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JIALEFU再现价格欺诈 "JIALEFU们"为何敢屡罚屡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4 15:22: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标牌上醒目标注45.5元一袋的大米,实际结算时变成64元;3瓶不同的饮料捆绑在一起销售,货架下只有一个价签,结算时却要分别付费;摆放时货不对签……4月26日上午,辽宁省消费者协会联合消费者代表、企业代表和相关部门召开了JIALEFU和乐购超市价格投诉听证会,公布了针对JIALEFU和乐购两家超市企业的专项监督调查结果。调查显示,两家企业6个超市门店涉嫌价格欺诈。
  近日,辽宁省消协工作人员联合媒体记者,对部分商业企业和连锁超市进行了暗访监督调查。整个暗访行动历时一个月,暗访调查10次,抽样调查商品112种。暗访发现,6个超市存在着低价标签高价结算、货不对签、假“捆绑”促销等多种价格欺诈和违规行为。而乐购超市3家店面也存在着多起类似价格违规、欺诈行为。
  低价标签,高价结算。4月20日,在JIALEFU沈阳文化店,调查人员发现,“王老吉”凉茶利乐包标注1.9元/包,实际结算2.5元/包。
  “捆绑”销售,分别计价。4月19日,在JIALEFU沈阳富民桥店,调查人员发现,“热带果粒”、“雪碧”和“果粒奶优”捆绑在一起销售,标注价格为5.75元,实际结算价格为“热带果粒”5.75元、“雪碧”4.1元。
  对消费者的现场投诉以及辽宁省消费者协会的暗访调查,JIALEFU、乐购在沈阳多家门店的代表并未提出异议,并表示向消费者道歉、依法进行赔偿和进行整改。但他们无一例外,都把出现价格违法行为的原因归结为管理问题和个别促销员的素质问题。(人民日报沈阳4月28日电/记者何勇、任胜利)
  “JIALEFU们”,为何敢屡罚屡犯?
  俗话说“买家哪有卖家精”,但沈阳JIALEFU,这次似乎有点精“过”了。
  低价标签、高价结算,捆绑销售、分别埋单……在国家发改委刚处罚多家JIALEFU门店后不久,他们就敢故伎重演,着实让人不解。
  近日,国家发改委部署各地价格主管部门,对部分省会城市进行检查发现,不少JIALEFU这样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又玩起了价格猫腻,有的甚至优惠折扣价高于原价。
  这些商家之所以不顾自身信誉,一再进行价格欺诈,主因无非是消费者维权成本过高,而企业违法成本不高。
  一方面,消费者在被价格欺诈后,维权成本高昂,相形之下,即便获得赔偿,回报也不高。这导致多数消费者遇到类似事件往往自认倒霉,助长了不良商家的欺诈之风。
  另一方面,市场监管不严,滋生不良商家侥幸心理。物价局作为主管部门,执法力量较为单一,而监管对象点多面广,难以形成长期有效的监管。
  法律法规过于滞后,是致使商家违法成本过低的更深层次原因。我国《价格法》是1997年制定,1998年开始执行的。随着经济发展,当时制定的相关处罚办法,今天看来明显偏低。
  企业价格违法,即便被执法部门抓住,按照《价格法》规定,也仅是“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对年利润数亿元、数十亿元的大企业而言,似乎不痛不痒。
  因此,不少律师呼吁,如修改相关法律法规,对于价格违法的商家罚款应该从重。打个比方说,由于价格欺诈,超市从单个商品中非法获利5元,查明超市在销售10万件该商品后,相关执法单位在进行处罚时就应该按照同一种商品非法获利总额的5倍为计算方法给予相应处罚。
  另外,动用行政手段,建立商家诚信体系也不失为制约商家价格违法的一种办法。对于屡教不改、屡罚屡犯的不良商家,给予不诚信警示;必要时,建立违法企业退出机制。
  环境影响企业,也能塑造企业,只有尽快从行政监管、法律法规方面,提高违法成本,建立起让守法者得利,违法者胆寒的经营环境、市场环境和法制环境,才能从根本上遏制频频上演的价格欺诈。(鲁 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9 02:16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