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92|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跪求统计局帮找“111元”的房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5 15:08: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跪求统计局帮找“111元”的房子
来源:合肥在线-江淮晨报 作者:南朔

统计局公布的2010年国民经济核算中对居民消费支出的统计结果,每月住房支出仅为111元,排在衣食住行的末位。(见今日本报A27版报道《我们为房子每月只花111元?》)

有些数据,不看不知道,一看还真的吓一跳。就拿这每月房子的支出来说,按着统计局的数据,平均月支出仅为111元。在你我生活的周边,到底有多少人能每月房子支出仅为111元?

如果是买房的话,中国指数研究院5月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100个城市住宅平均价格为8773元/平方米。按着这个价格来计算,一套90平米的房子差不多要80万,按照70年的土地使用期限,一年的住房折旧费也要1万2左右,具体到月则是1000元,假如这家是三口之家,一人也是三百多元。

如果是租房,那也不会便宜到哪里去。统计显示,今年2月北京的住房租金均价为2965元/月/套。而在一般的二、三线城市,租个两室一厅的房子均价应该在800元以上,即便两人合租,那每月房子支出也应该在400元左右。这同样与月支出111元有巨大的差距。

再说统计局的数据有假或者不真实未免就有些老调重弹了,更悲剧的还在于,说了也等于白说,这种情况下,我们只好发问一句:既然统计局认为房子月支出只要111元,那还是跪求统计局帮找“月支出111元”的房子来得实在些。 南朔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11-5-5 15:10:39 | 只看该作者
江德斌:统计局住的是空中楼阁吗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0年国民经济核算中对居民消费支出的统计结果,我们得知,现在居民每月住房支出仅为111元,排在衣食住行的末位。

地球人都知道,今天不管是买房付按揭,还是租房掏租金,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果在京沪广深等一线城市,租个普通的单身公寓,都已超过千元了。即便是在中小城市,房租也要数百元。

可是,在统计局的2010年报表里,居民“每月住房支出仅为111元”,真是令人不知今夕是何年。现在,连用集装箱改造的移动板房都要几百元一个月,可见统计局那月支111元的房子,大概是传说中的“空中楼阁”了。

其实,统计数据屡屡出错,也不是第一次了。无论是涉及到国计民生的GDP,还是关系到普通民众生活的物价、房价,都曾闹出过不少笑话。那些违背生活常识的统计数据,就算一个普通中学生都能看出破绽来,更遑论汇聚了无数精英人士的统计局。如果坚持要认为这个数据准确,那只能说是把老百姓都当傻瓜忽悠。

据解释,国民经济核算中居民居住类支出等于当期发生的房屋维修支出、折旧费、物业管理费之和,略小于CPI的计算范围。由于是按照多年前较低的房产成本价格折旧体现的房租价格,必然会与当下飙升的房价不合拍。看来,还是要生活在统计局的报表里,才能够享受到真正的“幸福”。 (江德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1-5-5 15:11:24 | 只看该作者
统计局的数字越来越像段子

韩哲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说的是鸡肋,也可能是统计局的数字。不看吧,这是官方和权威的数字,是耗费公帑调查出来的数字;看吧,总觉得是在看随便哪一个国家的数字,反映的好像是人家的CPI或房价,瞅着陌生。

根据统计局公布的2010年国民经济核算中对居民消费支出的统计结果,前四位分别是食品类月支出400元,交通和通信类支出165元,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类支出136元以及衣着类支出120元,而每月住房支出仅为111元,排在了衣食住行的末位。读者请相信自己的眼神,没错,是人民币,不是美元,也不是英镑。

为人性僻耽佳“数”,语不惊人死不休。说实话,统计局的数字和老百姓的感受“天南海北”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上次“2009年国内70个大中城市房价上涨1.5%”的数据被公众揶揄是小数点放错了位置,这次估计要被怀疑是不是少写了一个零。如果统计局拍着胸脯说数字没错,那我猜测这个111元的样本对象可能全部是公务员。

统计局每回都有说法,这回也不例外。按照统计局核算司司长彭志龙的解释,国民经济核算中居民居住类支出的算法和CPI中的居住类支出算法不同,CPI中的居住类支出包括水电气、建房和装修、贷款利率、物业费以及房租四大块,而国民经济核算中的自有住房服务消费等于当期发生的房屋维修支出、折旧费、物业管理费之和。

房租呢?统计局不慌不忙地告诉我们,在国民经济核算的统计口径中,折旧费体现的就是房租的概念。哎,可惜房东大娘不答应。

住房开支一向是老百姓日常花销的大头,要不然也不会有观点指出“消费不足是因为房子消费太足所致”。然而,这样一个常识,却在统计数字中看不出来,几个“反常识”就让统计数字越来越成为娱乐新闻,而不是经济新闻;越来越成为段子的主角,而不是人们经济行为的向导。1月26日,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称,必须坚持不懈地提高统计能力、统计数据质量和政府统计公信力。言犹在耳。看来知行还未来得及合一。

当然,各地区发展程度不同,东部和西部的感受自然不一样,每月住房开支111元,北京人觉得简直是开玩笑,没准某个三四线小城镇小县城的居民觉得还靠谱。可是,北京的住房支出水平代表不了全国,那三四线小城镇小县城的住房支出水平就可以代表全国吗?这一“就低不就高”的统计结果,除非说就是想要这么一个数,否则说不过去。比如,每月111元的住房支出,换来的那可不就是财政部建议的3000元免征额,因为这足够覆盖居民的基本生活开支了,4000元的想法就省省吧。不过,如果统计数据不能反映现实,不能反映真实,那么这个指标存在的意义在哪呢?

我们常说,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可统计数字就算了,还是源于生活而忠于生活吧。毕竟,其不是用来粉饰太平的,对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1-5-5 15:11:32 | 只看该作者
统计局的数字越来越像段子

韩哲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说的是鸡肋,也可能是统计局的数字。不看吧,这是官方和权威的数字,是耗费公帑调查出来的数字;看吧,总觉得是在看随便哪一个国家的数字,反映的好像是人家的CPI或房价,瞅着陌生。

根据统计局公布的2010年国民经济核算中对居民消费支出的统计结果,前四位分别是食品类月支出400元,交通和通信类支出165元,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类支出136元以及衣着类支出120元,而每月住房支出仅为111元,排在了衣食住行的末位。读者请相信自己的眼神,没错,是人民币,不是美元,也不是英镑。

为人性僻耽佳“数”,语不惊人死不休。说实话,统计局的数字和老百姓的感受“天南海北”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上次“2009年国内70个大中城市房价上涨1.5%”的数据被公众揶揄是小数点放错了位置,这次估计要被怀疑是不是少写了一个零。如果统计局拍着胸脯说数字没错,那我猜测这个111元的样本对象可能全部是公务员。

统计局每回都有说法,这回也不例外。按照统计局核算司司长彭志龙的解释,国民经济核算中居民居住类支出的算法和CPI中的居住类支出算法不同,CPI中的居住类支出包括水电气、建房和装修、贷款利率、物业费以及房租四大块,而国民经济核算中的自有住房服务消费等于当期发生的房屋维修支出、折旧费、物业管理费之和。

房租呢?统计局不慌不忙地告诉我们,在国民经济核算的统计口径中,折旧费体现的就是房租的概念。哎,可惜房东大娘不答应。

住房开支一向是老百姓日常花销的大头,要不然也不会有观点指出“消费不足是因为房子消费太足所致”。然而,这样一个常识,却在统计数字中看不出来,几个“反常识”就让统计数字越来越成为娱乐新闻,而不是经济新闻;越来越成为段子的主角,而不是人们经济行为的向导。1月26日,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称,必须坚持不懈地提高统计能力、统计数据质量和政府统计公信力。言犹在耳。看来知行还未来得及合一。

当然,各地区发展程度不同,东部和西部的感受自然不一样,每月住房开支111元,北京人觉得简直是开玩笑,没准某个三四线小城镇小县城的居民觉得还靠谱。可是,北京的住房支出水平代表不了全国,那三四线小城镇小县城的住房支出水平就可以代表全国吗?这一“就低不就高”的统计结果,除非说就是想要这么一个数,否则说不过去。比如,每月111元的住房支出,换来的那可不就是财政部建议的3000元免征额,因为这足够覆盖居民的基本生活开支了,4000元的想法就省省吧。不过,如果统计数据不能反映现实,不能反映真实,那么这个指标存在的意义在哪呢?

我们常说,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可统计数字就算了,还是源于生活而忠于生活吧。毕竟,其不是用来粉饰太平的,对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1-5-5 15:11:43 | 只看该作者
国家统计局澄清说,现行统计的城镇居民居住支出不包括购建房支出和自有住房虚拟租金。

针对居民居住月支出111元的质疑,国家统计局昨晚在官方网站刊登文章进行澄清,文章说,现行统计的城镇居民居住支出不包括购建房支出和自有住房虚拟租金。

昨日,有媒体报道,按照国家统计局核算,201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23元/月,其中人均月住房支出为111元,排在衣食住行末位。

此数据引发广泛争议,有观点指出,在目前房价居高不下,物价上涨的背景下,111元的支出还不够付水电煤和物业费等费用。针对此质疑,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副主任王有捐撰文,就城镇居民人均居住月支出统计的口径、调查方法和注意事项作出说明。

文章说,现行统计的城镇居民居住支出包括:水电燃料费,住房装潢支出,维修用建筑材料支出,租赁房租,取暖费,物业管理费,维修服务费等。不包括购建房支出和自有住房虚拟租金。

关于如何看待人均居住月支出111元这个数据,文章认为,这是一个人均居住支出数。在研究居住支出时,通常以家庭(户)为单位,如果按户计算,2010年城镇居民户均月住房支出为320元。同时,这是一个全国平均数,综合了不同地区、不同城镇、不同收入水平居民的居住支出,是租房户和自有住房户的居住支出的平均数。

文章同时指出,因为居民人均居住支出是一个综合数据,因此,在研究具体问题时要谨慎使用。在综合观察研究居民居住消费水平时,应参照国际标准,把居民自有住房的虚拟租金考虑进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3 20:07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