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程远:"交法"面前人人平等 "霸王车"不能享有特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4-7 12:01: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程远车业周评:
  欣闻北京市交管部门开展“交通秩序整治春季特别行动”,重点整顿“霸王车”,不仅重罚还要曝光,可以说是顺乎民意,大块人心的好事。
  现在北京人出行最担心的是拥堵,最痛苦的也是拥堵。对于拥堵的原因,大家众口一词说是因为车子多了。没错,路上车多,的确是造成拥堵的一大原因,但是大家往往忽略了另一个原因,那就是不遵守交通法规,它造成交通事故和秩序混乱,罪责难逃。我们注意观察一下,即使是一次最轻微的刮蹭,也可能造成严重的拥堵。因为事故车主会下车检查车子,商讨赔付办法,甚至还会站在路当中打电话报警,一般都会占据两条车道,造成10分钟甚至更久的拥堵。据专家调查分析,这10分钟的纠结,就能造成一公里以上的拥堵,而疏通这一公里的拥堵往往需要一个小时。可以想一下,这一个小时能通过多少车?一个小事故等于在道路上增加了一千多辆车。所以,整顿交通秩序,减少事故发生,是一条投入成本较少,却能立竿见影地改善交通状态的捷径,北京交管部门算是抓到点子上了。
  依照我们长期观察,道路上99%的交通事故都是抢行、加塞等违法行驶造成的。对照日本国民在地震中的表现,我们中国人实在应当感到惭愧。在大灾面前,人家都能秩序井然地分坐道路两旁,把中间道路留出来,打电话能够自觉排队,这样的民族是令人尊敬的。对比我们,在地铁机场的电梯、自动人行道上的人,常常是双人并肩而立,即使有志愿者在场提醒,也不肯主动让出半边道。开车更是见缝就钻,来回穿梭,就像上演警匪剧;合并路口,加塞的比排队的还要多,把这种缺乏车德,藐视交法,在道路上横行霸道的车子称作“霸王车”,是很有道理的。还有一种人一边开车,一边干别的事情,打电话、发短信、抽烟、嗑瓜子,漫不经心,慢行,压车,不仅自己分散注意力,容易酿成事故,还霸占着道路,让别人走不了,急死你也没用,造成后面大量车子并线超车,而并线超车是最有可能造成事故的诱因。正是因为道路上有了这些“霸王车”,不仅使马路上少跑好多车,还容易造成道路拥堵。
  开霸王车的人,大体有两种:一种是车牌很“硬”,有特权,不怕警察抓,更不怕摄像头拍,不怕上级处理,没准上级领导就坐在车里;也不怕出事故,出了事故也能摆平,在路上冲、撞、别、挂,任意横行,民愤极大,但大家对它们无可奈何。一种是自以为车技高明,在路上横冲直撞,加塞、抢行,自认为占了便宜,还暗自得意,他们不明白,在别人眼里,他们不过是一批“马路痞子”。
  对“马路痞子”好办,只要严罚重判,让他们讨不着便宜,自然就会学乖。最难办的是车牌很“硬”的特权车。坐这些特殊车的人,一般都身居高位,照理这些人更具有知识教养,更懂得法律,更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当然,就更应该率先垂范,他们违法影响最为恶劣,如果不能将其管住,民心难服。
  中国有句古话,叫“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在今天平等、民主的新中国,在社会主义法制下,更应当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什么人,违反了交法,都要一视同仁。俗话说“擒贼先擒王”,整顿交通秩序,重点要关注这种车子。如果“吃柿子专拣软的捏”,对那些车牌“硬”的霸王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网开一面,就很难服众,这场“交通秩序整治特别行动”,恐怕就会流产、崩溃,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硬牌车”不怕罚,罚多少都能“处理”掉,但是最怕曝光,就是最怕群众监督。中国现在很多的坏事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就是因为民主监督不够。
  前段时间有媒体曝光了一批“霸王车”,其中有高级政府机关和特殊车牌,就做得很好,深得民心,说明交管部门动真格的了,应当坚持下去,把整顿工作进行到底,人们支持你们。(作者系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总监程远)
  (注:本文为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原创稿件,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及“来源: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或“来源:中国经济网”。)
链接标记
链接标记更多《程远有话就说》专栏文章,请点击进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8 12:15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