在阶级社会中
国家政权关系到政治的主要的和根本的问题
(四)政治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三、政治的定义
(一)政治的涵义
政治的涵义: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
人们围绕着特定利益
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一种社会关系
1. 强调了社会政治关系是围绕着一切特定利益
借助于一切社会公共权力而形成的;
2. 强调了一切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实现和形成的利益要求何社会关系才具有政治性;
3. 指出了政治的全部本质内容
(1) 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出发
(2) 政治的本质包括了利益、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三个基本方面
①首先包含人们的利益关系
政治关系的基础;
②包含人们的政治权力关系
是政治生活中的一种力量对比和相互作用关系;
③包含着人们的政治权利关系
体现着人们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分配关系
第二节 政治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地位
一、政治的起源和发展
无政治社会、以非阶级利益差别和公共利益的维护和管理为主要特征的政治社会
以阶级利益对抗和政治统治为主要特征的政治社会
以非阶级性的利益差别的协和公共利益维护和实现为主要特征的政治社会
无政治社会
二、政治的社会地位
(一)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1. 政治是由社会经济决定的
是社会经济地集中反映:
①经济社会的性质决定社会政治的性质;
②社会经济的生产、交换方式决定着社会政治活动的原则、方式和社会政治组织的构成方式;
③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着社会政治的发展
2.政治对社会经济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二)政治与法律的关系
1. 共同点:都是上层建筑;共同服务于政治统治阶级和集团的利益
2. 区别:
①法律是由特定的政治权力机关制定和认定的社会规范;②法律依靠特定的政治权力强制实施
必须以特定的政治权力作为其力量后盾;③法律必须在相对稳定的社会和政治发挥作用;
3.法律的反作用
使之合法化
(三)政治与宗教的关系
1. 政教合一
2. 逐渐分离
(四)政治与道德
1.区别:
①道德是社会形态;②道德不具强制性;③道德常以个人为作用对象
2.联系:
①使之为统治者服务;②道德对政治也有积极作用
第二章 政治学
第一节 政治学的涵义和内容构成
一、政治学的涵义
(一)政治学的涵义
1.一般说法
(1)政治学的研究国家问题地科学
(2)政治学是研究社会公共权力地获得和运用的科学
(3)政治学是对公共事务、众人之事的管理的研究
2.本书的观点
政治学就是研究政治这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即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1)政治学是以政治关系作为研究对象;
(2)政治学以探求政治关系的发展规律作为自己的目标和任务;
(3)政治学是一门科学
(二)政治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 政治学与哲学
2. 政治学与经济学
3. 政治学与科学社会主义
4. 政治学与法学
5. 政治学与法学
二、政治学的构成
(一)大分类
1.按性质分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和非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2.按功能分
政治学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
3.按角度和层次分
宏观政治学和 微观政治学
4.按研究对象的状况分
静态政治学和动态政治学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技术分类
1. 政治学基本理论
2. 政治思想
3. 政治制度
4. 行政管理
5. 国际政治
(三)政治学的特点
1. 抽象性
2. 一般性
3. 基础性
(四)政治学理论的作用和意义
1. 作为社会政治文化地核心组成部分
对盛会政治生活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2. 作为政治认识的理论、原则和方法
对于提高人们正确认识政治现象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3. 作为政治科学的理论灵魂和思想精华
对于政治学的科学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第二节 政治学的发展
一、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一)奴隶社会的政治学说
柏拉图《理想国》和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1)维护奴隶主统治和奴隶制国家;强调政治的目的和最高取向在于特定的伦理价值;以古希腊的城邦国家作为研究背景或分析对象
(2)前者思辨
后者以资料为据;亚里士多德是西方政治学的创始人
(二)封建社会的政治学说
A .奥古斯丁《论神之都》和托马斯.阿奎那《论君主政治》、《神学大全》
(1)鼓吹神创等级制
以维护封建政治秩序;强调君权神授
以证明教权高于王权
同时给王权加上神圣的光环;主张信仰高于理性
以宗教教义为判别是非的标准
(2)蒙昧主义、禁锢主义
(三)自由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时期的政治学
1.14世纪始于
马基雅否利(意大利)《君主论》和博丹(法)《共和六论》
以政治权力为政治研究的核心取向
创立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主权理论
2.17、8世纪
格老秀斯(荷)、斯宾若莎(荷)、霍布斯(英)、洛克(英)、伏尔泰(法)、孟德斯鸠(法)、卢梭(法)、杰佛孙(美)、潘恩(美)、汉密尔顿(美)
强烈、全面地批判封建的社会政治制度和观念
创造了自然法
并提出了社会契约
天赋人权论
正义、平等、自由、民主理论;提出了政治权力、构建政体的若干原则
形成了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方案
3.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
边沁《政府简论》《道德与立法的原理》、穆勒《论自由》《功利主义》-功利主义、自由主义政治思想
强调个人自由
反对政府干预私人活动
孔德《实证政治体系》、斯宾塞《社会静力学》-社会实证主义政治学说
标志着资产阶级由革命转向庸俗
4.托马斯.莫尔(英)、康珀内拉(意)、梅叶(法)、摩莱里(法)、马布利(法)、圣西门(法)、傅立叶(法)、欧文(英)--空想社会主义
拼击资本主义私有制
主张建立社会共有、共同劳动、和谐一致的共和国
(马克思主义政治社会学说的源泉)
(四)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政治学说
1.西方政治学的两个发展方向:
(1)政治理论方向:①派别众多
学派林立
思潮纷杂;②方法体系多样;③理论地位下降
理论发展衰微
(2)行为主义政治学
行为主义政治学的主要特点:
①以政治行为和行为互动作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②注重政治研究形式和手段的精确化、数量化;
③强调以以经验分析为核心内容的实证性政治研究
主张政治研究应是经验性和描述性的;
④认为政治学价值中立;
⑤形成了形形色色的政治学说;
⑥分析在于政治的“实然”
怎样进行统治和权力分配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产生及其特点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产生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特点
1.科学性
2.阶级性
3.革命性
4.实践性
三、中国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一)奴隶社会的政治思想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学说
(三)封建社会的政治学说
(四)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政治学
国际关系论坛www.newslist.com.cn
(五)社会主义时期的政治学
第三节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基本哲学原则
1. 唯物辩证法
2. 辩证法对于矛盾的研究
是政治学其他一切方法的基础
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根本方法
①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结合;
②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的结合;
③价值分析和事实分析的统一;
④个案分析和一般分析的结合;
⑤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比较分析的基础
1.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基本角度
2.历史分析方法
3.经济分析方法
4.阶级分析方法
5.利益分析分析
(三)、注重客观事实
强调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重要方法
二、西方政治学主要研究方法分析
以“事实-价值”的关系为基础
(一)传统的政治学研究方法
1. 哲学研究方法
2. 历史研究方法
3. 机构研究方法和制度研究方法
(二)现代的政治学研究方法
1. 社会学研究方法
2. 经济学研究方法
3. 心理学研究方法
4. 借助自然科学的现代西方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①政治系统分析方法
②政治沟通分析方法
第二编 政治关系
政治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
给予特定的利益要求而形成的
以政治强制力量和权利分配为特征的社会关系
三层递进关系:
1. 首要的和基本的是由特定的社会关系决定的利益关系;
2. 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要求
结成特定的社会政治力量
并在这种力量对比关系中形成政治权力关系
3. 人们依据政治力量的对比即政治关系
确定了人们进行政治利益分配的资格
从而构成了政治权利关系
人类利益的二重性矛盾:实现要求的自我性和实现途径的社会性
1. 任何利益都有着自我实现地本质要求;
2. 任何利益只有在社会中
通过一定的社会途径才能得以实现
这造成了政治权力的制约性、能动性、动态发展性和工具性
在政治权利上还原为政治权利的规范性、自动性、不断发展性和手段性
第一章 利益与政治
第一节 利益的涵义
一、利益的形成和本质
(一)人的利益的形成是一个从人的需要到人的劳动再到社会关系的逻辑过程
1. 利益首先起源于人的需要
2. 利益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
利益三个方面的因素构成:
(1) 利益的心理基础是人们的需要;
(2) 利益是反映着一定阶段上人们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
(3) 利益反映着特定历史阶段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二、利益的内在矛盾性
(一)利益自我实现要求与社会实现途径之间的矛盾
1.自我实现是一切利益的天然本性和基本规定
这源于人的需要自我满足
2.任何利益不仅在社会中形成的
而且必须在社会中
通过特定的社会关系何社会途径才能实现
3.该矛盾对利益本身、利益关系和政治生活的意义
①对利益本身
它决定和影响着利益内含地其他矛盾的产生和发展;
②对利益关系
它使社会利益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成为必要和可能;
③对政治生活
人们在利益关系中形成的共同利益和利益矛盾
则是人类社会全部政治关系和政治生活的基础;它还铸成了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最为基本的特性
(二)利益形式的主观性和利益内容的客观性之间的矛盾
(三)利益的目标性和手段性之间的矛盾
(四)利益的具体有限性与利益发展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二节 利益关系
一、利益关系的涵义
(一)利益关系:就是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利益主体的利益所包含的基本矛盾和双重性的外化和展开
是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的基本矛盾和双重性的相互作用和社会体现
1.利益主体: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
2.利益关系包括利益主体之间纵横两个方向上的利益联系
①纵向上
包括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之间、不同层次地社会群体利益之间以及个人利益、群体利益何社会利益之间地联系
②横向上
包括个人与个人之间、同一层次的社会群体之间乃至社会与社会之间的利益联系
二、共同利益
(一)共同利益的涵义和特点
1. 共同利益的涵义
2. 共同利益的特点
(1)客观性
(2)独立性
(3)稳定性
(4)相对性
(5)群体性
(二)不同的共同利益
(1)集体利益
(2)集团利益
(3)阶层利益
(4)阶级利益
(5)民族利益
(6)社会利益
三、利益矛盾
利益矛盾:指的是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之间以及它们与共同利益之间的差异性和对立性的一面
包括两个向上方面:
①利益矛盾是指同一层次上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横向矛盾;
②利益矛盾又指不同层次上利益主体的利益之间矛盾-纵向矛盾
(一)横向利益矛盾
1.横向矛盾发生依赖的两个条件:
(1)两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差别;
(2)对同一利益客体都有要求----主观条件
2.造成利益主体之间差别的原因
(1)个体的自然差异
(2)劳动分工造成的不同
(3)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不同
(4)民族特点和民族发展水平不同
(5)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3.横向利益存在的两种形态:
(1)对抗性的存在
(2)非对抗性的存在
(3)两者可以转化
(二)纵向利益矛盾
1. 纵向矛盾发生依赖的两个条件
(1)两部分的利益各自的不同特性;
(2)对同一利益主体的利益进行两部分分割时的不合理
2.同一利益主体的两部分利益的不同特性主要表现:
(1)直接性和间接性的差别
(2)局部性和全局性的差别
(3)当前性和长远性的差别
(4)非根本性和根本性的差别
3.解决纵向利益矛盾的途径在于重新合理分割特殊和共同利益
第三节 利益在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利益在政治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利益是人们结成政治关系的出发点
(二)利益关系是政治权利和政治权利形成的基础和条件
(三)利益的内在矛盾决定了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特性
二、利益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一)利益是社会成员政治行为的动因
(二)利益是一切社会政治组织及其制度的基础
(三)利益是社会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源泉
(四)利益矛盾是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二章 政治权力
第一节 政治权力的涵义
一、政治权力的本质
(一)一般的观点
1.中国的
(1)衡量审度;(2)制约别人的能力
2.西方的
(1)霍布斯:权力是行动者与行动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2)罗素:有意努力的产物;
(3)马克斯.韦伯:在社会交往中一个行为者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其他行为者之上的可能性;
(4)拉斯韦尔、卡普兰:权力是施加影响力的特例:这是借助制裁背离拟行政策的行为来影响他人决策的过程;
(二)本书观点
1.政治权力形成的基础在于人们的利益
2.涵义: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
政治权力主体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而拥有的对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能力
3.本质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
形式是特定的公共权力
二、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
(一)客观构成因素
1.生产资料
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必然成为政治权力的主体
2.物质财富
生产资料和物质财富是同一生产过程中的两极
占有生产资料往往导致占有物质财富
3.暴力
(1)暴力的构成要素:暴力执行者、暴力组织和暴力工具
(2)暴力的特殊性:具有相对严密的组织性;机动性;具有直接的强制力
(3)暴力以生产资料和物质财富的占有为自身的存在基础
4.还包括自然资源、所处的地理条件、有益的文化传统、有利的形势变化和时机、政治权力客体的服从心理
(二)主管构成要素
1.能力素质
是政治权力主观因素中最为基本的要素
是使政治权力得以形成和保持的能动的基础
2.身份资格
3.理论和策略
4.组织
5.已有权力、实际政绩
三、政治权力的特性
本质特性:由所属政治权力主体的利益本质决定的
(一) 制约性
1. 制约性是一切政治权利的基础特征
2. 政治权力的制约性来自于政治权力主体利益中实现要求的自我性和实现途径的社会性之间的矛盾
3. 政治权力的制约在不同的方面有不同的表现:
(1) 在社会作用方面
体现为政治权力的统治性和管理性;
(2) 在作用范围方面
体现为政治权力的普遍性
(3) 在作用方向方面
使政治权力对对立力量呈强制性
在对本群体内呈现约束性
(4) 在力量对比关系方面
使之呈现出力量对比的不对称性
(二) 能动性
地址:http://bbs07.newslist.com.cn/t1013552p1 转载请注明本帖地址
※ 来源:国际关系论坛(存档) bbs07.newslist.com.cn
查看详细资料TOP
haitao06
注册时间2005-6-5 TOP 沙发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5-8-31 12:32 只看该作者 文章开始文章结束
xiexie!!!!!!!!!!!!!!!!!!!!!!!!!!!!!!!!!!!
※ 来源:国际关系论坛(存档) bbs07.newslist.com.cn
查看详细资料TOP
blue_icecoffe
注册时间2005-8-16 TOP 板凳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5-9-1 23:49 只看该作者 文章开始文章结束
太强了~!
非常感谢`!
※ 来源:国际关系论坛(存档) bbs07.newslist.com.cn
查看详细资料TOP
haowen19
注册时间2005-9-7 TOP 4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5-9-8 13:45 只看该作者 文章开始文章结束
xiexie 感谢楼主!!!!!!!!!!!!!!!!!!!!!
※ 来源:国际关系论坛(存档) bbs07.newslist.com.cn
查看详细资料TOP
浅潞
注册时间2005-9-5 TOP 5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5-9-9 12:05 只看该作者 文章开始文章结束
谢谢楼主啊
请问4楼的是安师大的吗
※ 来源:国际关系论坛(存档) bbs07.newslist.com.cn
查看详细资料TOP
laowume
注册时间2005-8-6 TOP 6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5-9-11 07:53 只看该作者 文章开始文章结束
楼主 辛苦了:)
怎么只有这么一部分呢?
※ 来源:国际关系论坛(存档) bbs07.newslist.com.cn
查看详细资料TOP
chomehyeon
注册时间2005-3-23 TOP 7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5-10-1 12:53 只看该作者 文章开始xiexie
文章结束
谢谢搂住了
※ 来源:国际关系论坛(存档) bbs07.newslist.com.cn
查看详细资料TOP
zhangxin110
注册时间2005-10-3 TOP 8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5-10-4 04:25 只看该作者 文章开始文章结束
多谢楼主
还有没有啊?
不胜感激!!!!!!!!!!
※ 来源:国际关系论坛(存档) bbs07.newslist.com.cn
查看详细资料TOP
cuiranhkq
注册时间2005-10-3 TOP 9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5-10-6 12:26 只看该作者 文章开始楼主加油啊,还有么
文章结束
楼主加油啊,还有么
感激中
※ 来源:国际关系论坛(存档) bbs07.newslist.com.cn
查看详细资料TOP
lyp812
注册时间2004-10-3 TOP 10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5-10-7 18:45 只看该作者 文章开始文章结束
请问下王浦劬的政治有几版啊!这是95版的吗?
※ 来源:国际关系论坛(存档) bbs07.newslist.com.cn
查看详细资料TOP
qwerty几几
注册时间2005-10-11 TOP 11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5-10-12 17:30 只看该作者 文章开始文章结束
楼主
急需下部分!
麻烦传一下好吗?
谢谢!
您是好人!
※ 来源:国际关系论坛(存档) bbs07.newslist.com.cn
查看详细资料TOP
lyp812
注册时间2004-10-3 TOP 12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5-10-13 19:40 只看该作者 文章开始文章结束
就是怎么没有下面的啊
※ 来源:国际关系论坛(存档) bbs07.newslist.com.cn
查看详细资料TOP
sadan0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